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華英,陳克,劉悅
(天津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天津300462)
21 世紀以來,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使分享成為社會主題,互聯網也創造了新的教育方式。自2003 年起,教育部啟動了5 年內建設1500 門國家級精品課程項目,這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改革拉開帷幕的新起點。2011 年啟動國家精品開放課程立項建設,推動精品課程向精品資源在線共享課和視頻公開課的轉型升級,構建了國家、省、校三級精品課程體系,2017 年前認定1000 余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到2020年將認定3000 余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基本建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在線開放課程在近幾年不斷升級,已逐步形成政府、社會、高校多主體共建,國家在線精品課程、國外開放課程資源、開放大學資源共享的多層次開放式教育資源[1]。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等新型在線開放課程和學習平臺的迅速興起,拓展了教學時空,增強了教學吸引力,激發了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受益面,促進了教學內容、方法、模式和教學管理體制機制發生變革[2]。
天津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 號)精神,落實《天津市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 實施方案》,根據市教委《天津市高等職業院校提升辦學能力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加大力度提升信息化水平,推進高職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圍繞我市主導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建設10 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推廣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實時互動的遠程教學,提升為行業經濟發展服務的能力。
“含量測定技術”精品在線課程建設,是天津市高等職業院校提升辦學能力“十三五”我院藥品質量與安全優質骨干專業2017 年建設項目。藥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實行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到制藥企業進行調研,與制藥企業人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使課程內容與企業實踐緊密結合。在“工學結合”課程體系的基礎上,藥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和天津市天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含量測定技術”精品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建設,達到市級水平,并投入于專業教學,利用智慧樹在線教育平臺,進行了“含量測定技術”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以期為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實驗教學中的推廣積累豐富的經驗,為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提供全新的教學方式。
“含量測定技術”是藥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學習制藥工業企業化驗室基本知識及藥物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化學組成的分析檢測技術,包括含量測定基礎、酸堿滴定分析、配位滴定分析、氧化還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物質含量以及定量分析常用物理量測定的基本原理和實驗技術等內容,并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含量測定技術”課程特點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本課程對于構建藥品、食品檢驗知識框架起到關鍵作用,在教育教學中處于核心地位,課程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技術性。
“含量測定技術”課程的原有教學方式是做一體化教學。在教學做一體的實驗室教學中,教師們于開始實驗前先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學生們在“接受”完理論教學后,進行含量測定實驗操作。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不斷地巡場指導,學生在教師的不斷指導下進行實驗,并于實驗結束后出具實驗報告單。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們在教學做一體實驗教學中,較多考慮課時與進度,較少顧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接受程度,并缺少對課程整體結構的體系化教學設計[3];學生在教學做一體的實驗室教學中,大多時候處于被動接受知識,被動地跟進實驗操作的狀況,缺乏主動思考和討論交流,興趣難以被激發,“接受”到的知識忘得很快,到后續的食品檢驗、藥品檢驗等專業技能課程上往往發現很多學生不能獨立運用基本操作技能進行專業實驗。
基于“含量測定技術”課程的性質,以提升操作技能為主要目的,例如滴定操作過程中如何掌握滴定管的洗滌方法,如何把握排氣泡的技巧,如何裝液,如何把握滴定速度,如何準確滴1/2 滴、1/4 滴,如何準確讀數等,理論知識點和技能操作點多而碎,急需通過精品在線課程開展學生自主學習和以學生為主的實驗室教學相結合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
研究發現,教學效果最好的課程是那種小班的、教學方式結合了面授和網上交流的課程[4]。混合式教學即在線網絡平臺教學和傳統課堂教學采取優勢互補的整合思路上形成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

圖1 “含量測定技術”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思路[5]
圖1 為“含量測定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思圖,以“含量測定技術”精品在線課程為基礎,開展基于在線課的理論與技能點學習,開展基于見面課的實踐與技能操作教學。在線課上學習者通過觀看視頻與完成配套作業、測驗,結合理論知識點學習,反復體會技能點要領;見面課上通過教師的解答解決問題,通過學習者實踐訓練技能操作要領;課后教師指導學習者參照精品在線課程操作要點進行總結,結合在線課學習收獲與見面課的實際情況,完成自我評價,得到操作技能的提升。
知識碎片化是互聯網時代課程的新特征,“碎片化”是把信息的顆粒度變小,但信息所包含的消息仍然是完整的。信息的顆粒變得更小的“信息碎片化”,可以被更快地處理,讓更多的用戶參與進來,進一步加快信息的傳播和演化[6]。在碎片化學習內容后,由于單個碎片內容的學習時間較短,對于學生保持學習興趣起到保障作用,在學習成效上對于知識的吸收率將會有所提升。
依據“含量測定技術”課程性質,重視課程內容的應用性和實用性,強化工作能力的培養,將課程整體設計為“基于實際工作任務的項目化課程”,凸顯職業技能緊貼崗位需求。按照測定方法將課程分成若干個工作項目,將每個項目解析為理論基礎任務和技能操作任務見圖2。理論基礎任務堅持“實用、夠用”的原則設置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圍繞“碎而不散,碎而不亂”的知識點展開,拍攝為微課視頻,實施啟發式教學策略和歸納策略,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目標。技能操作任務按照工作任務拍攝成標準化操作演示視頻,細化每個技能點,過程機動嵌入彈幕提示與彈題,幫助學習者掌握含量測定操作的技能要領。

