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麗
【摘要】目前我國基層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待提升,許多干部常有“知識恐慌”和“能力恐慌”,缺乏應對未來發展難題的有效手段。這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相適應,加強對基層干部的培訓切實提高干部的整體素質,才能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本文主要是針對黨校基層干部培訓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以及完善對策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黨校 基層干部 培訓 人本管理
當前,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轉型,各種社會矛盾凸顯,形勢演變得愈來愈復雜,對領導干部的思想觀念、應對能力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干部培訓力度,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成為我黨應對復雜形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促進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基層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待提升,許多干部常有“知識恐慌”和“能力恐慌”,缺乏應對未來發展難題的有效手段。這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相適應,加強對基層干部的培訓切實提高干部的整體素質,才能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黨校是在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學校,是黨委的重要部門,是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黨校在干部培訓、理論研究和輿論宣傳等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黨中央對黨校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繼續大規模培訓干部,充分發揮黨校、行政學校、干部學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 縣域黨校作為黨委的重要職能部門,直接面對的是工作生活在第一線的基層干部,他們與群眾聯系的最為緊密,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表現的最為顯著,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真正貫徹落實到基層,人民群眾能否真正得實惠的關鍵環節。正是由于縣域黨校干部培訓的對象是最基層的黨員干部,他們的年齡、理論基礎、文化素養、工作性質、道德修養等個體性差異顯著,面對的社會群體、基層形勢、工作要求、培訓需求也各有不同,因此,培訓管理難度越來越大,管理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1黨校基層干部培訓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
黨校干部培訓在實踐中作用發揮得并不理想,與形勢發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特別是干部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問題,是近年來困擾基層黨校干部培訓的一個難題。基于此,我們必須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干部的生活中,從他們的具體實際情況和工作要求出發,探尋當前干部培訓存在的問題。
1.1培訓管理理念不科學
培訓管理理念不科學主要是指在培訓管理過程中思路和方法不科學。根據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的內容規定,要積極貫徹落實按需實行培訓管理的理念。要充分開展調研工作,掌握學員的培訓管理需求,并以此來制定培訓計劃。以人為本,從黨員干部的需求出發來制定培訓計劃,將國家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需要與干部在成長過程中的需要作為目標導向,力求培養出符合國家和崗位需求,并能滿足個人需要的合格人才,實現組織需求、崗位需求以及個人需求的有機結合。這是我們黨校對基層干部培訓的基本理念。應該說這個大的方向是對的,但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問題。第一,調研時效性不能保證。了解學員需求是為了在設計培訓管理計劃時將學員的訴求在計劃中得以體現,然而,針對學員需求開展的調查研究卻是在學員入學之后才加以開展,在這種情況下所獲取的信息無法為當期培訓管理計劃提供參考依據,時間上并不允許。然而如果將其作為下一期的培訓管理計劃而言又缺乏時效性與針對性,無法滿足下一期學員的需求。第二,弱化組織需求與崗位需求。按需培訓理念中所提出的需求包括組織需求、崗位需求和干部個人需求。在這三種需求中,首先是組織需求與崗位需求,其次才是干部個人需求。但是由于人本主義思想的盛行,黨校對基層干部的培訓為了迎合大眾的需求,過多的采用了新的培訓理念,而忽視了黨校培訓的具體情況,在實際培訓管理開展過程中,為了吸引學員學習興趣,過分突出學員的個人訴求,培訓管理計劃中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內容被弱化,技能趣味類課程占比偏重,弱化組織需求與崗位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按需培訓首先要關注學員所缺乏的東西是什么,根據需求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培訓。對學員需求的關注,可以更好的提高學員的培訓興趣和個人能力,但是學員對于自身所缺的東西不一定具有正確客觀的認識,不能將學員個人的興趣愛好作為培訓的首要出發點,而應綜合考量國家、組織、崗位以及個人四個方面的需求。
1.2課程體系缺乏科學性
目前,基層黨校干部培訓班次主要根據培訓學員的職務級別以及職位不同來設置不同的班次類別,不同班次的參訓學員在工作崗位、職位級別和年齡層次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各方面的差異也導致了他們對課程需求差異性較大。有關調查顯示,鄉科級干部、股級干部以及股級以下干部更傾向于現實熱點問題;鄉科級干部更傾向于理論熱點問題、與自己工作相符的工作思路和對策;股級干部與股級以下干部對現代政府管理知識有較大需求。男性學員與女性學員在培訓內容需求方面同樣存在差異。男性學員對加強黨性修養方面的需求較大,女性學員對于調整身心、廣交朋友的需求高于男性學員。目前,黨校對于基層干部的培訓內容差異性很小,各類班次計劃內容大同小異,并未針對不同班次、不同學員的突出特征進行分層分類的差異化設計,課程設置缺乏針對性。
1.3考評綜合管理有待加強
考評綜合管理缺乏明確并統一的標準,側重點集中在學員出勤率、理論知識考試成績、調研論文成績等。在評優中根據考勤、理論知識、調研論文等方面的分數統計,按照成績由高至低排序推選班級人數的15%為優秀學員。此種評比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單純以成績來評優對于文化基礎較好,擅長學習的學員來說比較占優勢。而對于那些工作勤懇,為人正直,比較適合一些基礎崗位的學員來說并不適合。對出勤等考量學員成績,對于由于工作或家庭原因需要請假,考勤成績受到較大影響的人來說也不公平。黨校培訓干部的生活管理是黨校干部培訓管理的重要環節,黨校比較重視教學管理、紀律要求,忽視學員的生活管理。干部培訓課余時間管理一直是黨校干部培訓管理工作的短板。部分黨員干部認為黨校應當加強“培訓課余文體活動的組織安排”, 要強化學員生活管理,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充實學員課余生活。在培訓管理方面需要加強的環節的看法上,均把首要關注點放在了“課余文體活動的組織上”。 在“課堂紀律”上,黨員干部主要關注“上課使用手機”、“接聽電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