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啟立 傅丹妮 鐘靜
【摘要】管理會計工作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社會發展中,管理會計的實施及應用已是必然。我國企業管理模式尚處于構建之中,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一部分,在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方面均有待提高。管理會計工作室的建立,可以幫助國家及社會培養一大批高端、專業、復合型的前瞻式高素質的管理會計人才。通過對成立管理會計大師工作室的研究,為搭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研修平臺,探索建設“會計工廠”和推行現代學徒制提供理論依據和支持,統籌謀劃和系統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培養造就一批高端、專業、復合型的高素質管理會計人才,有效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管理會計 技能大師 工作室
我國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在2014年進入了快車道。推進管理會計建設,人才培養為關鍵。雖然我國會計人才較多,但能夠較好地為單位管理高層提供有效經營和最優化決策信息的管理會計人才匱乏。這一關鍵問題必須從根源上解決,改進和加強我國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適應需要的管理會計人才,鼓勵職業院校,加強管理會計高端人才培養,與企業合作,建立管理會計工作室,不斷優化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帶動管理會計發展,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一、研究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一)理論價值
隨著我國高職院校辦學規模越來越大,高職院校學院進一步推進財務管理改革,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優化財務制度也勢在必然。高職院校成立管理會計大師工作室更多的不是進行理論研究,而是要推動管理會計實踐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成立管理會計大師工作室的研究,也是立足服務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升專業服務企業發展能力、搭建“產學研用創”一體化育人平臺的必然要求。所以管理會計大師工作室的研究,對于轉變教師觀念、促進專業轉型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實踐價值
1、為校企合作搭建平臺。
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培養國家事業繼承人的過程,因此教育培養的人才就必須適合社會之需,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雖然我國會計人才較多,但能夠較好地為單位管理高層提供有效經營和最優化決策信息的管理會計人才匱乏,這一關鍵問題必須從根源上解決。改進和加強我國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適應需要的管理會計人才,鼓勵職業院校,加強管理會計高端實用人才培養,這需要我們對此予以高度關注和研究。通過對建立管理會計大師工作室的研究,以工作室為紐帶和橋梁,能夠更深層次強化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學校在合作過程中能夠引進專業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指導和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幫助完善學校的教學改革,不斷優化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2、助力專業轉型升級。
人工智能,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讓不少的財務人感覺到現在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財務工作才逐漸朝著信息化、網絡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工作的內容也逐漸會被財務機器人取代。那么未來財務人如果不努力學習信息化的東西,不努力提升工作能力,不積極轉換工作模式,那么只能被淘汰。
簡單重復的傳統財務工作模式已經迎來了“質”的轉變,這對每一個財務人而言都是一個陣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些財務人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能熟練操作財務信息軟件,更無法理解財務共享中心、ERP、財務機器人為何物,只把自己的工作內容放在重復的記賬上,而沒有意識轉換工作模式,轉向更高端的財務管理領域。未來企業對于傳統財務會計的需求少之又少,而管理會計才會成為機遇挑戰并存時代的勝者。管理會計在幫助企業提高運營效率、提高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助推產業升級換代等方面都會有極大的作用。
職業院校必須緊緊抓住“專業對接產業”這個關鍵點,積極主動迎接新時代的挑戰,主動作為,適時變革,使專業教育與產業變革、行業發展同步同軌,專業才有生命力。
3、培養企業需要的合格人才。
近年來,高職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和勞動力市場的有效需求不足引發了社會各界對高職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擔憂。甚至于高職畢業生與農民工搶飯碗,起薪點低于熟手農民工的現象,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作為理性經濟人的學生及家長對高職教育的信心?!耙苑諡樽谥?、以就業為導向”是職業教育必須堅持的方向,隨著會計新業務如雨后春筍般涌入,社會對會計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想要向社會輸出優秀的會計技能型人才,就需要不斷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會計專業作為重慶商務職業學院的重點建設專業,工作室的建立有助于頂層設計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研究主要內容
(一)教學團隊建設。以技能大師為帶頭人通過管理會計理論與技能研究,提升會計專業教師隊伍素質,建設一支由校內專任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組成的,具備現代管理會計精湛技能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
(二)科研應用。充分發揮管理會計專業和技能人才優勢,開展新技術開發、試點推廣、課題研究、教學改革、課程開發、資源庫建設等;深入研究管理會計專業技能,總結技術技能創新成果。同時,面向企業,發揮管理會計技能人才團隊優勢,為企業提供專業技術咨詢和服務,共同進行技術創新,解決現代企業內部管理技術難題,推動企業升級和技術進步。
(三)教學改革與技術交流。開展技術交流,與事務所、銀行、企業、兄弟院校等合作開展管理會計技術技能交流活動或技能大賽,管理會計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提升專業影響力。
(四)創新創業。結合管理會計專業特點和重慶地方經濟發展,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積極參與學校創新創業教育,促進形成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
(五)社會服務。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服務平臺,加強與行業、企業、兄弟院校的互動交流,逐步建立以管理會計工作室為主體的培訓交流和技能鑒定平臺,擴大社會服務范疇,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三、研究可行性
(一)、專業建立了校企合作機制,有來自各個行業(企業)的支持。通過與優質企業的深度合作,雙方能夠發揮各自的優勢,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時實現我校在人才培養、課程建設、實習實訓及創新創業等方面的全方位發展。
(二)、優質校建設為工作室創造了條件。一流財務金融專業群建設是優質校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其中“財務協同創新實踐中心”和“普惠金融創新實踐中心”的建設為成立管理會計大師工作室搭建了平臺。有助于推動管理會計大師工作室發揮在產教融合、技術交流、教學改革、創新創業以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從而穩步提升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
(三)、具有一支德能雙馨的團隊。學院有一支師德高尚、技能突出、德能雙馨的人才隊伍。既有來自學校,熱愛教學、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專業骨干教師,也有來自行業企業的高技能人才。
課題項目:本文系 2018年度優質院校專項研究課題“關于成立管理會計大師工作室的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8XJKTYB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