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霞 于麗霞
【摘要】本文主要探索的是應用于現代家居軟裝中的編織工藝,利用其材料的特殊性和易操作性,打破傳統設計理念,在款式上尋求創新,在材料上尋求突破性,采用創意圖案,運用手工編織的方法,用傳統的棉繩為材料,手工工藝手法進行編織。秉承“時尚、實用、環保”的觀念,提倡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為消費者提供獨特的審美趣味。作品的設計以多元化、個性化、時尚化、藝術化以及低碳環保來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在現代的家居軟裝市場上具有廣闊的實用前景。
【關鍵詞】編織 家居軟裝 創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需求提升以及審美變得多元化,使人們對裝飾物在造型、色彩、材料、圖案、工藝上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和個性化。本文探索的目的是將編織工藝應用于現代家居軟裝中,利用其材料的特殊性和易操作性,打破傳統設計理念,在款式上尋求非常規性,在材料上尋求革新,在設計上尋求互動性與體驗性。能夠更好地在文化創意產業和互動、體驗式設計的大環境下,與民族手工藝的應用中,獲得更好的創新與發展。
一、編織工藝在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設計的需求也日趨個性化,彰顯差異化、新穎的設計產品成為大勢所趨,家居軟裝也不例外。編織工藝作為一種依托傳統文化不斷發展和壯大的設計理念也逐漸成為當前設計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編織設計者也熱衷于從中尋找靈感,研究編織的美學理念和編織的藝術手法,讓編織工藝在設計中大放異彩,另外,隨著現代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作為具有使用價值的藝術品在完成后即從編織者手中轉移到投資者手中,完成交換過程,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市場經濟下,軟裝編織藝術作為家裝環境中的藝術不主張一味追求純粹的商業價值,它為建筑空間功能提供了文化內涵,追求的是恒久性,要與建筑固定的永遠結合在一起。編織工藝是用傳統的編織技術表達現代設計觀念和現代人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它與現代建筑緊密結合,在室內環境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編織工藝因其獨特的風格、意想不到的搭配效果滿足了人們對于服飾品設計多元化、個性化、時尚化、藝術化以及低碳環保的需求,在現代的設計市場上擁有廣闊的前景。
1.國內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林樂成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纖維藝術高等教育的開創者,于1985年首先開設了編織壁掛設計制做課,這應是中國教育史上在大學開設編織壁掛教學的第一課。他的社會實踐和教育探索可謂碩果累累。多年來他先后為中華全國記者協會新聞發布大廳、IBM中國總部大廈、中苑賓館、昆侖飯店等大型公共建筑空間設計制作了不同主題,不同風格,不同樣式的具有代表性的纖維藝術裝飾品。在纖維藝術應用研究成果斐然的同時,他的藝術作品也譽滿全國.他曾獲全國美展銀獎和全國壁畫展大獎及“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優秀獎。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纖維藝術工作室于2000正式成立,幾年來,纖維藝術工作室學生創作實踐作品先后入選“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釜山國際纖維藝術展”、“首屆中國壁畫大展”、“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地毯圖案大賽”、“中國纖維藝術教育與手工文化建設理論研討會”等國內外大型展覽,分別獲得國家級金獎一項、銀獎一項、銅獎五項、優秀獎二十六項,國際優秀獎、特選獎、提名獎等二十一項,國內外獲獎總數共計54項。1996年出版的《纖維藝術》一書,是林樂成教授多年教育研究的結晶,作為全國第一本纖維藝術專著,為我國的纖維藝術教育提供了具有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的教科書。 如今,纖維藝術已經在中國的高校開花結果,一批熱愛纖維藝術的教育工作者正樂此不疲。
2.國外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1962年,第一屆國際壁掛雙年展在瑞士洛桑開幕,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響,這項展覽一度帶動了國際纖維藝術的熱潮,瑞士也因此成為世界纖維藝術重鎮和中心。在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在旅行路上見到很多人編制,幾條繩子,在不同的人手中可以變化出各種形狀,在ins網站中也經常可見很多編織作品的帖子。國外設計師研究編織裝飾物,更注重工藝的革新和材料的多樣性。國外對編織裝飾物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技術上和藝術上的參考。非常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和探討。
