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網絡是當今社會推動知識技術創新的重要載體,創新網絡內存在著各類機構企業,他們是技術升級、知識傳播的主體。本文在介紹創新網絡的基礎上,基于對創新網絡中核心企業網絡權力劃分為結構權力和知識權力的依據,具體分析了創新網絡中核心企業權力侵蝕現象及其原因包括競爭原因和位置原因,以此對弱勢企業如何擺脫核心企業權力侵蝕提出了一定的啟示建議。
【關鍵詞】創新網絡 核心企業 權力侵蝕
1.創新網絡
創新網絡是指以核心企業為關鍵節點,圍繞創新過程與科研院所、金融機構、中介機構、政府部門等組織建立的雙層異質性社會網絡組織。由于創新網絡往往具有集聚效應,具體現象化可以是某個產業園區或產業集群,因此創新網絡的作用不僅體現在為知識共享和創新的生成提供平臺,而且體現在它提供了創新擴散的通道。也就是說創新網絡作為集聚創新資源,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高階創新載體,已成為新時期各國創業與創新實踐的良好選擇。
在創新網絡中,知識技術的創新在應用于社會經濟生產生活中,會表現為各種具體的創新形式,例如專利、新產品、技術升級等。這些創新形式的轉化則會涉及到創新網絡中的多個主體和他們的利益。也就意味著創新網絡不僅包含個人以及同一類型、同一領域的組織或機構之間的聯系,而且囊括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組織或機構之間的合作。因此,若要實現創新網絡中知識、技術創新,需要有利于知識技術傳播的創新網絡環境。這種網絡環境包含具備高知識儲備的人才以及個體人才之間的社會聯系,以及有利于企業或科研機構等組織創新的社會權力關系等。
然而實踐過程中創新網絡運行乏力、網絡主體活力抑制、良性互動未能建立等效能低下問題成為制約創新網絡推動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的歸因,選擇有效的治理機制迫在眉睫[1]。但是創新網絡具有的成員異質性、資源集中性與關系松散性特征[2] [3],加大了契約治理機制和關系治理機制的不確定性,權力治理機制作用凸顯,受到創新網絡治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4] 。
2核心企業權力侵蝕
核心企業指創新網絡中創新能力強、企業績效優良的明星企業。這些核心企業往往受到創新網絡的青睞和關注,甚至在資源配置和便利性提供方面都會有特殊優勢和政策性傾斜,我們將這一行為稱為核心企業權力侵蝕。由于網絡成員目標不一致性,高權力者為了整體利益會產生侵蝕低權力者的機會主義行為,造成局部矛盾激化升級,長此以往嚴重制約網絡成員的成長性。這種權力侵蝕行為造成的不公平性導致創新資源浪費與無效,長此以往權力非均衡性導致權力侵蝕必然影響企業績效。更嚴重的結果是核心企業以自身整體效能最大化為目標,運用創新網絡中權力配置網絡資源和協調主體依賴關系進而影響整個創新網絡的運行績效。
3 創新網絡中的核心企業權力侵蝕現象
創新網絡之所以稱之為網絡主要由于個體間存在由于社會關系構成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系統。由于個體的知識、技術掌握稟賦以及個體占據的位置差異就呈現出有差異的網絡權力,這也就印證了對網絡權力的劃分,即結構權力和知識權力。有學者認為這種網絡權力產生作用是指嵌于社會網絡中影響其它個體的一種能力,來源于對網絡內稀缺資源的占有和控制,體現了社會網絡中個體間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5]。如此網絡權力在創新網絡體系中就能夠演化成核心企業權力、非核心企業權力,顯然核心企業權力的掌控能力、影響能力必然大于非核心企業的網絡權力。核心企業成員習慣于以整體效能最大化為目標,依靠權力位置影響整個創新網絡在配置網絡資源和協調主體依賴關系時做出有利于自身影響組織運行績效的選擇。例如,核心企業對明星成員的關注與資源傾斜剝奪價值低估成員成長機會,或對入資企業的問題庇護[3]。
綜上,在核心企業與非核心企業對創新網絡中的有效資源進行博弈時,核心企業權力就會侵蝕非核心企業權力,使政策和資源更有利于核心企業成長,這就是創新網絡中的核心企業權力侵蝕現象。核心企業作為創新網絡的資源樞紐,表明核心企業具有較強結構權力,已經得到創新網絡研究者廣泛認可。
4創新網絡中的核心企業權力侵蝕原因
