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寧陽蟋蟀文化經濟發展的獨特優勢
1.歷史文化悠久
蟋蟀歷史悠久,在《詩經.蟋蟀》篇中古人對蟋蟀這樣描寫,“蟋蟀在堂, 歲聿其莫。”寧陽蟋蟀從秦漢開始發展,后來自成一家,被稱為“江北第一蟲”。寧陽泗店鎮更是被稱為“蟋都古鎮”,泗店出產的蟋蟀歷代向皇帝進貢,供達官貴人賞玩,這里的人們世代養捉蟋蟀,甚至有些人以蟋蟀謀生,近些年來,隨著政府對蟋蟀的重視和發展,很多當地人都依靠蟋蟀產業發家致富。
2.蟲源品種多且質量高
山東寧陽縣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尤其是以泗店鎮、鄉飲鄉名蟲居多,被稱為“繁衍中華斗蟋的搖籃”,這里每年都有蟲農賣出天價蟋蟀,價格高至上萬元。寧陽蟋蟀的特點一是品種多、質量好;二是性情剛烈、搏斗兇狠,強悍而善斗。泗店蟋蟀有青黃紫紅黑五大類近百個品種,在《斗蟋隨筆》中就有記載,從光緒年間到建國前夕,50年間全國共選出26只悍將,其中寧陽就占9只,寧陽蟋蟀蟲源的質量在全國首屈一指。
3.政府支持
為了了解和發展蟋蟀經濟產業,縣政府建立了中國寧陽蟋蟀研究院,每年舉辦"中華蟋蟀友誼大賽",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蟋蟀愛好者來參加,政府投資拓寬了濟(南)兗(州)公路泗店段,建立蟋蟀交易市場,規范蟋蟀交易,并在洸河一岸建立了中華蟋蟀文化主題博物館,大力宣傳蟋蟀文化,促進蟋蟀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并且選取試驗田,進行蟋蟀資源的開發試驗,聘請中科院和京滬等地的科研專家進行調查研究,促進蟋蟀資源的持續發展,打造“寧陽蟋蟀”的地理標志。
二、蟋蟀產業經濟經營多元化分析
1.以蟋蟀交易為主業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業余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賞玩蟋蟀又逐漸流行起來。進入八月,全國各地近十萬收蟲人潮涌入寧陽,夏日蟋蟀時節的清晨,104國道泗店段幾百米長的蟋蟀市場,擺滿了收蟋蟀的攤位,來往買賣的人們把攤位圍的水泄不通,寧陽縣每年僅出售蟋蟀的交易額高達上億元。
捉蟋蟀對于當地的農戶來說一本萬利,夏日農閑,去掉可忽略不計的人力成本,經過一個多月的蟲季,每人都可以收獲5000元左右,運氣好的,一只蟋蟀就可以賺到上萬元。蟋蟀交易給當地農戶帶來了的收入,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2.來往客流促進旅游業、餐飲住宿業發展
伴隨著蟋蟀交易市場的日益繁榮,以來往客流為依托的特色旅游業也發展起來,當地政府整合交通住宿餐飲等產業資源,帶動寧陽經濟全方位、多元化發展。每年寧陽的客流量達十萬人次,有很多熟客從滬津等地來到寧陽,常駐在泗店收蟲,時間長達一個半月,這期間泗店的賓館常常爆滿,當地的居民把家中空閑的房子改造成蟋蟀特色民宿,吸引很多人入住,民宿有穩定的客源,居民也會把捉到的蟋蟀優先賣給住戶,吸引游客入住。
當地政府在洸河兩岸建立蟋蟀文化園,蟋蟀文化博物館,展現蟋蟀文化的魅力,也吸引了很多蟋蟀愛好者前來旅游,觀賞蟋蟀。同時,和蟋蟀有關的當地飲食文化也發展起來,如“蟋都飯店”“蟋都小吃”等特色餐飲業如火如荼。
