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1978年以來,我國不斷加快改革開放的進程,經濟結構也隨之調整優化。外商直接投資作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日漸加強。外商投資能在資本形成、技術進步和就業等方面給東道國帶來正面或負面的效應。本文運用實證法定性、定量分析FDI對我國近幾年的就業數量和就業質量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并以江蘇省制造業為例作具體闡述。總體來說,外商直接投資的成熟對我國的就業數量存在積極經濟效應,對我國就業者素質的提高和就業環境的改善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與此同時,FDI在就業方面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也是威脅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 江蘇省制造業 就業數量 就業質量
一、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的正面就業效應
1.就業數量效應
1.1直接效應
大多數跨國公司主要通過綠地投資和跨國并購兩種基本方式向東道國注入投資,在產生正面就業效應方面,綠地投資相較于跨國并購更為顯著。綠地投資可以在短期內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從而直接創造就業,形成正面的就業效應。而跨國并購需要視其性質而定,不排除會帶來裁員和失業的情況,但從長遠看,只要并購行為是合理的,那么在并購成功后,會促進企業的發展,從而為東道國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綜合以上分析,近年來,外商直接投資增加了我國的就業機會,使其呈現上升趨勢。根據統計局數據,從2007年至2016年,在外商投資單位就業的城鎮人員從903萬增長到了1361萬。
為驗證外商直接投資是否對我國的就業產生了正面的效應,現將收集的相關數據運用Eviews做實證分析。
通過Eviews分析可知,雖然因后幾年的影響,R?=0.822944,兩者之間的線性關系不是非常顯著,但仍然存在著極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這充分說明隨著外商投資額的逐年增長,在外資企業就業的人數也在呈現上升趨勢,由此證明FDI為我國帶來了正面的就業效應。
1.2間接效應
除了對就業的直接影響之外,FDI對東道國還有不可忽視的間接就業效應,如國外企業對我國相關產業中的企業的擠入和擠出關系。如果外商直接投資到我國的是與我國互補的新產品或新服務,那么它將在新的生產領域展開一系列生產活動,這將不會對國內舊產品的相關企業產生代替作用,即不會擠出。同時,由于新產品和新服務的引入,新的就業機會將被大量創造,因此帶來擠入效應;但假定外商直接投資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與東道國企業處于純競爭關系,那么,它的投資在帶來新增的就業機會的同時,會使國內投資者的投資機會減少,由此引起的就業機會的缺失速度將大大超過新增速度,形成FDI對國內的擠出效應。
另外,外商直接投資對就業的間接效應還體現在“收入增長的乘數效應”和“前后向聯系的引致效應”上。FDI通過投資乘數作用,使得外商在國內的總投資額加倍轉化為國民總收入,而國民收入的不斷增長會導致消費者對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總需求上升,需求拉動供給,最后在更優的情形下形成新的市場均衡。在新的市場均衡中,由于供給的增加,將直接導致生產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增加,這就意味著新的就業機會被創造,即FDI創造了間接就業。
在“前后向聯系的引致效應”方面,主要體現在外國直接投資為產品產業鏈上游供應商和產業鏈下游加盟商、經銷商等帶來的輔助性投資。在科技全球化,技術全球化,生產全球化的今天,許多全球化程度較高的大型跨國企業都不會選擇由一家公司包攬產品的整條生產線,因為這無疑將引致生產效率的低下,削弱企業的競爭力。相反,這些公司大多選擇將本公司產品或服務的產業鏈模塊化,通過直接投資在世界各地尋求最適合完成對應模塊業務內容的合作企業,通過相互協作再將模塊化的產業鏈整合。當大型跨國企業在世界各地尋求合作企業時,必然會選擇向合作企業的東道國直接投資來降低生產成本,這就給上游的供應商帶去了前向引致效應,給下游的加盟商和經銷商帶去了后向的引致效應。
2.就業質量效應
FDI對我國的就業質量效應主要體現在在東道國直接投資的外國企業為東道國的就業人員提供了比國內企業更好的工作條件和更高的工資水平。一般來說,大型跨國公司在東道國進行投資后,都會對雇員進行職業培訓,有些企業還投資到專門培訓機構進行正式培訓。由于企業內雇員技能作為競爭性資產己日益凸顯出它的重要性,跨國公司都增加了對培訓的投資。這無疑有效開發和提升了東道國的人力資源和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從長遠來看,對職員的培訓對于跨國公司來說會增加其成本,但對東道國則有增強技能的作用,正因為外商的跨國企業注重對員工素質的培養,使得職員的工作水平不斷提高,間接也促進了其他國內企業的職工制度的改革,使得行業的整體水平也不斷提高。
