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堅
關鍵詞:微課 ? 信息技術 ? 認識
近幾年來,隨著“微”時代到來,“微課”作為“微”時代里應運而生的產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全國掀起了熱潮,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對于信息技術課而言,微課又是非常適合的一種教學方式,信息技術課本身內容就比較簡短,但需要學生大量的操作練習,隨著不斷的深入學習和了解,對于“微課”的學習和使用有了初步的認識。我又有幸參加了全區的學科培訓,在培訓過程中聽了幾節公開課,在課堂上教師正巧在使用微課,于是我又有了一點收獲。在培訓結束后又親身在課堂上實踐了一些微課的教學,自己來體會一些對微課的認識和看法。
一、“微課”對于信息技術課的幫助
信息技術課對于微課的開展是最有利的,因為信息技術課是一門關于計算機操作的學科,每節課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學習大量的操作技能,這就在時間和硬件上滿足了學習微課的條件,并且信息技術課的新課知識點其實并不多,很多內容花不了幾分鐘就能講完。但對于學生來說最大的問題是,聽過的內容和實際操作過程中經常聯系不起來,聽是一回事而實際操作的時候有時另一回事。老師需要不斷的巡回指導,而微課則可以把知識做成一個簡短的視頻,讓學生自己有不懂時可以自我復習。并且教師在課堂巡視指導時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有了微課之后就可以讓學生自主的來鞏固,同時學生個體差異明顯,把知識點做成微課就可以更好的彌補個性差異、查漏補缺,也充分地體現了分層教學的思想。
微課對于信息技術課來說,還有另一個很方便的功能,在信息技術課上有時一些前導課程主要講解一些理論的內容,書本中可能只是說了原理,但是具體的實例并沒有提及,在微課中我們就可以把這些實例完整的呈現出來,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和理解相應的知識點和重點,這時微課的作用就比教師的講解更加的方便和高效。
二、信息技術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聽課時我也發現了一些微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受常規教學慣性思維的影響,在課堂上還是習慣在講解完新課后讓學生練習過程中忽略了微課的復習糾正的功能,教師沒有提醒學生可以通過微課視頻來復習回顧知識點。
不同來源的微課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有不一樣的效果。自己錄制的微課可以放在講述新課時,對自己的學生比較了解,能夠知道學生的要求,能夠更好的把課本中的知識點講解清楚。而對于網上下載來的微課,由于不同的實際情況并不能很好的把我們要表達的意思講明白,所以有時我們可以在講解完之后,作為學生練習時遇到操作疑惑的解答方案來使用,這樣效果會更好。
在自己實際上課操作時,我還發現不同層次班級在對微課視頻的興趣不同,好的班級可以認真看完這個知識點,差點的班級看了3、4分鐘就沒興趣了。這就使得我盡量要把知識點分散,制作成各個知識點的微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內容,最大程度的做到讓不同的學生掌握不同程度知識點,體會成功的樂趣。
任何一件事情,都應該是有始有終。所以一個微課也應該有一個小結作為結尾,這樣能給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種完整的感覺。利用小結把講授的內容扼要、簡明地列成提綱,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加深印象,因此,微課最后的小結要快捷、利索。語言精簡、重點突出。
三、“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可實施性策略
針對學生差異性的問題,教師可以分層次教學,把教學內容進行分割,根據學生不同把教學內容分割,做成多個更簡短的“微課”片段,讓學生根據需要來自主選擇。
教師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嘗試,“微課”可以作為自主學習的資源,當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在去看微課,即使嘗試失敗也有了自主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照搬地操作與模仿。
雖然“微課”的引入,正在慢慢改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如何制作短小精悍、針對性強的微課,以及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微課教學,是所有教師當前面臨的嚴峻難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學習,這樣才能慢慢解決這些難題,實現制作優質微課為課堂教學所用,從而真正地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2]鄭軍.微型學習視頻的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2,(04).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崧廈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