1.河南省許昌市中醫院,河南 許昌 461000;2.河南省許昌市人民醫院,河南 許昌 461000
中風屬中醫病名,臨床表現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言不利為主癥,該病起病驟急,病情急重,具有較高病死率和致殘率,嚴重影響患者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運動功能,經有效搶救治療后,神志逐漸清醒,飲食稍進,漸入中風恢復期,但仍有半身不遂,口歪眼斜等后遺癥[1]。臨床對于中風恢復期患者的治療重點在于保護腦神經,改善身體機能,減少后遺癥[2]。丁苯酞軟膠囊屬抗腦缺血藥,能對抗腦缺血,改善腦能量代謝,抑制神經細胞凋亡,從而達到保護神經細胞,減少后遺癥的效果,然而服用時間較長易產生耐藥反應,影響治療效果[3]。為此筆者在此基礎上加用中醫藥治療,旨在改善身體機能,減少后遺癥,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許昌市中醫院收治的93例中風后恢復期患者采用擲幣法分組。對照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齡62~72歲,平均(66.18±4.73)歲;病程3~5個月,平均(4.01±0.79)個月。觀察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齡65~70,平均(67.03±4.56)歲;病程2~6個月,平均(3.93±0.84)個月。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經CT、MRI等檢查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4]診斷標準,中醫診斷參照《中醫內科學》[5]中風病氣虛絡瘀證:肢體偏枯不用,肢軟無力,面色萎黃,舌淡紫,苔薄白,脈細澀。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中醫、西醫診斷標準,且患者意識清醒,病情穩定,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嚴重臟器功能不全者,藥物禁忌癥,精神系統疾病者、認知功能障礙者等。
1.4 方法 兩組均給予丁苯酞軟膠囊(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99),0.1 g/次,3次/d,持續治療1個月。觀察組加用補陽還五湯,組方:黃芪30 g,當歸尾15 g,赤芍10 g,地龍6 g,川芎6 g,紅花10 g,桃仁10 g,水煎服,早晚分服,每日1劑,持續治療1個月。
1.5 觀察指標 ①檢測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漿粘度(PV)、紅細胞壓積(HCT)。②比較兩組患者身體機能恢復情況,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6]評估患者平衡能力,共14項,每項0~4分,滿分56例,分值越高提示患者平衡能力越好;采用巴士指數評估患者生活活動能力(ADL)[7],分值越低提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差;采用運動功能評分(Fugl-Meyer)[8]評估患者肢體運動能力,分值越低提示患者肢體運動能力越差;采用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CSS)[9]評估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
2.1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PV及HCT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驅體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前身體功能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BBS、ADL及Fugl-Meyer評分高于對照組,C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組別時間全血粘度高切/mPa/s全血粘度低切/mPa/sPV/mPa/sHCT/%對照組(n=46)治療前6.34±0.7214.28±1.391.73±0.8549.53±5.67治療后5.16±0.58a11.09±0.83a1.57±0.72a45.32±3.95a觀察組(n=47)治療前6.29±0.7614.32±1.341.75±0.8349.48±5.71治療后4.49±0.31ab9.12±0.51ab1.40±0.46ab40.96±1.81ab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表2 兩組驅體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中風又稱為腦卒中,是腦血管疾病之一,是中老年人群常見疾病,具有較高病死率和致殘率,且預后極差,據研究顯示中風病發病率有逐年升高趨勢,且發病群體逐漸有年輕化趨勢[10]。中風恢復期是指中風發病2周至6個月,經有效搶救后患者神志漸清,飲食稍進但仍需積極配合治療,中風恢復期是促進患者功能恢復關鍵時期,對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11]。
丁苯酞軟膠囊與芹菜籽中提取的左旋芹菜甲素結構相同,屬人工合成品,其能夠通過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提高腦血管內皮NO和PGI2的水平,抑制谷氨酸釋放,降低細胞內鈣濃度,抑制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從而阻斷缺血性腦卒中所致腦損傷的多個病理環節,具有較強抗腦缺血作用,縮小局部腦缺血梗塞面積,減輕腦水腫,改善腦能量代謝和缺血腦區的微循環和血流量,抑制神經細胞凋亡,并能夠抗腦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12]。
中醫認為由于年齡增長,患者年老體衰,素體陰虧血虛,肝腎陰虛,肝陽偏亢,氣血上逆,蒙于輕竅,突然發病。病機為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病位在心腦,與肝腎密切相關,病理性質屬本虛標實,虛為肝腎陰虛、氣血虧少,為致病之本;實為風、火、痰、氣、瘀,為發病之標。發病之初,邪氣內侵,風陽痰火熾盛,氣血上菀,故以標實為主。經搶救后,雖邪氣稍減,但病久氣虛潰敗,出現正氣虛脫,此時以本虛為主,后期因正氣未復而邪氣獨留,可留諸多后遺癥。氣虛則肢體偏枯不用,肢軟無力,難以推動血液運行,可致血瘀,瘀血阻絡致血脈瘀阻,可見面色萎黃,舌淡紫甚有瘀斑之象,故治則益氣養血、通絡逐瘀,方用補陽還五湯。補陽還五湯乃清代醫家王清任所創,其認為元氣虛則氣不達血管,血無氣推,必停滯而瘀。方中黃芪為君,以大補元氣,氣足則血推動有力,瘀血自除;當歸尾為臣藥,活血并能養血,逐瘀而不傷血;赤芍祛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氣,紅花活血通經、祛瘀止痛,桃仁活血逐瘀,地龍通經活絡、息風止痙,五者合為佐藥,用以活血祛瘀、通經活絡,助當歸尾活血之力。縱觀全方用藥,補氣兼養血,氣旺則運血有力,血瘀自祛,養血使活血而不傷血,共湊益氣活血通絡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補陽還五湯能明顯改善血液濃、粘、凝、聚狀態,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降低高、中、低切變率下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減輕紅細胞壓積,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強紅細胞變形能力[13]。另外補陽還五湯還能增加腦血流灌注量,調節腦血流動力學因素,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減輕神經元損傷,保護神經功能[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PV及HCT低于對照組,BBS、ADL及Fugl-Meyer高于對照組,CSS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補陽還五湯聯合丁苯酞軟膠囊能有效改善中風恢復期患者血液流變學,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李桂芬[15]研究發現,通過對中風后遺癥患者采用補陽還五湯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Fugl-Meyer評分、NIHSS評分及生活能力評分均明顯改善,與本研究結果相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補陽還五湯能促使抑制神經元的凋亡,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改善患者肢體功能。
綜上所述,補陽還五湯聯合丁苯酞軟膠囊能有效改善中風恢復期患者血液流變學,促進身體機能恢復,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