二、編織工藝在家居軟裝中的運用
現代都市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現代建筑及室內設計需要更加具有品質有設計
感的裝飾藝術品來增加現代空間的溫馨和親切感,編織藝術正以這種表面柔和質地松軟的藝術品呈現在大家面前。編織者自己面對纖維結構,材料質感,肌理表面,手持織線并賦予織線自身的藝術語言。
編織作品作為一種裝飾藝術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歡。它以不同于其他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材料、色彩還有它獨特的織造技巧,使作品有一種古樸而又溫柔的感動。現代編織隨著社會的發展,其獨特、豐富的藝術語言,比以往有著更寬的表現形式,從一個方面展現出人類在藝術史上的發展。運用“變化與統一”這一形式美的法則,可對稱,可均衡。在藝術形式上應體現程式美、平面美、空間美、完整美的表現特征。要善于概括、夸張、變形,還可打破傳統的平面設計,通過特殊的編結手段從“平面”跳出,走向“立體”,使其產生凸凹不平的浮雕效果與肌理效果。又可利用鏤空的花孔結成造型,借墻壁的顏色進行“反襯”,“計白當黑”,虛實相生,并使之成為與整體形象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打破傳統裝飾理念,在款式上大膽創新,又不失裝飾本身的的意義,更多的展現出不一樣的民族風格,而且成本理想,有便于操作,在各大裝飾上獨樹一格,傳統編織工藝在現代家居軟裝中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傳統手工編織運用特殊的編織手法,獨特的民族圖案,手工扎染的色彩,在市場上是少有的裝飾種類,滿足人們對裝飾上的個性化需求,更好的傳播傳統民族文化。
三、編織工藝在家居軟裝的創新設計
運用傳統的棉繩進行編織,運用不同編織手法打造不同的視覺效果,既可粗獷,又可細膩,還可以打造立體效果。這個工藝運用不同的編織技巧進行編織,加入刺繡工藝,刺繡時運用中國傳統圖案和紋樣,使編織融入本民族圖案和紋樣特色。
1.編織形式設計
在藝術形式上體現平面美、空間美、完整美的表現特征。善于概括、夸張、變形,打破傳統的平面設計,通過特殊的編織手法從“平面”跳出,走向“立體”,使其產生凸凹不平的浮雕效果與肌理效果,又可利用鏤空的花孔結成造型。
2.編織工藝創新
藝術編織綜合運用物質、技術和藝術手段,既借助傳統的工藝特點,又結合
進現代繪畫、雕塑及染織工藝美術的編、織、縫、剪、貼、拼接、繡,染、繪等多種手段。在不同形狀的框架上進行編織,效果也會不同。
3.編織色彩搭配設計
編織顏色成為其創新點之一,可以買不同顏色的線進行搭配,也可以用扎染的方法進行染色。利用色調配色,近似配色,漸進配色,對比配色,單重點配色,分隔式配色,夜配色等色彩搭配進行編織,給客戶色彩上以豐富的視覺體驗。
4.編織類目的創新
在國內市場,人們對家居飾品、原創作品的需求已經由注重使用價值、追求 價格低廉轉向注重產品的檔次和品質、追求時尚性和個性化,為創意手工編織藝術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其創新點由家具裝飾開始延伸,延伸出的裝飾品主要有,壁掛、臺燈罩、窗簾、椅子套、桌墊、花盆掛等。在形式上進行創新,打造立體的臺燈罩、立體壁掛、立體桌墊等。在質感上進行創新,可以把一些帶有民族圖案的面料當做底布,編織的物品和帶有圖案的面料進行搭配,還可以與蕾絲、紗、絲帶進行搭配。在工藝上進行創新,可以把絲帶繡、法式刺繡、蘇繡、電腦刺繡運用到編織中,使編織呈現出更強烈的視覺效果。
5.創新點與項目特色
創新點:在于將手工編織工藝應用于創意裝飾設計中,利用材料的易操作性和特殊性,將棉繩等用特殊的手工編織,打破傳統裝飾理念,在款式上大膽創新,利用編織工藝即降低了成本,又便于操作,能更好的展現出不一樣的民族風格,裝飾在室內壁掛,沙發套裝,臺燈罩,車座抱枕,服飾上等,都是獨樹一格的。
項目特色:打破傳統裝飾理念,在款式上大膽創新,又不失裝飾本身的的意義,更多的展現出不一樣的民族風格,而且成本理想,有便于操作,在各大裝飾上獨樹一格,傳統編織工藝在現代家居軟裝中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傳統手工編織運用特殊的編織手法,獨特的民族圖案,手工扎染的色彩,在市場上是少有的裝飾種類,滿足人們對裝飾上的個性化需求,更好的傳播傳統民族文化。
【結論】將編織工藝應用于現代家居軟裝中,利用其材料的特殊性和易操作性,打破傳統設計理念,在款式上尋求非常規性,在材料上尋求革新,在設計上尋求互動性與體驗性。更好地在文化創意產業和互動、體驗式設計的大環境下,與民族手工藝的應用中,獲得更好的創新與發展。總之在如今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流行因素與時尚在不斷地進行變化。當然,軟裝飾也不例外,尤其是軟裝飾中的時尚類裝飾品的設計多種多樣,就連其設計的風格也在不斷的更新,因為這些時尚的設計風格是年輕群體所青睞的風格。所以說,應把握住時代的潮流。編織工藝在家居軟裝中的創新運用,極具中國傳統特色的編織藝術以追求淡雅美,揉雜了藝術傳統、文化環境、時代特征等因素,以一種內在的可遵循的藝術規則在家居軟裝中的編織工藝發揮其獨特的人文價值。
我國的設計想要走向世界,必須要把創新為前提,而運用編織工藝的軟裝家居品設計中編織藝術設計運用則是其中媒介傳播之一,它將帶領我們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內涵的作品,走向國際藝術舞臺,進行交流,共同創造,成為豐富世界文化的財富。
作者簡介(王希霞,女,山東英才學院藝術學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