3.蟋蟀文創產品成為潮流
除了蟋蟀交易,圍繞蟋蟀的系列產品,如捕捉飼養蟋蟀的網罩、蟲罐也成為熱門產品,在蟋蟀市場上和蟋蟀攤位毗鄰,當地蟋蟀文化的衍生產品,如蟋蟀文化衫、蟋蟀陶瓷、明信片和蟋蟀特色琥珀等工藝品到處售賣,深受人們的喜愛,蟋蟀文創增加了產品的價值,成為特色經濟的潮流。
三、蟋蟀經濟面臨的問題
1.蟋蟀數量減少,市場不規范
蟋蟀生活在玉米地田間,因為農藥的使用,殺死害蟲的同時也給蟋蟀的生存帶來了威脅,人們普遍沒有對蟋蟀的保護意識,也沒有聯想到農藥帶來的蟲源減少問題,近年來,當地的蟋蟀數量下降,農戶都要到其他周圍地區捕捉優質的蟋蟀,一旦蟋蟀數量減少,以它為依托的其他產業發展也后繼無力。
蟋蟀交易市場每年來往人口眾多,人員混雜,人們自發在市場上交易,政府在資源配置和相關政策上給予引導,但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監督。蟋蟀價格也沒有相應的標準,差異巨大,人們根據經驗隨意制定價格容易給農戶帶來損失,不利于蟋蟀交易的長期發展。蟋蟀交易市場上攤位價格不統一,攤位所有者制定價格也給收蟲人的買賣帶來一定的困擾。
2.多元化產業聯系不緊密
蟋蟀其他相關產業雖然打著“蟋蟀特色產業”的名號,相比蟋蟀的交易,其他產業沒有顯現出相匹配的吸引力,政府在資源整合方面存在弱勢,蟋蟀旅游進一步的配套設施很少,蟋蟀文化主題博物館受限太多,接受游客能力有待加強。蟋蟀以外的其他旅游資源知名度不高,且很難與蟋蟀聯系起來。交通業管制缺乏相應監督,黑車現象依然存在,住宿業條件不一,有些民宿沒有經過批準等,多元化產業發展聯系不緊密,不能良好地利用“寧陽蟋蟀”這一標志打造蟋蟀文化產業樂園。
3.蟋蟀文創產品缺乏創新
蟋蟀文創產品的開發速度緩慢,一旦開發后,推廣的力度不夠,不能吸引人們購買。商標意識不強,市場上模仿者眾多,消費者也沒有品牌意識,在購買時出現品牌模糊的現象。產品的創新能力不強,文創產品多是各地旅游開發區共有的產品,附上蟋蟀與別處的產品并無其他不同。
四、蟋蟀經濟發展問題的解決方案
1.加大宣傳,保護蟋蟀資源。當地政府要宣傳蟋蟀產業的發展前景,讓當地居民了解蟋蟀產業,提高對蟋蟀的保護意識,注意不要過度捕捉幼蟲、雌蟲;同時向人們傳授蟋蟀養殖的相關知識,提高蟋蟀成活率,培養優質蟋蟀,讓蟋蟀資源可持續發展。
2.規范交易市場,打造“寧陽蟋蟀”城市名片。要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力度,規范市場交易,出臺相應的政策嚴打不規范的交易,讓交易者們健康交易。要依托“寧陽蟋蟀”這一標志打造蟋蟀文化產業園,充分挖掘寧陽縣的其他資源,形成互補的產業鏈條,打造輕松娛樂別具一格的休閑旅游城市。
3.創造蟋蟀文化氛圍,推動多元化經濟的發展。以蟋蟀為中心,開發陶瓷罐,文化衫等紀念品;打造名蟲文化,發掘名蟲背后的故事,渲染神秘傳奇色彩;以斗蟋蟀等活動在每年的蟋蟀節設立比賽,吸引蟋蟀愛好者參加比賽,并且提高宣傳力度,拍攝相應的紀錄片,提高知名度。旅游業、住宿業等與蟋蟀緊密結合,建造蟋蟀特色民居,特色美食、美酒等。對新興的行業,如“蟋蟀經紀人”給予支持,讓蟋蟀產業多元化發展。
作者簡介:謝笑瀟,出生年月:1998.05.12,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山東省泰安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