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不僅是會計理論界廣泛研究的課題,也是政府監管中致力解決的實踐性問題。本文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以下簡稱《會計法》)修訂完善的發展歷程著手,分析了會計法修訂的背景以及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最后,嘗試提出了一些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會計信息 真實性 會計法修訂
引言:隨著科技革命時代的到來,我國經濟所處的內外部環境正發生著重大變化,商業模式也發生著歷史性的變革,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成熟。這些變化給企業的業務活動和財會部門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新技術已經滲入到運營部門的價值創造、風險控制、決策支持中,與此同時,會計價值管理、會計工作概念、會計模型以及組織形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
在會計違法行為日益增多的今天,會計法的威懾力和約束力遠遠不夠,會計在經濟管理活動中不能很好地起到監督作用。有些會計法規含糊不清,對會計法律責任的適用帶來一些障礙。比如,各行政機構的權力并行可能會導致會計法律責任的重疊。這個矛盾點在“一家監管,多方關注”的上市公司身上會非常集中的爆發,因為一個會計違法行為可能會招致不同部門的眾多處罰,各種處罰疊加起來容易造成被罰單位不堪重負。如果對這些問題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就會影響經濟秩序的健康運行。
《會計法》自從1999年第二次修訂之后,一直延用至今,目前《會計法》的許多內容不夠完善,不夠豐富,在新的歷史時期,它已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發展的速度與需求。所以,重新修訂會計法就顯得非常必要。
一、會計法的修訂
在中國的會計法律體系中,《會計法》擁有最高法律效力,它是制訂其他會計法規、制度的基礎和依據,也是指導會計工作的最高信條。《會計法》是1985年1月21日頒布的,于1993年12月進行了第一次修訂,1999年10月進行了第二次修訂,2017年11月進行了第三次修改。就以往變動的法律條規而言,《會計法》重新修訂后,更加細致地闡述了會計行業從業人員的職能責任以及權利和使命等,用越發嚴苛的會計制度制約著會計從業人員以及管理者的行為,從而能夠有效保障會計工作秩序、強化會計監督工作、防范會計領域的造假行為,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所以,會計從業人員應該深入研究《會計法》變更的原因和背景,把握會計在業人員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順應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號召和法治建設的發展趨勢,既要加強自身專業理論知識儲備,又要不斷提高職業道德修養,以便更好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出一份力。
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會計師通過一系列確認、計量和報告程序,檢查和分析有關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單位現金流量等各種財務信息,進而幫助管理者、外部投資者、債權人等做出正確的決策。會計信息是判斷企業經濟決策是否正確以及宏觀經濟管理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據,它有力地推動著社會經濟有效運行。只有具有真實性、完整性的會計信息,才能正確帶領經濟可持續發展。
會計信息失真,說的是企業在按照通用會計準則披露會計信息時,導致利益分配偏離了反映經濟活動現有狀態的一種情況。近年來,我國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正在嚴重影響著企業的管理活動,造成的違法性案件也是層出不窮,公眾對會計信息產生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研究人員應該從理論和實際兩方面來判斷會計信息是否失真,并以此作為開展實踐工作的標準。關鍵是要準確界定法律責任主體及其應盡的義務,從而進一步完善法律主體承擔法律責任的具體方式。
三、關于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建議
1.進一步深化會計制度改革
建立能適應各個行業的統一的會計規范體系,要繼續貫徹履行各項財務制度,進一步完善《會計法》。各級財政部門和主管會計工作人員要深入基層,研究一線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應該指導和幫助企業執行好新制度;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要充分學習,并且運用新的核算方法,為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建言獻策。
2.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企業產權制度
現代企業大多把公司制做為其企業主體,現代公司制的產權結構更加豐富,也更加多元化,我們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把它作為我國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就作為宏觀調控者的國家而言,它代表的是社會的利益,協調著企業目標與社會目標相一致。作為國有企業的所有者,也是社會管理者,不僅擁有重大決策的所有權,也有監督企業會計信息真實性和完整性的權利。
3.繼續加強會計法制建設
我們應該從以下從兩個方面著手妥善地處理會計信息不對稱問題:首先,通過有效的合同安排使委托人與代理人的利益一致,或促使代理人主動提供信息,這樣,可以節約我們的監管成本。其次,通過法律法規來強制市場交易者提供他們的交易信息。具體來說政府規章應包括以下幾點:嚴格規定并定期檢查經理人員和會計師的合法性以及繼續學習情況,防止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勞動力市場的逆向選擇。規定會計制度的具體實施細則,嚴懲違法犯罪。只有加大了違法成本,會計人員才能做到不知法犯法,守業敬業。最后,爭取做到強制企業披露會計信息,并對企業應達到的質量標準做出明確的規定。
4.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只有會計人員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并且能夠正確理解、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既定政策,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實事求是,能堅持會計法規定的會計人員應該遵守的原則,在強權和賄賂利誘面前不動聲色,廉潔奉公。其次,會計人員應該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基礎,熟悉黨和國家關于經濟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會計人員應該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大膽探索,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的學習及合作。運用前沿的科學技術,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使自己的知識素質高于或至少同等于企業發展對會計管理工作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譚小平.論會計信息失真的法律責任——以《會計法》為分析視角[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04):121-124.
[2]黃琛.《會計法》的幾個要點和改進建議[J].財務與會計,2017(22):23.
[3]婁桂蓮.會計信息失真界定、成因與治理研究[J].財會研究,2013(01):36-40.
[4]許亥隆,趙姮.《會計法》修訂完善的思考[J].財經界,2018(10):115-116.
[5]財政部就《會計法》修訂重點問題征求意見[J].中國總會計師,2018(06):10.
[6]張蘇彤.從立法技術視角談《會計法》的修訂[J].財務與會計,2017(22):11-13.
作者簡介:武帥妹(1993—),女,漢,甘肅靜寧,在讀碩士研究生,蘭州財經大學,研究方向:成本與管理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