圖2 “含量測定技術”精品在線課程內容設計
學習者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和演示視頻,完成對含量測定基礎、酸堿滴定分析、配位滴定分析、氧化還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物質含量以及定量分析常用物理量測定等具體任務的學習。
為了更易于學習者堅持和理解,激發學習者學習的活力,每個視頻設置以“短”、“精”為原則,最長不超過15min,最短1min~2min。同時,考慮到在線學習可能使學習者失去了在教室中的環境制約力,課程組遵循有效教學的基本規律,結合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的特征與需求,在每個項目學習前設置了章節介紹和學習計劃,幫助學習者規劃學習目標,并精心設計了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包含了“在線問答、互動論壇、彈題、作業、項目測試”等形式,“作業、項目測試”設置成允許申請重做,引導學習者積極思考,參與討論,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并提升效率。最后結合學習者的學習進度中作業成績,項目測試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三項考核占比,給出在線課最終成績見圖3。

圖3 “含量測定技術”精品在線課程考核占比
基于智慧樹在線教育平臺的知到APP 開展混合式教學,“含量測定技術”混合式教學實踐包括在線課、見面課和課后三個階段見圖4。

圖4 “含量測定技術”精品在線課程內容設計
在線課部分,教師在課前利用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將“含量測定技術”精品在線課程關聯到學生知到APP 賬號中,在班級群里提前布置學習進度與學習任務。學生通過理論知識點學習和觀看在線標準化操作視頻,通過完成視頻作業(圖5)和在線討論反復體會含量測定的理論知識點,領會含量測定的技能操作要點,幫助學生總結并制定出學習目標,幫助喚醒已有的相關知識,引導和支持學生發現已有知識和新知識的關聯,引發思考,帶著探索新知識的目標進課堂。
線下階段,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采用集中講授或組織討論的方式進行答疑解惑。網絡平臺無法完成的個別化指導,也可以在課中階段通過面對面的方式來完成。在課中的典型任務探究階段,學生可以根據不同的探究問題,采用自主探究或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開展研究性的學習活動[3]。

圖5 知到APP 學生實習報告作業示例
本門課程的線下部分采取技能訓練見面課形式,結合實驗教學資料與實驗儀器,教師利用精品在線課程目錄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點和技能點的總結,給學生具體任務,提供檢驗學習成果的實驗環境,并指導學生自己提出實驗方案,通過交流討論與個別指導,促進完成學生獨立操作,從而完成探索新知識的目標。
課后,學生通過知到APP 提交實驗報告與實驗操作視頻或圖片見圖5。教師通過批閱評價學生作業,指導學生了解自身實際學習情況,找到技能操作的薄弱環節,并引導學生借助精品在線課程資源和網絡交互工具進行學習和討論交流,總結學習收獲,完成自我反饋評價,從而達到學習目標。
本課程原有的教學做一體教學方式,課時設置96 學時。本學期使用的是混合式教學方法,設置成課前網絡在線課程線上學習,見面課32 學時,結合課后APP 提交實驗報告和實驗操作視頻或圖片情況,實行綜合考核評價。其中:期末考核成績30%、提交作業展示30%、在線互動加分10%、在線課程考核40%。
其中在線課程考核標準見圖3,在線互動源于學生在課程互動論壇中的自發性討論,包括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作業展示見圖5 是知到APP 中學生展示的操作視頻和操作成果,以及提交的實驗報告處理過程等綜合性評價成績。
“含量測定技術”在線開放課程試運行一個學期后,課程組對72 名學生發放了調查問卷:(1)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滿意度;(2)微課視頻對你的實驗操作技能提升作用大嗎;(3)你是以什么方式學習的“含量測定技術”精品在線課程;(4)你喜歡線上提交視頻作業或者圖片作業嗎;(5)你希望其他課程也采用這種混合式的教學模式嗎?
收回問卷72 份,77.78%的學生表示很滿意這種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77.78%的學生認為微課視頻對于指導實驗操作技能提升作用很大;1/3 左右的學生是在晚自習時學習精品在線課程,大約1/4 學生以宿舍為單位集中學習,一邊討論一邊做測驗;62.5%的學生表示喜歡線上提交作業;69.44%的學生表示非常希望有更多課程可以采用這種教學模式。
圖6 是知到APP 上“含量測定技術”課程學生學習情況統計圖,網上課程發布時間是11 月底,學習情況統計時間為12 月19 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有高于半數的學生已經超計劃學習,教師事務端已處理累計一百多起學生申請作業重做等事務,學生學習熱情高漲。

圖6 知到APP 上“含量測定技術”課程學生學習情況統計圖
混合式教學打破了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發揮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結合調查問卷與精品在線課程學生學習情況統計圖,對比以往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總體上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與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明顯。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表現在:(1)在線課程平臺依托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進行線下學習,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進入課程學習,以學生宿舍為單位的學習小組更加有利于對知識點的吸收;(2)學生在互動平臺自發性地提出討論話題,圍觀話題和點贊回答,大大加強了學習主動性和自信心;(3)學生帶著學習目標進入見面課,課上問問題的學生數量以及問題的質量相比以往有很大提高,學習的效果得到了增強。
面向混合式教學的精品在線課程,還應探索更加有趣的課程引入方式,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混合式教學實施過程中應不斷整合已有教學資源,持續更新和豐富在線學習資源;并持續加強信息技術的利用,探索多元化課程實施模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課程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