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霞
【摘要】2016年5月,教育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教師[2016]3 號),要求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要根據專業特點,每5年必須累計不少于6個月的時間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沒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新任教師應先實踐再上崗,公共基礎課教師也應定期到企業進行考察、調研和學習。
【關鍵詞】企業實踐 雙師建設 中職教師
一、教師參與企業實踐是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隊伍建設的重要途經
中等職業教育擔負著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大量實用型初、中級技術人才的艱巨任務,這就使得其培養過程必須要貼近社會需求和企業生產實際,只有將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能力培養緊密結合、教學與生產過程緊密結合,才能保證培養出大量實用型技術人才。為此,2016年5月,教育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教師[2016]3 號),要求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要根據專業特點,每5年必須累計不少于6個月的時間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沒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新任教師應先實踐再上崗,公共基礎課教師也應定期到企業進行考察、調研和學習。
二、中職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的現狀
在具體操作時我們發現,中職教師在企業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頗多。如中職學校對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的宏觀政策執行較好,企業接納教師實踐時卻動力不足;教師參與企業實踐流于形式,制約多而實干實操少,企業出于商業保密等原因不能夠給教師本專業核心的工作,使教師不能夠掌握核心技術,影響了實踐效果;教師自身對參與企業實踐的認識不足,主動參與的內驅力不夠;相關考評制度尚待健全,監管機制有待完善等。這些因素都制約著中職學校“雙師型”隊伍的建設,教師參與企業實踐后獲益有限,流于形式。
三、中職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的路徑探索
1.調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高校教師參與企業實踐,需要統籌多方力量來推進實施。企業接納教師的熱情不高,主動性不夠,究其原因就是現有制度并沒有觸及企業作為經濟體的“逐利”本質。企業在履行完接納教師參與實踐鍛煉的過程后,并未獲得相應的“履職”收益,也未對未來的生產經營產生任何影響。未來,可嘗試發動政府、行業協會、媒體等多方力量進行統籌聯動,喚醒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給予企業一定形式的補償,使得企業自愿欣然接納中職教師的實踐鍛煉,避免出現政策銜接上的真空地帶。
2.爭取校企互利共贏。
中職學校是實用型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而實用型技術人才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保障,人才的供與需便是二者的共通之點,有共通點便可求同存異謀合作。中職學校在選取企業合作時,可結合校情與人才培養定位綜合考慮,選取對口的合作企業,聯合擬定合作內容與框架協議,共同制定產、學、研、用的人才培養方案,促進人才的相互流通,推動各方的深度融合,建立成果互認,利益共享的互利共贏制度。校企協同發展、深化合作、互利共贏之舉,便是保障中職教師參與企業實踐成效之良策。
3.激發教師成長內驅力。
營造良好的氛圍是激發中職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熱情的基礎,提高中職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的認識是保證實踐成效的前提。學校可以利用“學習交流”和 “沙龍會”等形式定期組織教師開展企業實踐經驗分享活動,讓參與者在切磋中提高認識、增長見識、拓展思路、提升育人能力與水平,還可以利用適當的宣傳工具與宣傳渠道,動員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企業 實踐活動中,讓教師清醒地認識到此項活動對個人成長提升、學校發展、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變“倒逼”為自發,喚醒教師提升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內驅力。
4.加強考評與監管。
學校應加強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的統籌規劃,在保障正常教學運轉下,根據專業建設需要以及教師意愿來綜合考量選派參加企業實踐的人選。這樣,不僅避免教師過頻參與和重復實踐,也可以保證教學任務正常實施。制定選派制度時,可以向重點建設學科的相關教師適當傾斜,但也要注意統籌全局,兼顧差異。在聯系企業時,高校應充分依靠各方力量,依據專業適配性原則,選擇相匹配的對口合作企業。教師在參與企業實踐過程中,學校應實行動態的全過程監管,努力構建科學、高效、客觀、全面地監管與考評機制。例如,在監管方面, 應充分調動和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實行激勵與懲罰并舉的監管舉措,對實踐教師的實踐過程實行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監管。在考評方面,對教師提升實踐教學能力的效果進行指標考核,具體可分解成三個方面:第一,考核教師參與企業實踐后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是否得以提升;第二,考核教學設計是否貼近當前行業實際需求和崗位要求;第三,考核實施教學活動時是否將本專業的職業素養貫穿于教學活動之中。最終的考評與監管結論可以直接與教師的職稱晉升、崗位調整、課酬分配等掛鉤,力保從機制上保證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的深入開展。
參考文獻:
[1]李娟.區域經濟發展目標對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的影響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0.
[2]朱秋.專職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轉型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6(5).
[3]張琰.職業院校教師到企業實踐的制度研究[D].武漢: 湖北工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