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甲


摘要 目的:探討分析微電流電刺激儀聯合督脈灸對于不寐的臨床療效。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失眠癥患者90例,按照不同的臨床治療方式隨機分為3組,各30例。對照組予常規臨床治療,干預1組在對照組基礎之上聯合微電流電刺激儀治療,干預2組在前兩組基礎之上聯合督脈灸治療。對比分析3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癥狀改善情況。結果:干預2組臨床有效率比干預1組及對照組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千預1組略高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2組患者治療后睡眠改善情況比干預1組及對照組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千預1組略高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微電流電刺激儀聯合督脈灸治療不寐,可以取得較為顯著的臨床療效,且操作安全、方便,不良反應小,可以在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微電流電刺激儀;督脈灸;不寐癥
不寐癥(失眠癥)主要指的是患者存在睡眠始發及維持障礙,使患者的睡眠質量均無法滿足身體所需產生的睡眠障礙綜合征"。近些年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結果表明,不寐癥的病發率已經>30%,對人體的身心健康均造成較大影響”。雖然現代醫學主要以安眠藥對癥治療,但是仍然存在不良反應。因此本文開展微電流電刺激儀聯合督脈灸對于不寐的臨床療效研究,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失眠癥患者90例,男43例,女47例;年齡21~65歲,平均(38.1±8.9)歲;病程0.5~19年,平均(7.45±4.55)年。按照不同的臨床治療方式隨機分為3組。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方法:①對照組維持常規臨床治療。②干預1組在對照組基礎之上聯合微電流電刺激儀治療,告知患者作用原理和注意事項。完成耳垂皮膚清理,將電極夾于患者的耳垂根部,將開關打開調整至頻率1.5z,時長20min后,開始治療。③千預2組在前兩組基礎之上聯合督脈灸治療:常規治療及微電流電刺激儀治療均等同前兩組,督脈灸治療,患者取俯臥體位,取背部督脈經為主艾灸治療,暴露患者背部將督灸盒打開,將艾條點燃后置于艾灸孔內部。確保督灸盒的卡子對艾條固定,確保不會松動,蓋上艾灸盒,將督灸盒置于患者大椎穴及腰陽關穴之上。根據艾條高度對其溫度適當調節,通常在3~5em最為適宜,艾灸時間控制在20min。1次/2d,10次為1個療程,2個療程之間休息1周。
療效判定標準:本次研究評定3組的治療效果,參照《中藥新藥治療失眠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評定標準凹:①痊愈:睡眠時間恢復正常,或夜間睡眠時間在>6h,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②顯效:睡眠時間較前增加>3h。③有效:睡眠時間較前增加≤3h。④無效:睡眠時間較前無改善。
統計學方法:利用SPSS20.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及計數資料分別使用(±川和1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3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比較:干預2組臨床有效率比干預1組及對照組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I組略高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組患者治療前后睡眠情況改善比較:干預2組患者睡眠改善情況比干預1組及對照組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1組略高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西醫學對失眠的臨床病因機理研究尚未明確,通常對該病給予苯二氮卓類鎮靜藥物治療,但患者用藥不良反應較多,包括停藥、反跳反應以及用藥依賴等。中醫學認為,失眠(不寐癥)病因病機與情志、飲食、起居皆息息相關,但其根本為陰陽失調,陰不入陽,應以補虛瀉實治療對患者的機體陰陽失衡加以調節,確?!瓣幤疥柮?,精神乃治”這一狀態?!毒霸廊珪啡眨骸吧癜矂t寐,神不安則不寐?!惫手委煵幻抡{神是關鍵。本次研究中,灸督脈治療不寐,督脈督一身之陽氣,入腦,上顛,是十四經中唯一人屬于腦的經脈,具有清熱安神、調節陰陽的作用。灸督脈既可調節督脈經氣,寧神安腦,又可調節腎氣腎精,使腎生之髓上充于腦,則元神功能易于恢復,以安神定志。同時,對患者行微電流刺激儀治療,利用理療的手法,經腦電導人刺激儀實現對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直接導人低電位震蕩,微弱微量生物電流對患者失眠癥腦電波加以改善,對腦電a波的功率明顯增強;同時β波功率顯著降低,進而達到患者身心放松的“阿爾法狀態”間,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癥狀,安全性較高且操作簡便,無依賴性。
綜上所述,通過對不寐癥行微電流電刺激儀聯合督脈灸治療,可以取得顯著臨床療效,且操作安全、方便,不良反應小,費用合理,充分體現了中醫適宜技術“簡、便、驗、廉”的優勢,可以在臨床推廣使用,同時也為廣大社區慢性病的干預提供更多的臨床思路。
參考文獻
[1]張麗,季慶玲,崔月萍,等.微電流電刺激治療抑郁癥、失眠癥、焦慮癥效果觀察[J].河北中醫,2016(10).
[2]王艷昕,鮑遠程.加味酸棗仁湯聯合經顱微電流刺激治療肝郁血虛型失眠癥臨床研究[J].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4(3):29-32.
[3]劉建新,馬金順,陳鵬典.任督脈熱敏灸聯合耳穴壓豆治療失眠癥臨床觀察[J].山西中醫,2015,31(11):31-32.
[4]王為鳳,史永奮.針刺督任二脈為主治療失眠癥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3,32(4):277-279.
[5]張志霞耳穴貼壓配合針刺治療失眠78例臨床觀察[J].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5(4):750.
[6]史玲隔藥灸督脈治療老年失眠48例[J].中國針灸2010,30(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