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雙鑫 鄭永蘭 張義蘭 王克全 趙敏 鄭義 郭延清

摘要 目的:探析甲狀腺單發結節良惡性診斷中雙排螺旋CT的應用價值。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甲狀腺單發結節患者70例,于術前均采用雙排螺旋CT掃描儀檢查,對每個甲狀腺結節CT及增強征象進行歸納總結,并對比術后病理結果。結果:相比于良性結節,甲狀腺惡性結節特征表現以內部伴有微小鈣化、邊緣模糊及形態不規則等為主。在增強掃描后CT值及強化幅度方面,惡性結節組均較良性結節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甲狀腺單發結節診斷期間,雙排螺旋CT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而且具有較強的可靠性,其可以對甲狀腺單發病變的良性及惡性進行準確判斷,促進患者就醫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甲狀腺單發結節;良性結節;惡性結節;雙排螺旋CT
甲狀腺結節是臨床上較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疾病,此類疾病可能單發也可能多發,其中單發結節發生率明顯低于多發結節"。通常情況下,甲狀腺腫、甲狀腺瘤及甲狀腺炎等疾病發展期間產生甲狀腺結節,臨床上將其分為良性和惡性2種,誘發該病的因素包括炎癥及腫瘤等。本次研究主要針對甲狀腺單發結節良惡性診斷中雙排螺旋CT的應用效果進行探析,以下是具體報告。
資料與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甲狀腺單發結節患者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齡22~75歲,平均(41.23±12.31)歲;患病時間1個月~12年,平均(5.32+1.25)年。全部患者于術前實施CT平掃及增強掃描后實施手術,術后經病理檢查,甲狀腺腺瘤40例,甲狀腺癌16例,結節性甲狀腺腫14例。
方法:檢查儀器為西門子雙排螺旋CT掃描儀。檢查方法:協助患者調整至仰臥體位,由甲狀腺軟骨位置掃描至頸根位置,以患者實際病情為依據合理增加掃描范圍。具體參數:電壓及電流分別是130kV和200mA,螺距、層距及層厚分別是1.0mm、5mm和5mm,以實際狀況為依據加強對重點位置掃描,該位置實施2mm薄層掃描。本次研究所選70例患者均實施常規平掃聯合增強掃描,其中實施而且增強掃描患者18例。碘伏醇320mg/mL為對比劑,通過MEDRADVISTRONCT高壓注射器在短時間內注射,將速度控制在2.5~3.0mL/s,劑量控制在80~100mL,注射結束大約30~35s后實施螺旋掃描。
觀察指標:對不同類型甲狀腺單發結節CT表現進行觀察,比較每種類型甲狀腺結節增強后密度及增強程度。
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計量資料的表示方法及檢驗值分別是(x±s)和1,計數資料的表示方法及檢驗值分別是率(%)和x”,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
分析不同類型甲狀腺結節CT征象:甲狀腺癌患者16例CT征象表現中,邊緣模式10例(62.5%),其中,突破甲狀腺被膜5例(31.25%),緊貼或者包繞食管/氣管3例(18.75%),細小砂粒狀鈣化3例(18.75%),胸鎖乳突肌分界不清楚2例(12.5%),結節狀粗大鈣化2例(12.5%);結節性甲狀腺患者14例,其中邊緣清楚10例,有些圖像則以低密度假包膜呈現出來,邊緣模糊2例(20%);甲狀腺瘤40例中,邊緣清楚35例(87.5%),邊緣模糊5例(12.5%),大部分有完整包膜,細小點狀鈣化3例(7.5%),結節狀鈣化2例(5.0%)。
分析不同類型甲狀腺結節增強后密度與增強程度:以病理類型為依據將7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分為惡性結節組16例和良性結節組54例。在增強掃描后CT值及強化幅度方面,惡性結節組均較良性結節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近些年來,人們生活方式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不斷改變,基于此,甲狀腺結節患病人數越來越多口。據有關資料顯示,該病患病人群以女性為主。
現階段,主要采取影像學方法進行術前甲狀腺結節診斷,包括MRI、CT及B超等凹。本次研究通過CT征象從多個角度分析甲狀腺單發結節,根據研究結果可知,在鑒別良性及惡性甲狀腺單發結節方面,CT效果顯著,但是在良性病變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對于甲狀腺惡性結節CT表現以邊緣模糊呈現出來,有些則產生囊變及鈣化等4。乳頭狀甲狀腺癌特征表現以砂粒樣鈣化及囊內鈣化為主。相關人員認為,甲狀腺癌具有豐富的血液供應,而且具有顯著強化現象。但是,經過本次研究結果可知,在強化幅度及增強掃描后CT值方面,惡性結節組較良性結節組低。造成該現象原因如下:①單期掃描在峰值強化方面存在一定不足;②腫瘤細胞排列相對緊密,無顯著間隙。對于直徑相對較大的惡性結節來講,其很容易導致甲狀腺包膜受損,與此同時,累及至四周,臨床表現以氣管壁間隙消失、鄰近血管及邊界模糊為主,與此同時,CT能夠用于最后疾病診斷。據有關資料顯示,甲狀腺瘤及結節性甲狀腺腫臨床特點以良性病變為主,進而增加鑒別診斷難度。根據本次研究結果可知,相比于良性結節,甲狀腺惡性結節特征表現以內部伴有微小鈣化、邊緣模糊及形態不規則等為主。
總而言之,甲狀腺單發結節診斷期間,雙排螺旋CT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而且具有較強的可靠性,其可以對甲狀腺單發病變的良性及惡性進行準確判斷,促進患者就醫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侯浩宇,楊金君,賈崴.50例甲狀腺結節良惡性患者行64層螺旋CT掃描影像特點的回顧性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16,14(11):13-15.
[2]劉金全,郝敬軍,崔凌,等.多層螺旋CT檢查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病診斷及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科學,2016,6(23):148-150.
[3]賈紅明,傅俊明,黃惠甜,等低劑量多層螺旋CT灌注成像對甲狀腺結節鑒別診斷的價值[J].廣東醫學,2017,38(8):1200-1203.
[4]沈剛.研究多層螺旋CT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