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創新是金融機構以及整個金融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內部推動力量,但是金融創新往往也伴隨著金融風險,金融機構需要深刻理解二者之間存在的內部聯系。金融創新初期業務快速發展,風險雖不斷累積但尚未暴露,而風險一旦爆發就有可能導致整個創新的失敗,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必須具備主動持續的風險管理能力,高度重視對創新風險的全面管理,在積極推動金融創新的過程中,有效避免重大風險的產生。
【關鍵詞】金融創新 金融風險 管理策略
金融創新是金融行業發展的靈魂,對于促進金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金融創新必須與當前的經濟發展趨勢相符合,并且要找到創新的方向,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創新,有效避免盲目創新為金融行業發展帶來潛在的風險。近些年在互聯網金融的帶動下我國金融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各種金融創新層出不窮,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金融機構的發展模式,豐富了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類型,有效滿足了金融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但是在金融創新中也存在很多的問題和不足,進而容易導致金融風險的發生。因此在金融創新過程中,如何通過合理的金融風險管理措施來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的發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1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管理
隨著我國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完善以及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增加,我國金融企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各金融企業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了提高金融風險應對能力紛紛進行市場創新以及制度創新,這些措施雖然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金融企業的發展,但也為金融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一些全新的挑戰,增加了企業金融風險管理難度。這就要求金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在創新的同時有效控制金融風險,提高金融風險管理水平。金融創新從廣義角度分析主要是指包含市場創新以及制度創新在內的金融行業相關內容的創新,從狹義角度分析主要是針對金融工具的創新。首先金融創新應該在特定的范圍內,采取有效的方式對各種金融要素進行重組,在金融行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實現發展,提高金融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其次隨著我國經濟以及金融市場的不斷對外開放,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交流越來越密切,國外金融逐漸參與到我國金融行業發展中,進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金融企業的發展。這就要求金融企業在主要創新業務,更好順應時代的發展,但是在業務拓展過程中要加強風險管理,有效應對在金融創新業務拓展過程中所遇到的風險。
2金融創新特點分析
現階段我國金融企業創新主要表現出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多元化,目前我國已經有多家商業銀行開始經營證券和保險業務,通過采用這種多元化的發展模式,既有效促進了銀行業務之間的交流,也有效促進了銀行業務與其他業務之間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銀行業務的拓展,提供了銀行資金運營效果。二是國際化,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金融行業存在明顯的資金流動性不足問題,導致人民幣難以實現全面兌換;同時受到我國金融行業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大的影響,我國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在維持國內業務穩定運營的情況下,紛紛走向國際金融市場,開展代客境外理財業務,有效提高了我國資金的流動性,同時對于我國銀行業務體系的完善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3金融創新的意義分析
3.1有助于規避風險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不同金融體系相互碰撞,短期內增加了金融風險發生的可能。因此在金融行業發展過程中應該充分認識到金融風險防控的重要性。而金融創新是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發生的主要途徑,通過對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創建工程進行創新,對相關金融操作進行改進優化,不僅可以對金融風險進行有效抑制,還可以規避潛在金融風險的發生。
3.2提高新技術應用程度
目前社會已經進入了網絡信息時代,技術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在金融創新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更好的為金融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動力。此外,在金融創新過程中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還有助于降低金融創新成本,提高金融工具的有效性。因此金融行業發展金融創新的需求帶動了金融技術的發展,而金融技術的發展又推動了金融創新更上一個層次,形成了良性循環。
3.3緩解金融企業發展壓力
