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琴琴 黃艷梅 龔梅


摘要 目的:探討2018年在校女大學生原發性痛經的優質護理體會。方法:2018年1-11月在校原發性痛經女大學生68例,采用數字隨機表法分為兩組各3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對比疼痛評分情況。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疼痛評分(VAS)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校原發性痛經女學生,采用優質護理護理滿意度高,且疼痛現象好轉,具有積極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 原發性痛經;女大學生:護理滿意度;疼痛
原發性痛經是指女性經期或者經期前后呈現痙攣性下腹疼痛,同時伴有頭痛、面色蒼白、冒冷汗、惡心、嘔吐及腰痛等癥狀,該種疾病常見于年輕女性,疾病的誘發因素與飲食、受寒及勞累等相關。據調查統計得出,痛經與遺傳因素相關,臨床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措施,只能通過有效的調理緩解癥狀"。女大學生出現痛經的情況較多,一旦出現,對學習及生活均產生嚴重影響。因此,針對原發性痛經患者,優質的護理十分重要。本文對68例原發性痛經女大學生進行研究,旨在探討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整理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8年1-11月我校原發性痛經女大學生68例,采用數字隨機表法分為兩組各34例。對照組年齡18~23歲,平均(20.21+0.14)歲;痛經史(4.61±1.12)年。觀察組年齡18~23歲,平均(20.14±0.15)歲;痛經史(4.52+1.1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學生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護理方法:(1)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加強其對痛經情況的了解,告知其臥床休息,注意保暖。針對疼痛不耐受的學生,指導其進行腹部按摩,緩解疼痛現象。疼痛情況嚴重的學生,適當使用藥物,嚴格遵醫囑服用藥物。(2)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干預:①對學生痛經情況進行初步評估,了解學生的基本信息,如性格、生活習慣、家庭背景及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將基本信息匯總后為學生建立健康檔案,以此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案。②加強衛生知識教育:受我國傳統文化及保守思想的影響,對于性教育工作開展極少,學生了解健康知識的渠道有限,因此多數學生對于痛經知識了解不足。針對此種情況,學校應該加強衛生知識的教育,提高學生經期衛生知識的認識水平,經期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內褲等。③鼓勵學生日常生活中加強鍛煉,加快體內血液流動速度,使得子宮動脈的血流量得以提升,促進經血排出,使疼痛現象得以緩解鬥。④指導患者注意飲食,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食用冰冷、刺激及辛辣的食物,減少脂肪、高含鹽量食物的攝人,禁止喝酒及飲用咖啡等,可適當喝紅糖水及蜂蜜水。⑤做好保暖工作,特別是腹部的保暖工作,疼痛難忍時,可將熱水袋放置于腹部,禁止使用冷水洗澡洗頭,經期注意盡量不碰冷水4。⑥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時對學生不良情緒進行疏導,通過聽音樂及觀看喜愛的電視節目等方式,轉移注意力。同時告知學生生活中的相關注意事項,使疼痛情況得到好轉,增加疾病恢復的信心。
觀察指標:①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根據實際情況,學生在自愿且知情的情況下,填寫護理滿意度量表,選項包括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人數)/總人數。②使用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對學生痛經情況進行評分,總分為10分,分數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強。
統計學方法:數據納人SPSS20.0軟件中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學生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1.406,P<0.05),見表1。
兩組學生VAS評分比較:觀察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痛經是女性常見的一種疾病,女性會出現墜脹感及疼痛感,有些還會出現腰酸、乳房脹痛情況,嚴重影響生活與學習。女大學生出現痛經的比例較大,原發性痛經出現的原因與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增高有關。同時,神經、精神及遺傳因素也是疾病發生的原因。每個人對于疼痛的耐受情況不一樣,因此,疼痛感也有顯著差異。對于痛經患者,加強護理可以使疼痛情況得以好轉。常規護理缺乏目的性與針對性,更多的是“走形式”,無法真正幫助學生,減少原發性痛經的發生率。
優質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通過進行綜合的健康知識教育、讓專業教師對學生開展講座,介紹痛經誘發原因,講解經期衛生知識、痛經癥狀及飲食方式。通過討論會或者發放健康手冊等方式開展護理工作,同時對學生進行飲食、運動及心理方面的護理指導,指導學生有效的護理措施,減少痛經現象的發生。同時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時對學生不良情緒進行疏導,減少不良情緒的影響,讓學生體會到外界的關懷與支持,從而提高依從性間。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后,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同時疼痛情況得以緩解,說明優質護理方式十分有效,可進一步推廣與使用,讓更多學生受益。
綜上所述,針對我校原發性痛經學生,采用優質護理的護理滿意度提高,疼痛得以好轉,具有積極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鄭良琴,畢建璐,占春旺,等.大學女生中醫體質與原發性痛經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17(s2):27-29.
[2]喬麗,喬云英,張衛東.原發性痛經的病因分析及治療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6,78(82):31-32.
[3]唐娟,劉玉平,江亮飛.醫專女生原發性痛經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6,37(7):45-46.
[4]張慧君女大學生原發性痛經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J].醫藥前沿,2016.6(22):288-289.
[5]楊靜,唐娟,徐慧蘭,等.自我管理策略對原發性痛經女大學生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6,25(4):367.
[6]陳偉萍,郭茜倩,安鴻,等.大學女生原發性痛經的影響因素調查[J].職業與健康,2016,68(7):93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