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區域壁壘逐漸被打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以互通有無,實現共同發展。“一帶一路”倡議下,區域經濟融合發展已成必然。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探索實現東北振興的實踐途徑,實現區域經濟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一帶一路” 區域經濟 東北振興 實踐途徑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實施,我國眾多省市迎來了經濟發展的新機遇,但東部地區經濟的飛速發展,也日益拉大了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東北地區要想形成自己區域經濟的核心競爭力,惟一的辦法就是綜合分析、正確判斷東北地區的各方條件,尋找自己的長處,從競爭戰略、產業結構、人才等各方面入手,吸引更多的投資商來本區域投資,并揚優成勢,才能最終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一、確定競爭戰略,提升東北地區區域經濟國際競爭力
(一)差異化戰略
我國目前的大多數企業由于過分模仿和跟隨,使我們的產品差異性不大。世界上任何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其產品都是別具一格的。而我國的很多產品總結不出什么特色,這就需要我們的企業重新對產品進行定位,制定差異化的戰略。東北地區的企業首先應該確定差異化戰略,也就是培植自己的專業化發展途徑,在某個領域占有唯一的領地,形成自己獨特的區域經濟競爭優勢。
(二)成本戰略
總成本領先戰略應該成為當前國有企業增強競爭優勢的首要戰略,只有在成本效率改進的基礎上,才可能有資格參與國際競爭。首先,企業領導人必須統一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國有企業管理者,要牢固樹立愛企先要愛國,國強才能企興的觀念,不斷增強產業報國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其次,要拓展成本管理工作的廣度和寬度,責任成本管理要在企業內全面開展,不留死角,同時對企業管理費用、經營費用、財務費用等各項費用,都要納入成本管理范疇。
(三)技術創新戰略
核心技術是企業保持持久競爭優勢的重要根源,缺乏核心技術和技術創新是我國企業迎接全球競爭最致命的問題,其中技術創新又是根本之根本。在全球競爭和技術快速變化的市場,要時刻了解和把握國內外技術發展的動態和趨向,始終確立以技術創新為先導,實現科技的持續創新,培育企業的核心能力,只有搶占技術的制高點,才能占領市場的制高點,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這樣才能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四)品牌和形象戰略
優秀的企業品牌價值高于有形資產的價值。研究表明,消費者選擇商品90%是有品牌的。東北地區由于受計劃經濟影響,在品牌認知、品牌管理、品牌傳播方面還十分薄弱。但是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擴延發展、隨著社會信息的轉變,企業被認知的程度和速度都在快速的發展。品牌就猶如人的名字,是外化了的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因此,與價格和質量相比,企業更應當把形象管理納入到自己的戰略管理中來。
(五)人才戰略
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耙粠б宦贰北尘跋?,跨國公司必然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其規模和深度將遠遠超過現在。當今跨國公司普遍堅持“思想全球化、經營本地化”,即采取本地化策略,最重要一點是人才本地化,這一點恐怕是對中國企業最大的威脅??鐕颈厝灰云湄S厚的薪酬挖走中國企業的大批人才,目前國內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員工的薪資水平,普遍低于外資企業。所以,中國企業從現在起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其中最重要一點必須提高員工薪資,尤其是特殊人才的薪資水平。
二、堅持制度創新,提升東北地區區域經濟國際競爭力
區域經濟競爭力是由各種能力要素按照一定關系聯接而成的能力系統,能力要素可分為元素能力(資源獲取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和架構能力(制度創新能力)兩個層次。制度創新能力就是指及時改變由于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不適應前三種能力提高的制度安排的能力。
三、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東北地區區域經濟國際競爭力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資源開發以及原材料生產地區,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因為資源和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以及交通便利等占據優勢。但是,東北地區產業結構也存在如產業結構布局不合理,產業內部關聯度較低,國有經濟比重過大等問題。東北地區需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已勢在必行,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的主要努力方向。
(一)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東北地區的農業農村發展仍是改革的重點,要把握農業供給側改革改革的主線,積極推動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針對市場需求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發展綠色生產方式,實現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通過科技創新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利用互聯網+,實現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
(二)做好東北地區供給側改革的“加減法”
補齊三大產業發展中的短板,擴大要素供給,發展新興產業,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與效益,簡政放權,協調政策制度減輕企業負擔,清除過剩產能,激發微觀經濟活力。發揮政府職能,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新理念,優化產業結構。
(三)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東北地區的國有企業比重大,產業發展的最大問題也來自于國有企業,因此,要通過國有資本的優化布局使國有企業在轉變方式、調整結構中發揮引領作用,通過資本運營推進企業的融合發展。通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使東北地區的國有企業變得更優、更強。
(四)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雖然民營經濟在東北產業經濟中占比較小,但是對于東北經濟的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卻起了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要做大做強東北地區民營經濟,就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鼓勵民營經濟積極參與國企改革與重組,這樣才能激發產業結構的優勢。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打破了區域壁壘,為區域經濟融合發展創造了條件。對此,在推進區域經濟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應當根據“一帶一路”倡議建設要求,加強區域合作與協調,進而促進東北區域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并且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參考文獻:
[1]黃秉杰.“一帶一路”倡議與我國區域經濟新格局.人民論壇,2018.
[2]韓承平.一帶一路戰略與區域經濟融合發展路徑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
注:本文系遼寧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研規劃項目《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微商創業實證研究》(第LZYZXLZYB1804項)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沈文軍(1974—),女,漢族,遼寧朝陽人,遼寧建筑職業學院教師,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