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剛
【摘要】科技的迅猛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給人們的溝通交流帶來了巨大方便。企業工會組織也緊緊抓住科技進步對人們工作、生活方式的改變,建立工會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打造服務職工新陣地,研究實施群眾工作新方法,實現對廣大職工的思想引領、及時周到服務。
【關鍵詞】企業工會 群眾工作 研究
一、工會組織群眾工作的重要性
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為職工服務,是職工群眾的“娘家人”,是職工群眾自發組織起來的群眾組織。工會組織的職責和屬性就決定了工會必須始終堅持以職工群眾為中心,密切聯系職工群眾,與職工群眾在一起,引導職工群眾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長期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群眾工作。無論是從抗日戰爭時期到建立新中國時期;還是從改革開放時期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黨的群眾工作在推動完成黨的階段性任務中都發揮了巨大的決定性的作用。例如,在抗戰、解放戰爭時期,黨中央要求,要廣泛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使日本侵略者、國民黨發動派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以淮海戰役為例,可以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一輛輛小推車推出來的。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懈奮斗,取得舉世矚目的豐功偉績。所以我們黨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時候,把群眾路線與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作為黨執政興國的三大法寶,作為一項長期堅持的工作指導思路、方法。
新時期,總書記強調,“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越密切,黨的執政基礎就越鞏固,黨的領導就越堅強有力,國家就越繁榮昌盛。他在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工會要把做好新形勢下職工群眾工作、調動職工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作為中心任務,把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作為政治責任,不斷煥發工會組織的生機活力。企業工會組織要按照這一要求,始終把群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提高認識,豐富群眾工作方式,創新載體,經常性深入職工群眾當中,了解職工群眾所思所想,掌握職工思想狀況的第一手資料,清楚職工內心的真實想法,為職工群眾解疑釋惑,凝聚職工力量,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
二、工會組織聯系職工群眾的新方式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級政府結構、企業組織、社會團體都相繼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有些還建立了微信公眾號、手機APP。這些新媒體、新途徑的打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辦事效率、方便了職工群眾。
工會網站的建設已經相當普遍,從中華總工會到省市級工會,再到縣級工會普遍建立了網站,以及各個產業、大型企業也相繼建立了網站。工會網站經過專業公司的精心設計,無論是版面布局,還是內容設置都相對成熟合理,在展示工會、推動工會發展、服務職工群眾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展示工會上,網站有工會最新工作的宣傳,有職工先進事跡的報道;在推動工會發展上,網站上有工會最新的文件、上級工會的工作要求和會議精神,為做好工會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思路;服務職工上,有開展各類活動的介紹,有幫助職工辦理具體事務的指南。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實現移動、指尖辦公、實時溝通交流已經成為政府、企業利用新科技推動發展、服務職工群眾的基本要求和現實需要。目前各大企業基本都建立了工會微信公眾號,通過微信公眾號向職工群眾隨時隨地宣傳黨的政策,介紹工會工作情況,弘揚職工先進事跡。
工會APP 更是科技與工會的更高層次的融合。它能夠實現資訊發布、在線課堂、工會服務、生活服務等功能。以生活服務為例,可以提供查詢天氣信息、個人查稅、空氣質量、個人社保、出入境辦證、交通卡余額、公積金等查詢,解決職工切實關心的問題。
三、工會組織聯系職工群眾新興方式與傳統方式的對比
新時期,工會組織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了工會網站、公眾號、APP等,拓展了聯系群眾的新途徑、新載體、新方法,具有快捷、方便的特點。“快捷”主要體現在信息傳遞上,工會服務職工開展的活動、組織的問卷調查會第一時間發布在網上,職工可以第一時間知道,積極參與當中,實現第一時間了解職工思想情況的目的。“方便”體現在不用跑路、網上辦事,職工可以通過網站直接下載各類表格,上傳自己的信息、資料,實現網上辦事。在工會APP上功能更多,可以實現技術培訓、各種職工相關信息的查詢。
與新興途徑相比工會群眾工作傳統方法也有著不可替代、增進感情、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作用,具有深入、全面的特點。傳統群眾的工作方式是走訪、座談,與職工群眾面對面,溝通思想,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更加深入了解職工的想法、訴求,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清楚職工在網上不想表達的內容;另一方面與職工也能建立更加深厚的感情,使職工更加支持工會、依靠工會。
在看到這兩種群眾工作模式特點、作用的同時,也要看到其自身的局限性、存在的不足。新模式雖然快捷、方便,但容易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了解職工的想法,也容易把工作停留在表面,不利于加深與職工的感情。傳統模式雖然能夠深入、全面了解職工的各方面情況,但與社會的信息化發展,與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不相適應。如何把這兩種群眾工作模式結合起來,取長補短,使工會組織面臨的重要課題。
四、工會組織推動群眾工作深入開展的思路和舉措
新時期,隨著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利益訴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呈現出對象多元化和利益訴求多樣化的特點。這也使工會群眾工作面臨許多新特點、新挑戰。因此,工會組織應該更加重視群眾工作,增強群眾觀念,積極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把工會組織聯系職工群眾的新興方式和傳統方式結合起來,推動工會群眾工作深入發展。
一是堅持走訪調研常態化。無論任何時候、網絡信息技術任何發展,工會深入職工群眾當中,與職工群眾面對面、心貼心交流的思想都不能淡化。必須把這項措施長期的堅持下去,不斷深化,密切與群眾的關系,加深與群眾的感情。二是堅持緊跟網絡信息技術發展。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深刻影響著社會方方面面。工會必須緊緊抓住這種趨勢,創新工會群眾工作方法。這也是適應群眾工作、生活方式的現實需要。三是堅持走訪座談與網絡信息技術運用相結合。始終堅持深入職工群眾的工作方法,把新科技的運用作為群眾工作的重要、有益補充,使其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不斷推動新時代工會群眾工作深入開展,為企業發展和職工生產生活服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