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穎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國大學生消費觀念呈現出多元化特征,雖然整體趨于理性,但由于社會環境影響、學校教育缺失、家庭教育與學生自身不足等原因,尚存在追求物質享受消費和炫耀盲從消費觀蔓延的問題。本文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導,以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為營地,抓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雙刃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培養其形成合理的消費觀念。
關鍵詞:大學生 消費觀念 思想政治教育 對策
一、大學生消費觀現狀分析
(一)總體情況
從總體看來,我國大學生消費觀念總體趨勢為理性消費觀念。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大學生消費整體水平提高,消費來源和消費種類多元化。從消費來源上說,除家庭支出外,還有獎學金等其他收入來源。大學生比較重視社會實踐能力鍛煉,通過勤工助學、兼職實習、參與社會工作等方式增加生活費。小時工、發傳單、家教、售貨員等兼職工作頗受青睞。
(二)消費觀念存在的問題
雖然當前我國大學生消費觀念總體趨于理性,但不良消費問題也層出不窮。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一方面帶來經濟社會物質財富的蓬勃興起和網絡消費時代網絡經濟的發達,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精神財富失衡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大學生消費觀念呈現多元化。
追求物質享受消費。學習消費目前并不是大學生消費的主要部分,從消費種類上來說,還包括娛樂、網絡、社交休閑享樂消費等。大學生學習消費比例下降,消費追求時尚和品牌,重視交際消費以及消遣娛樂消費。當生活費無法負擔高額消費時,學生往往選擇超前消費的手段。由于學生缺少辨別是非真偽能力,金錢的欲望增加了學生被校園貸和網絡刷單等兼職欺詐的風險。
炫耀盲從消費觀蔓延。當前大學生價值觀還未形成,消費觀念受社會影響較大,追求品牌,虛榮心比較強。往往通過奢侈消費,如購買高檔服裝、化妝品、高端電子設備等,以引起同學羨慕為目的,以高消費水平彰顯自身與眾不同,贏得虛榮心的滿足。同時,大學生消費容易受到周邊環境影響,產生從眾心理,消費目的具有一定盲目性。
在廣告、媒體的影響和誘導下,常常會在非必須商品產生消費,或認為別人有的,我也應該有,而缺少分析思考,人云亦云。在盲目消費中,形成他人可以能消費自己也可以消費的虛假、盲目滿足感。
二、不良消費觀產生原因分析
(一)社會環境影響
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另外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設速度與大學生對物質的追求失衡,當代大學生功利化、自我化趨向明顯。功利心里養成的不良金錢觀念不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價值觀。全球化發展趨勢下,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也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中國傳統價值觀,對外來文化的過度崇拜使得低級趣味、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沖擊我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意識形態方面,隨著中西文化的不斷交流,西方國家通過價值觀念滲透,校園內彌漫著異化消費之風。網絡媒體作為開放性信息傳播平臺,夸張渲染了大學生消費文化。廣告、電視、流行雜志、電影文化等為大學生提供了消費參考,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費欲望和獵奇心理。
(二)學校教育缺失
大學校園是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主陣地。學校層面缺少消費價值觀念的教育體系,學校層面對學生實現消費觀念引導難。通過查閱文獻法學,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消費觀念的研究較少,思想政治教育在消費教育領域存在盲點。目前學校沒有專門針對培養消費觀念和理財能力方面的專門教育體系,通常是在出現問題后再進行補救宣傳教育,學生往往不夠重視,但學生恰好消費觀念薄弱,不易提高警惕。同時,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務重,學校缺少精力投入與消費觀念的教育。大學生消費問題在學校內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嚴肅問題,沒有意識到消費的合理性和正當性,大學生很容易陷入消費異化的漩渦,而后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可能更加嚴重。這些都是我國高校教育中所需要加強和改進的地方。
(三)家庭教育與學生自身不足
家庭是學生成長成才的第一課堂,是學生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一環。父母的消費觀念、家庭收入、生活水平等是一把雙刃劍,會對大學生消費觀念產生一定影響。當前大部分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過分呵護,造成學生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父母消費觀念的不足和消費觀念教育的缺失,使大學生特別是生活在過分溺愛家庭中的學生,為了不讓學生在物質上擁有優越感、滿足感,金錢常常是家長表達愛孩子的方式。家長會滿足學生在日常開銷、化妝品、日用品、名牌商品等奢華消費,容易讓學生養成貪圖享受、好逸惡勞的不良消費觀念。
另外,大學生自身消費心理也存在一定不足。虛榮心理、攀比心理、炫富心理以及朋輩之間的參考比較等都會學生自身消費觀念產生極大影響。加之學生還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建立期,缺少辨別是非和真偽的能力,容易被西方敵對勢力和奢靡之風影響,從而陷入校園貸、網絡刷單、校園詐騙等一系列金融問題中。
三、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大學生消費觀念培養對策
(一)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導,充分發揮學校消費觀育人功能
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以馬克思主義消費觀武裝大學生頭腦,引導大學生自覺抵制不良消費觀念。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活動,剖析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沖擊,引導學生堅守社會主消費觀念。通過案例教育,幫助學生認清自己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以及理性消費對于自身成長重要意義。提供充足勤工助學崗位,提倡通過勞動獲得報酬,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和對金錢的認識。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在潛移默化中營造綠色消費氛圍,引導學生樹立合理消費觀念。
將大學生消費觀念教育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充分挖掘中國傳統文化資源,把勤儉節約、科學消費以及綠色環保價值觀念灌輸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引導大學生適度消費、協調發展。構建大學消費價值觀念教育體系和優質師資隊伍,把思想政治教育與理財知識課程、消費文化課程教育相融合。杜絕校園貸發生,防止大學生利用非法途徑過度消費,避免學生上當受騙。
(二)以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為營地,充分發揮家庭消費觀引領作用
家庭是學生消費觀念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供養是學生消費的主要來源。父母要樹立榜樣作用,以正確的消費觀念和價值觀影響和矯正學生。必須將社會思想政治教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消費觀引導相結合,共同監督、教育和改變大學生的不良消費觀念。家長要從自身做起,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樹立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消費榜樣,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重要老師,用正確的消費觀念引導學生養成正確消費觀念。
改變傳統教育理念,重整家風教育。在當前家庭經濟水平普遍提高的社會背景下,要更加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艱苦樸素精神培育。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靠自己的勞動獲得報酬,體會賺錢的辛苦。要重視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家風教育,端正消費立場,引導學生注意節約消費,批判功利主義、攀比注意和炫富主義。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財能力和辨別是非能力,避免大學生陷入校園貸、網絡刷單等金錢陷阱。
(三)抓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雙刃劍,充分把握消費觀教育重要一環
把握好網絡新媒體這把雙刃劍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規范和優化網絡媒體,注意校園網絡消費文化宣傳的輿論導向。大學生善于接收新鮮事物、追求時尚,容易認同和模仿廣告、時尚雜志和娛樂節目所傳播的過度、奢侈消費觀念。要加強校園新媒體建設的主體責任意識,各宣傳部門要把好宣傳主旋律,及時攔截傾向于消費主義的宣傳文章,宣揚積極向上的綠色消費觀觀念。
抓好學生碎片化學習特點,積極利用新媒體網絡平臺,建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貼合學生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板塊,宣傳正確的消費觀念。在日常學習中潛移默化中的提高自己認知水平和辨別是非能力,在校園文化的影響下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費觀。將社會主義消費觀念以學生容易接收的方式傳播,提高消費觀教育的有效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