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圖在自然風景畫中意義重大,筆者在《從心底接觸自然》一課的教學中,以校園寫生的形式,從初次的特寫鏡頭向二次的大場景構圖轉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風景構圖能力。
教材內容與校園寫生資源“適機精準”整合,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心底接觸自然》是以樹木為主的風景寫生課,主要是讓學生學習樹木寫生的表現技法、自然風景畫的構圖方法。為了讓學生了解樹的結構,學會構圖,筆者首先從對樹的結構分析入手,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校園的各種樹木最能體現四季的更替,經過冬的孕育,校園的樹有哪些特別之處?古人云‘樹分四枝’,你知道分別是哪四枝?如何快速鎖定寫生對象,將校園實景納入畫面中?”通過小組交流,讓學生從樹的個性、質感、結構、取景構圖等方面層層深入分析,總結出寫生要點,初步了解構圖知識。
縱觀學生初次寫生的作業,大部分學生的作業缺乏構圖的美感。構圖在自然風景畫中意義重大,成功的構圖能讓作品內容豐富,主次分明,主題突出。但在教學中,筆者發現教學時如果從專業的角度講構圖的概念、羅列構圖的種類,學生既理解不了也不感興趣,教學效果不佳。筆者巧借影視劇《延禧攻略》中的構圖資源,從中截取六種典型的構圖范例直觀呈現,以“讀圖”代“講解”。例如,對稱式構圖(圖 1),兩邊的形狀和大小基本對稱,營造肅穆、莊嚴感。教學時,筆者將構圖類型以影視劇截圖的形式呈現,容易引發學生共鳴,學生通過讀圖,了解了基本的構圖形式,學生由此及彼輕松讀懂構圖,幾種構圖類型深印腦海。

(圖1)
在學生對構圖的類型有了深入認識之后,筆者又引導學生進行了二次寫生。這次寫生筆者側重引導學生關注透視和視角給寫生構圖帶來的變化,讓學生邊畫邊思考:“觀察校園小徑由近及遠的透視變化,你如何表現校園風景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化?分別站在樓頂、樓底,體驗俯視、仰視、平視的變化,你覺得采用什么視角更容易表現校園風景?”從初次的特寫鏡頭向二次的大場景構圖轉換,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理解不同的寫生構圖方式,提升了構圖能力,實現了從“初步學習”到“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