隨著我國金融體系的不斷成熟完善,金融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銀行金融機構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了有效緩解發展壓力,實現經營目的,采用了不同的發展方式。非銀行金融機構在發展過程中主要通過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信息技術來降低業務開展中的交易成本;銀行金融機構主要通過采用金融工具創新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獲得快速發展。除此之外,在金融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全新的業務領域對傳統占據主導地位的金融業務發展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通過金融創新有助于促使各項業務均衡發展。
3.4金融創新與金融管理之間的聯系
基于哲學思想,任何事物均具有正反兩個方面。金融創新也不例外,通過金融創新可以對金融行業發展過程中的風險進行有效防控,同時金融創新也會帶來全新的金融風險。因此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多項金融要素最大程度規避金融風險的產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基于金融行業的特殊性,只能降低金融風險的發生概率,不能完全消除金融風險。可以在金融創新中采用風險分散或者轉移的方式,通過對多種金融要素進行組織促使其聯系更加緊密,在金融風險產生時,能夠將金融風險擴散至多個部門或者企業,通過多部門以及企業的分擔有效降低金融風險的影響。同時金融企業還應該加大金融風險管理力度,主動開展金融創新,規避金融風險。
4金融創新過程中提高金融風險管理的措施
4.1加強金融行業監督管理力度
有效的金融監管對于規范金融行業的發展,促進金融行業的健康穩定具有重要作用。現階段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金融企業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斷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為了有效防范金融創新過程中可能帶來的潛在金融風險,金融監管部門也應該積極參與到金融創新中。同時金融監管部門在對金融創新進行規范約束的同時,還應該積極推動金融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為金融創新營造良好的環境,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一方面金融監管部門要合理把握對金融行業的監管力度,既要有效防控金融創新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同時還應該積極鼓勵金融創新,為金融創新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金融部門應該加強對企業的管理力度,對于在金融創新中的違法犯罪行為也嚴厲懲處,充分發揮金融監管部門的約束作用,引導金融企業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
4.2提高技術風險管理水平
金融技術直接影響了金融機構的健康穩定安全發展。因此在開展金融創新時首先應該保障金融技術的合理性,在此基礎上還應該從金融機構結構著手對金融技術風險進行整體防控。比如電子銀行,除了其本身的技術風險防范之外,電子銀行還涉及到了審計以及風險管理等多個部門,因此應該從銀行金融結構整體上確保金融風險管理的科學性。
4.3提高國際金融市場的參與程度
近些年我國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經濟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大,我國經濟實體已經充分融入到國際金融市場中,這為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促使金融行業發展環境更加復雜。為了充分應對國際金融市場為國內金融行業發展所帶來的風險,國內金融企業應該主動作為,積極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尋求合作,比如簽署合作監管協議等,一方面借鑒學習國際金融市場的先進經驗,另一方面實現對我國金融發展的全面監管。
4.4完善金融風險管理體系
完善的金融風險管理體系是金融企業實現風險管理,促進金融創新的重要保障。因此金融企業應該在充分考慮外部金融環境的基礎上,有效結合金融企業自身情況,對金融風險管理體系進行優化完善。一方面在金融風險管理體系中應該明確各部門的權利和責任,保障金融活動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要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審批制度,加強金融企業內部控制,提高金融風險管理水平。此外,還應該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確保金融企業信息透明化,完善核算體系詳細記錄金融業務情況促使金融業務順利開展。
4.5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基于我國的特殊國情,政府引導在金融行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尊重市場發展規律的同時還應該加強政府對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的重視程度,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為金融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對金融行業的發展進行引導。同時在金融行業發展過程中只有有效把控風險因素,才能更好的獲得政府的政策扶持,進而促進金融行業的開放與發展。對于金融企業來說,也應該不斷提高自我協調能力,充分認識到企業內部自律的重要性,通過不斷的自我優化和完善實現企業內部管理升級。需要注意的是金融企業的自我完善不等同于金融企業自由放任發展,而是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查找企業的不足,實現金融企業的創新管理。除此之外,還應該不斷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提高監督管理力度,為金融機構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參考文獻:
[1]武巖.金融風險與金融創新——金融創新與銀行業發展會議綜述[J].國際金融,2017(1):18-20.
[2]周科.商業銀行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基于中小企業融資需求視角[J].海南金融,2018,355(6):6-12.
[3]藺鵬,孟娜娜.商業銀行交叉金融創新的風險防控與監管策略——基于“穿透式”監管視角[J].南方金融,2017(6):10-16.
作者簡介:張玉蘭(1980年07月),女,漢族,保定市容城縣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碩士,研究方向: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