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英 岳雯 向海燕


摘要 目的:探究結腸鏡下腸息肉切除術后患者應用延續護理對依從性及定期復診的影響。方法: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結腸鏡下腸息肉切除術患者108例,分為兩組各54例。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試驗組應用延續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定期復診情況、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及疾病的復發率。結果:試驗組患者的依從性、滿意度及定期復診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疾病復發率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結腸鏡下腸息肉切除術后患者應用延續護理取得較顯著的護理效果,不僅可有效提高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而且保證患者能夠定期復診,避免疾病的復發。
關鍵詞 延續性護理;結腸鏡下腸息肉切除術;依從性;定期復診
結腸息肉為消化科常見的、多發性的疾病,導致其發生的疾因較多。主要形成在結腸黏膜,然后逐漸發展至腸腔內的息肉樣的病變均為結腸息肉。其中可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及類癌等,而這其中的多種息肉極易導致機體發生癌變,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對于結腸息肉應給予早期的手術治療,避免疾病的繼續發展。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醫療技術也在不斷改革和創新,由此內鏡手術技術應用于疾病的治療中,雖然此技術具備了一定優點,對患者的治療取得一定效果,但術后極易導致出血及穿孔等并發癥發生,且疾病極易再次復發,影響患者正常生活,降低生活質量2。為探索將延續護理應用于結腸鏡下腸息肉切除術后患者中取得的療效,對結腸鏡下腸息肉切除術后患者108例進行對比研究,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結腸鏡下腸息肉切除術患者108例,分為兩組各54例。對照組女16例,男38例;年齡20~67歲,平均(35.34±3.24)歲。試驗組女21例,男33例;年齡22~69歲,平均(36.64±3.3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試驗組應用延續護理:①建立延續護理小組,對選取的組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小組的主要作用是負責患者出院后的延續護理工作,采用郵件、電話等方式對出院后的患者進行回訪。②采用繼續教育的方式,對出院后的患者進行全面的健康指導:包括疾病知識的介紹、用藥的方法、飲食指導及功能鍛煉等,提醒患者一定要遵醫囑用藥,規劃合理飲食,在防止便秘的同時,保證充足營養攝人,囑患者不可進行劇烈的運動鍛煉,避免出血、穿孔的發生。如果病情允許,可提醒患者在術后1個月進行相應的功能鍛煉,促進患者胃腸蠕動,提高機體的抵抗力,避免結腸息肉的再次復發。③院內可定期組織上門回訪:了解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并為患者進行健康查體,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使患者在康復期間保持愉快的心情,提高自身生活質量和能力。④囑患者應遵醫囑定期進行復查:如未到復查日期出現特殊情況,應及時回醫院就診。囑患者應保證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從而防止疾病的復發和并發癥的發生,指導患者基礎護理知識,使其能夠盡早發現自身疾病,從而使疾病在發病初期得到有效治療"。⑤為患者講解并發癥發生癥狀,使患者能夠及時發現并發癥:由于術后患者的體質較弱,極易引起腹脹、出血及穿孔等并發癥的發生,需要對飲食和活動進行嚴格的控制,應時刻提醒患者飲食的重要性,并觀察大便的顏色和形狀,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治療。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定期復診情況、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及疾病的復發率。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用x‘檢驗計數資料,用1檢驗計量資料,表示方法分別為[n(%)]、(x±s),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定期復診情況、滿意度比較,見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疾病復發率比較,見表2。
討論
結腸息肉為臨床較常見的疾病,其病情發展較快,極易導致結腸癌的發生,所以對結腸息肉患者治療應及時、盡早進行”。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結腸鏡手術被廣泛應用于結腸息肉的治療中,并取得一定治療效果。但結腸鏡下腸息肉切除術也有一定風險性,術后患者極易出現相應的并發癥,同時疾病再次復發率也相對較高,對患者的生活、健康及生命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也使護理工作增加了難度間。有研究發現,導致結腸息肉發生的因素可能與人們日常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密切相關,所以患者具備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行合理的飲食對并發癥的預防和疾病的復發有重要的作用。
文章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患者的依從性、滿意度及定期復診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及疾病復發率均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結腸鏡下腸息肉切除術后患者應用延續性護理有效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減少并發癥、疾病復發率,提高術后康復效果。
參考文獻
[1]辛曉燕,耿瑩,李憲紅,等.延續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和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36):4091-4094.
[2]酒曉盈,李琳,蔡春雨.延續性康復護理對重度腦出血患者術后神經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24):135.
[3]黃麗.延續性護理用于結腸鏡下腸息肉切除術后對患者護理依從性、并發癥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12):67-68.
[4]李露.無痛腸鏡下結直腸息肉摘除術的護理方法及要點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6):290-291.
[5]陳碧茹,陳桂權,陳曉春,等.內鏡下可反復開閉金屬夾在結腸息肉電切術后遲發性出血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24):2971-2974.
[6]宗方.延續性護理對結腸鏡下腸息肉切除術后患者依從性及定期復診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9):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