現通過收集江蘇省制造業2004年至2012年的數據,探究外商直接投資額和就業人員收入水平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而探索FDI的就業質量效應。
通過Eviews分析可以初步建立一元回歸模型,為Y=0.022971X-8774.34,根據得到的模型可知,在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在江蘇省制造業中,外商直接投資額每增加一個單位,該行業就業人員的收入水平就會增加0.022971個單位;兩者之間正向的相關關系表明該模型與基本的經濟規律相符,能夠進一步分析其中的經濟意義。其次,我們對該模型進行擬合優度檢驗以及F檢驗,據分析,該模型的R?=0.881769,故可知擬合優度較好。而F=52.20610>Fα(1,7)=6.608,P=0.002<0.05,故在顯著性水平為95%的情況下,F檢驗通過。以上均說明江蘇省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額與就業人員收入水平之間存在明顯的線性關系,且為正相關,說明FDI為我國的就業帶來了正面的就業質量效應。
二、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的負面就業效應
以上分析表明了FDI對東道國的就業有強大的正面效應,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是通過直接的方式還是間接的方式,都成功地擴大了東道國的就業人員規模。但是FDI所產生的一些負面效應同樣不可忽略,并且應該引起重視。負面效應主要體現在上文已提到的就業擠出效應和下文即將分析的對國內企業和就業人員長遠發展的阻礙。
從國外企業流入的外國資本將會使東道國的企業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國內企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參與到與外商的競爭中,其中最為常用的方法就是裁員來降低成本,提高其他員工的效率,以此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在現實的市場上,無論是企業能夠擁有的生產要素、產品能夠分享的銷售空間還是企業面臨的市場機遇都不可能是無限的,外商投資企業與中資企業的爭奪無法避免。但是外資企業的綜合實力相對來說優于國內企業,這將使得前者獲得更多的優質生產要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進而擠占國內一些企業的市場份額,引發其產品滯銷,利潤下降,被迫裁員等一系列問題。另外,大多數的跨國公司來華投資主要是看中了我國巨大的廉價勞動力市場。這一類跨國公司對技術要求不高,招聘的工人只需要從事簡單的勞動即可。但是于工人而言,長期從事無需技術投入的簡單勞動并且沒有途徑接受專業培訓,這無疑將降低他們抵抗失業風險的能力。可以預想,一旦他們被解雇或者原來就業的工廠倒閉,尋找新工作將會成為巨大的難題。如果放大到整個社會,大面積的失業問題就會引發社會動蕩,阻礙經濟發展。
三、結語
通過實證定量分析可以發現,FDI對我國的就業效應總體呈現積極的態勢,主要從就業質量和數量兩方面對我國就業市場產生影響。同時,外商直接投資也通過對東道國企業的擠入和擠出效應以及“外溢效應”和“收入增長的乘數效應”對我國的就業產生了間接效應。而江蘇省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額與就業人員工資水平之間的正相關關系也充分說明就業質量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該產業中外資的引入。但新事物的進入無疑會影響舊事物的發展,外商直接投資在東道國的不斷壯大也給我國企業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效應,企業利潤的下降,市場份額的擠占,被迫裁員現象的頻發都應該引起國內市場和企業的重視,否則這必將打破經濟和社會的平衡。
參考文獻:
[1]繆溱.外國直接投資對東道國就業的影響分析[D].南開大學,2005.
[2]曹櫻凡.外國直接投資在我國的就業效應[J].現代商貿工業,2017,(4):77-79.
[3]王婷婷.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制造業就業的影響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4]唐琳,張誠.FDI對東道國就業的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J],當代財經,2005(6).
[5]徐燕紅.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的就業效應研究[D].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13.
[6]陳啦.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勞動力就業的影響[J].人口與經濟,2001年第5期.
作者簡介:李瑞卿(1998年-),女,漢族,浙江桐鄉人,江南大學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本科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