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8月18日文章,原題:學校放假?在中國并非如此,那里的孩子面臨著學業爭先的壓力,必須參加暑期課程對8歲的中國山東女孩韓涵(音)來說,暑假不是休息和玩樂的時間,只是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媽媽為她報了跳舞、鋼琴和英語等11門課,足以填滿她從7月初到8月底的整個暑假。“這些課程有助于韓涵在德智兩方面的進步,讓她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女孩的媽媽說。但韓涵對媽媽的做法并不領情,“我每天都得上一到兩門課”,她說,“我沒時間放松。我不想放暑假,因為比上學還累。”
在中國,像韓涵這樣報名五花八門暑假課程的孩子不在少數。媒體調查發現,在4個一線城市之一的深圳,今年暑假有近90%的中小學生至少參加1門暑期課程,1/3的孩子要上至少3門課。
一些學生將暑期課程視為取得進步的一種方式。“整個7月我一直都在玩,現在我想要學點東西,所以我選擇了數學和物理課。爸爸媽媽支持我的決定,這讓我很開心”,下個月即將升入中學的張航(音)說。但對小學三年級的袁淵(音)來說,參加暑期課程并不是他自己的決定。他說他是被(父母)逼著上語文和數學課的,而他對此不感興趣。“如果讓我自己選,我想學編程和樂高。”
觀察人士稱,中國迅猛增長的課外輔導市場反映出家長在現有教育體系重壓下產生的焦慮感。深圳市南山區文理實驗學校校長吳希福(音)表示,高考的低通過率正在助長暑假輔導班熱。“中國的義務教育不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或量身定做的學習體驗。一些學生學習跟不上,而另一些學生可能認為學校教的課程并不夠學,這就是如今各種課外班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吳說。▲
(作者克里斯汀·黃,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