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雅麗

摘要 目的:探討延續性護理對日間病房不孕癥患者心理狀況及家庭功能的影響。方法:收治不孕癥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觀察組實施延續性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比較護理干預后兩組心理狀況,統計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匹茲堡睡眠質量和諾丁漢健康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焦慮及抑郁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匹茲堡睡眠質量得分和諾丁漢健康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不孕癥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況,對提高睡眠及生活質量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 延續性護理;日間病房;不孕癥;心理狀況;家庭功能
不孕癥患者因長時間不孕,導致患者家庭及社會壓力顯著增加,進而出現心理疾病,表現為焦慮、抑郁,影響生活與睡眠質量",同時因心理壓力的增加進一步導致患者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而出現排卵異常及雌、孕激素分泌異常等。故針對不孕癥患者在藥物、手術等基本治療措施的同時,應加強患者護理干預,尤其是心理護理干預,以期更好調節患者心理功能,避免不良心理狀況”。日間病房的特點是患者住院時間短,恢復快,效率高,不耽誤工作學習等,但對患者自身狀況要求較高。本研究主要針對日間病房不孕癥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延續性護理干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不孕癥患者80例,均進行健康宣教后,采取自愿原則均簽署人組同意書并申報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既往精神狀況正常,有固定工作與穩定收人,排除存在嚴重軀體器官功能疾病、心肺肝腎功能不全、離婚或喪偶、聽力障礙、語言表達障礙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5~45歲,平均(29.1±1.3)歲;病程2~20年,平均(8.1±0.5)年;原發性不孕癥24例,繼發性不孕癥16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5~45歲,平均(29.0±1.2)歲;病程2~15年,平均(8.0±0.6)年;原發性不孕癥25例,繼發性不孕癥1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干預方法:觀察組主要針對日間病房特點,結合患者個體化差異,重點實施綜合的延續性心理護理,對患者病情及心理狀況進行評估,結合個體化病情,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定。在了解患者疾病狀況、社會背景、風俗習慣、文化信仰、經濟狀況等情況后,針對患者心理狀況實施延續性護理。在患者辦理入院手續、輔助檢查及住院治療期間,結合患者文化程度與理解能力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促使其充分認識到不孕癥帶來的不利影響,告知患者因不孕癥可能導致的消極影響,為患者建立良好的康復治療環境,減輕心理壓力與負面心理情況。同時告知患者不孕癥需要長期規律治療,日間病房僅提供診斷及治療方向,重點治療與康復需患者出院后進行調養,故延續性護理干預十分重要。在進行延續性護理過程中,注意保護患者隱私、自尊心,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實施溝通,加強對患者的關心及心理關愛,增強患者信任感,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出院后繼續治療的依從性。告知患者在家庭修養階段,如出現不良情緒,可采用轉移注意力,參加體育運動、戶外鍛煉、外出旅游、集體聚會等方式調節,從而緩解不良情緒,提高自然受孕率;結合身心放松訓練,降低患者大腦皮層緊張度,提高其自身調節心理狀況的綜合能力。調整患者心理狀況,學會控制不良情緒,正確面對疾病,樹立良好生育觀,消除顧慮,提高治療自信心。有條件時通過目前現有的信息化技術,建立多種交流溝通渠道,如微信群聊、QQ群等,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意識到醫務人員對其支持,進一步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對照組針對患者實施以住院期間心理護理為主的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指標:比較護理干預后兩組心理狀況,如焦慮、抑郁得分情況;統計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匹茲堡睡眠質量和諾丁漢健康生活質量評分。
評定標準:焦慮及抑郁評分分別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與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實施,前者14項,分值0~4分,如得分超過7分為焦慮;后者24項,分值0~21分,如得分超過8分為抑郁。睡眠質量以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進行評價,共9項,分值0~21分,得分與睡眠質量負相關;生活質量以諾丁漢健康調查進行,共6項,分值0~100分,分值與睡眠質量負相關。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20.0進行統計,計量資料均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使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干預后心理狀況分析: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焦慮及抑郁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匹茲堡睡眠質量和諾丁漢健康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干預后,觀察組匹茲堡睡眠質量得分和諾丁漢健康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不孕癥臨床上是指存在正常性生活史,且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時間超過1年及以上,女方仍未妊娠或因早期妊娠但無法維持者。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不孕癥患者比例超過25%,臨床導致不孕癥的原因有多種,其中子宮、輸卵管繼發性因素占主導凹,引起卵子輸送或胚胎著床過程出現障礙而導致不孕癥的發生,另外卵巢功能障礙導致排卵功能異常,亦是引起不孕癥的主要原因。不孕癥給患者自身及其家庭均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嚴重者導致患者心理功能障礙而影響正常家庭生活。
本研究針對入住日間病房的不孕癥患者,觀察組實施延續性護理,對照組常規護理,比較護理干預后兩組心理狀況,結果顯示觀察組焦慮及抑郁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同時針對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匹茲堡睡眠質量和諾丁漢健康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發現,觀察組匹茲堡睡眠質量得分和諾丁漢健康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對不孕癥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心理護理質量,對改善患者心理狀況,提高睡眠及生活質量均有重要價值。
針對不孕癥患者病情結合個體化心理狀況等,通過有效的延續性心理護理,從數據分析結果顯示,隨著病程的延長,不孕癥患者心理狀況越復雜,社會適應能力降低回。實施延續性護理后,患者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更有效的提高心理調適能力,并能通過有效的壓力宣泄方式進行心理調節,改善精神狀態。
綜上所述,針對不孕癥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干預,對改善患者心理狀況,提高睡眠及生活質量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姚招男,孫全,王麗芳,等.家庭參與式護理管理模式對女性不孕癥患者病恥感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11):2081-2082.
[2]萬小琴.心理干預措施對腹腔鏡治療不孕癥患者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29):150-152.
[3]殷武俊綜合護理措施對婦科日間手術患者心理應激干預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0):4290-4292.
[4]孫超峰李曉琴跨理論模型在輔助生殖不孕癥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2018,31(9):1295-1297.
[5]任曉華,鄧慧洋.不孕癥患者抑郁狀態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分析[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25(10):15-17.
[6]李超.綜合護理干預對行輔助生殖技術患者焦慮及受孕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10):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