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海
安溪縣是革命老區縣,全縣24個鄉鎮都是革命老區鄉(鎮),老區村(居)有414個,占全縣村(居)的89%;老區村(居)總人口100.1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88.6%,是名副其實的“閩南紅土地”。如何讓我們老區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不掉隊?輸血式的扶貧可能“坐吃山空”,不長久,只有造血式扶貧,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轉變,才能調動貧困戶積極性,減少返貧脫貧現象。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這一兩年我和省級扶貧村劍斗云溪村在做一件事,就是關乎產業扶貧和精準扶貧的事。
2018年5月份,在省派掛職扶貧干部,劍斗鎮云溪村第一書記李文燦書記的牽頭協調之下,我與劍斗鎮云溪村的鄭為德、鄭連城兩戶貧困茶農簽訂了結對幫扶儀式,拉開了我關于產業扶貧的序幕。
簽訂結對幫扶儀式后,我與鄭為德、鄭連城就安溪縣委、縣政府關于生態茶園建設、茶園管理的知識,進行講解交流。在茶園稀植留高、梯壁種草、施用有機肥、不噴灑農藥方面,多次溝通。但是,效果甚微。他們固執地認為,把原來種植好的茶樹三棵挖掉一棵進行稀植,很浪費,會導致茶葉產量的減少,影響他們的收入;梯壁種草,會讓這些雜草與茶樹爭養分,導致施用的化肥被雜草吸收,要加大成本投入;不噴灑農藥,會導致茶樹鮮葉被蟲子吃掉,做出來的茶葉無法走水,影響質量,導致影響他們的實際收入,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就開始采用一些措施,對癥下藥。
一、引進專家,技術扶持
李文燦書記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引進全國著名土壤專家——福建農林大學廖紅教授團隊,幫助茶園土壤修復,開展茶園土壤跟蹤分析,有機肥代替化肥,黃豆、油菜等綠肥春秋兩季套種,不用化學農藥化肥,改良土壤,改善茶園生態系統,讓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最大化。正是得益于李文燦書記的鄉村情懷及其資源優勢,生態茶園的改造,才能夠順利地得以實施。
二、項目帶動,助力脫貧
在劍斗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團隊掛鉤幫扶的云溪村高效示范生態茶園被列為茶葉扶貧開發重點建設項目。自2018年6月份開始,就將結對幫扶的兩個茶農的8畝茶園,列為示范改造項目。如今,整個云溪村,已經完成100畝的改造,力爭2019年年底至2020年年初,完成500畝的茶園改造。
三、多位一體,整合模式
通過聚集省級扶貧開發的優勢和資源,投入20萬元產業扶貧資金,入股云溪村茶葉專業合作社,貧困戶以茶園入股和勞動力參與,茶農以茶園入股,云溪茶葉專業合作社和后銅嶺茶葉專業合作社社社聯合負責管理服務,我所在的公司——閩州濃韻匯公司負責品牌運營和市場拓展。通過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以市場為導向開展高效示范茶園建設,形成“黨支部帶領,合作社服務茶農,茶農管茶、茶企制茶賣茶”的微農整合經營模式,實現了多位一體的經營模式,多方受益的良好局面。劍斗鎮黨委、政府就我們的模式,專門撰寫了“云溪厚植茶產業,綠了鄉野富了百姓”的呈閱件,受到了縣委高書記的高度肯定。高書記在呈閱件中,做出了“一舉五得,請農茶局實地調研,助其更出彩”的重要批示。在農茶局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各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
四、兜底包銷,增強信心
針對結對幫扶茶農的心理癥結,我就給這兩戶茶農承諾:經過我制作的茶葉,按照市場價格,每斤提高20元,由我本人進行收購,兜底包銷。2018年春茶,鄭為德、鄭連城的茶葉,平均價達到78元;秋茶的價格,平均價達到115元。我在鄭為德、鄭連城制作的茶葉,質量受到了高度認可,榜樣的力量,示范的帶動,云溪村的多數茶農,也極大地增強了茶園改造的信心。
(一)抓好茶園深耕深翻。把表土連同雜草、肥料和有機殘落物,翻到下層供根系吸收利用,把下層生土翻到表層,并與熟土等有機物相結合,進行活化,保持了土壤的通透性。
(二)主動稀植留高。我給他們的明確要求是:在我的制作研究基地里,生態茶園必須是近看是茶,遠看是林的茶園景觀,茶樹之間保持至少半米以上的距離。兩戶茶農,主動把過度密植的茶樹挖掉,讓茶樹有生存、發展、吸收陽光雨露的最好空間。實踐證明,經過稀植留高的茶園,其出芽率、生長速度、制作的茶葉質量,遠遠高于過度密植的茶園。
(三)套種多種植物。李文燦書記從農大帶來了爬地蘭、油菜花、大豆等綠肥植物種子,讓茶農在茶園里套種,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既保持水土又改良土壤,保持梯壁常年有綠草覆蓋,促進茶園生物多樣性,實現了茶草共存共生的生態茶園格局。
(四)施用有機肥。在縣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支持下,縣里補助了我一個施用有機肥的項目。當我們把有機肥運到云溪村時,當地的茶農主動幫忙,把有機肥從大貨車上卸下來,并按照要求拉到茶園里施用。
在這方面,安溪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高瞻遠矚、高屋建瓴,主動提出“不忘初心、堅定信心、弘揚匠心、上下同心”的“四心”理念,提出“地標化、標準化、去冰箱化、莊園化”的“四化”目標,在城市綜合競爭力發展、城市文化品位提升方面,更是提出“實力、大美、小康、活力”“四個安溪”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福建代表團會議時強調“福建要加快老區蘇區發展,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這就需要我們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抓好茶園管理,致力產業脫貧,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才能讓安溪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才能更好地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中國!魅力安溪!才能更好地托起鄉村振興的夢!
(作者單位:362400福建省閩州濃韻匯茶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