競爭的原因。某一個創新網絡內的企業在生產工藝、技術要求、市場范圍等方面往往具有相似性,其關系呈現競爭與合作綜合交錯的狀態。在這種復雜的關系網絡中,創新網絡內企業間通過協調性的集群效應形成知識、技術、信息等資源的共享,但難免也存在競爭機制而產生的“擠壓效應” [6]。當競爭形成時,作為嵌于創新網絡中影響他人行為的一種能力,創新網絡內企業間網絡權力的分配使用情況便會以自身企業績效為導向,以有利于自身的方式積極影響企業對知識與信息的掌握和控制能力,進而對自己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正向作用。而這一過程核心企業的權力可能會侵蝕于弱勢非核心企業。
位置的原因。在同一創新網絡中,企業主體由于擁有的資源與技術不同,在網絡中占據不同位置,從而擁有不同的網絡權力。處于網絡中心位置的明星企業占據著整個創新網絡的核心支配位置,他們甚至具備制定創新網絡中產業規則的能力,進而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7]。核心企業與非核心企業的位置差異會造成整個創新網絡的知識、技術、信息、政策的傾向,不可否認這對核心企業是有利的,但對非核心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加速動力明顯不足,因為核心企業已經占據了整個創新網絡的大部分優勢。若每個創新網絡環境都是如此,對非核心企業的培育和成長是必然不利的,會使得非核心企業向核心企業的轉化升級更為困難。
5 啟示
在創新網絡環境中,各類企業尤其是非核心企業應重視關系網絡的構建及維系,尤其是要通過多種方式提升自身在創新網絡關系格局中的位置。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硬實力即加強創新、提升技術升級能力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以改善自身在創新網絡中的位置;另一方面,企業也可以通過與創新網絡內其它企業的良性互動形成優良和諧的關系狀態,通過軟實力提升創新網絡的參與度從而改善網絡權力位置[5]。再有,擁有較高權力的核心企業也要主動承擔提升創新網絡整體創新績效的任務,合理運用核心企業網絡權力,參與創新網絡互動、協調群內企業關系,促進信息、知識、技術在創新網絡中的有效流動。
由此可見,一個積極開放、有利于交流與合作的良好創新網絡氛圍,不僅可以減少核心企業網絡權力侵蝕現象,還能夠調動弱勢企業創新創造的活力和熱情,還可以加強企業及不同類型組織機構之間的聯系,促進創新網絡中各行為主體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提高創新網絡的運行效率。
參考文獻:
[1]周輝,萬穎華.社會網絡嵌入性視角的創新網絡治理機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5):8-11.
[2]王偉光,馮榮凱,尹博.產業創新網絡中核心企業控制力能夠促進知識溢出嗎?[J].管理世界,2015(06):99-109.
[3]解學梅,左蕾蕾.企業協同創新網絡特征與創新績效:基于知識吸收能力的中介效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3,16(03):47-56.
[4]高映紅,劉國新.網絡權力與創新網絡的治理[J].科技管理研究,20[5]11,31(01):194-196.
[5]李慶滿,戴萬亮,王樂.產業集群環境下網絡權力對技術標準擴散的影響——知識轉移與技術創新的鏈式中介作用[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9,36(08):28-34.
[6]張運生,鄒思明. 高科技企業創新生態系統治理機制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0,05:785-792.
[7]孫耀吾,曾德明.技術標準合作:高技術企業集群創新研究的新視角[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5,26(6):89-93.
作者簡介:方嵐(1986-),女,漢族,河北唐山人,唐山職業技術學院,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職業教育與創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