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媛媛 喬丹霞 龐鶴

摘要 目的:觀察五苓散合升降散加味輔助治療糖尿病腎病水腫的臨床療效。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腎病水腫悲者72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五苓散合升降散加味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水腫積分明顯下降且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五苓散合升降散加味輔助治療糖尿病腎病水腫療效顯著。
關鍵詞 糖尿病腎病;水腫;五苓散;升降散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也是造成腎功能衰竭的常見原因。
資料與方法
2015年5月-2018年4月收治DN水腫患者72例,均滿足WH0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排除內分泌性水腫、心功能不全、肝硬化水腫、原發性腎病及繼發性水腫等;隨機分為兩組,各36例。觀察組男21例,女15例;年齡44~81歲,平均(64.3±10.5)歲。對照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45~78歲,平均(64.5±10.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兩組均給予綜合治療,包括改變生活習慣、調控飲食及口服降糖藥、胰島素等,對血糖進行較好的控制。對照組給予呋塞米片40mg,1次/d口服。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五苓散合升降散加減口服,2次/d,持續3個月。方劑組成:生黃芪50g,桂枝12g,,茯苓15g,豬苓15g,澤瀉18g,白術15g,僵蠶9g,蟬蛻10g,姜黃10g,熟大黃12g。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治療前后水腫消失情況、水腫積分。水腫積分標準:雙下肢及雙上肢水腫,伴有漿膜腔積液者,積5分;不伴有漿膜腔積液者,積4分;脛前出現水腫,呈凹陷性水腫,按之沒指者,積3分;按之未沒指者,積2分;足踝及以下水腫者,積1分。
療效判定標準:①有效:治療后水腫消失;②無效:治療后水腫不消失。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表示,使用1檢驗;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臨床有效率為91.7%,高于對照組的7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治療前后水腫積分比較:治療前,兩組水腫積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水腫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糖尿病腎病IV、V期常見的癥狀之一為水腫,其會導致患者血壓增高,增加患者的感染機會",使用大量利尿劑還可能對腎臟功能造成損傷凹,加速腎功能衰竭進程。在中醫范疇,DN屬于水腫,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水腫,糖尿病后期,氣陰兩虛,痰瘀內阻,陰損及陽,脾腎陽虛,水濕濁毒留滯,泛濫肌膚,而見水腫凹。
本研究所使用的方劑由五苓散合升降散加大劑量黃芪組成。五苓散出自《傷寒雜病論》,由白術、澤瀉、豬苓、茯苓、桂枝組成,功能為利水滲濕,溫陽化氣。升降散出自《傷寒瘟疫條辨》,由僵蠶、蟬蛻、大黃、姜黃組成,功能為升清降濁,散風清熱。黃芪甘、微溫,歸脾、肺經,健脾補中,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脫毒生肌。諸藥合用,補氣溫陽,行氣利水,散風清熱,標本兼治。
綜上所述,五苓散合升降散加味輔助治療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腎病水腫消腫的療效,保護腎功能,防止腎功能進一步惡化。
參考文獻
[1]鞏振東,劉春瑩.糖尿病腎病水腫的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J].現代中醫藥,2015,35(2):79.
[2]宋德功,張素梅,黃凌,等.中藥為主治療糖尿病腎病水腫107例[J].中醫研究2006,19(11):36-37.
[3]王永炎,魯兆麟.中醫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
[4]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