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華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諸多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各個領域業務運行效率相比過去提升了很多。特別是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和出現。教育信息化理念自提出以來,就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重視,也得到了時間推廣。雖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新時代智慧校園理念的提出,正是為了提升管理效率和整體教學水平,也是為了解決數字化建設中突出問題。筆者試圖結合所在地區的實際發展,探究如何從數字化校園向智慧校園建設的方向轉變,進而為工作效能的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字化;智慧校園;校園建設
一、引言
無論是數字化校園還是智慧校園,都是借助信息技術來實現,并且將信息技術引入到實際的教學中,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和業務水平,這對于實際的業務推進而言都是有益的幫助。但是,智慧校園的要求相比于數字化校園建設標準更高,所借助技術也更前沿,對于人員的專業性要求也更高,因此相關業務實際管理者需要予以足夠重視。
二、數字化校園建設現狀與問題
(一)數字化校園建設現狀
數字化校園建設主要指的是以網絡技術為基礎,結合各類信息技術,努力提升校園的管理、教學、科研、服務水平,進而使得校園內部所有資源全面向著數字化方向轉變,結合科學的規范,對這些資源做出相關的整合,努力將校園構建起一個信息模式引領下的社會集體。數字化建設是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提出的,結合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各個地區的學校都努力將自己的資源和信息技術做了充分的整合和實際處理,以便更好地滿足相關的需求。數字化校園建設規劃,指的是結合學校的實際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運用來制定相關的建設標準,以筆者的實際研究來看,大部分學校在具體建設中都是結合著教育部所頒發的教育管理信息基礎要求等方面來開展相關研究。在此基礎之上,結合著整體業務的推進和學校的實際需求來構建出相關的信息標準。
(二)數字化校園建設問題
但需要注意的是數字化校園建設,因為各類因素的影響,整體上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效果。特別是在數據質量方面整體相對比較堪憂,數據缺失錯誤的情況屢見不鮮,也沒有辦法實現標準的足夠統一,這就導致業務系統相互之間的共享性極低。如果想要將數據同步到另外一個平臺幾乎是不可能的,相關的推廣工作也十分難做,各部門之間沒有辦法因為平臺的建設而真正地提升聯系,做到共享合作。除此之外,在后期維護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在工作量方面需要大力的人員參與到其中,這對于整體業務發展而言自然是不利。
三、智慧校園建設現狀
智慧校園的提出是以云計算、大數據、虛擬人工智能技術和物聯網發展作為基礎而衍生出來的,主要是將學校的教學任務、各類的科研管理資源做統一的整合,在網絡平臺上做好相關的學習業務管理功能的一致性推廣,透明高效地開展教學任務,從而完善校園文化建設,滿足校園生活便利等功能,最終以智慧的方式為學校的師生提供相關的服務。智慧校園的建設目標是結合學校的發展規劃將信息化提升到新的高度,進而將學校整體的業務都逐步由線下上升到線上,實現一個平臺、一張網絡、一個數據庫、一張卡片就可以完成個性服務,全面感知教學過程,研究學生評價服務、決策等關鍵的項目。
四、從數字化校園到智慧校園建設的策略
智慧校園建設需要有合理的規劃,特別是在數字校園建設的缺失基礎之上進行完善。智慧校園在信息標準制定時,不能只參考教育部門的整體標準和信息技術發展的相關標準,還應當結合學校自身的情況,在幾個同地區或同行業不同地域的兄弟院校共同努力下來制定相關信息標準。只有這樣制定出的信息標準,才能夠可以滿足業務的實際需要,還可以很好地和地區的實際情況做結合,對于相關的程序人員而言也可以提供很好的建設思路。特別是對于其中所涉及到的數據問題,必須要予以足夠的重視。
在充分地了解學校的實際情況基礎之上,就各項業務進行充分地梳理,相互之間所采取的數據模式也應當是統一的,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平臺的業務效率和數據質量,在未來的業務推進和相關共享合作上打下比較可靠的基礎。特別是要注意數字化建設中梳理不當問題,要重新做好設計。在合理規劃完畢之后,需結合校園實際情況,特別是各項業務實際情況;設計好流程,做好數據中心共享模式的推進,將其他業務努力地整合到其中。在數據清洗和整理后,合理地建設一個中心數據節點,結合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的建設去實現業務系統和單點登錄之間的對接。在具體的建設方面,主要包括共享數據中心、數據清洗交換平臺、統一登錄認證三大基礎平臺的建設。在此基礎之上又結合著學校的實際業務,比如人事管理教務系統等加入一定的功能模塊,努力滿足實際的要求。
在實際的建設中需要設計門戶平臺保障。門戶是使教師和學生通過各類終端,比如電腦、平板、手機都可以登錄到相關的系統中去,結合身份證來提供給他們不同的服務。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單點登錄而不能提供二次登錄,平臺主要是指的基礎設施平臺、數據平臺、服務支撐平臺、應用平臺等,這些平臺的主要目的是做好資源整合工作,幫助學生實現信息查詢、信息研究等,從而滿足相關功能的需求。共享工作保障則是需要對整體的信息安全、信息運維做出相關的梳理,提升整體的可靠性,保證管理的效率。在實際智慧校園建設時也應當充分地和相關的業務推進及實際建設方做好結合工作,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地做出改正,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最終的建設效率,保證智慧校園的可用性,不會像數字化建設那樣最終產生較多的問題,并且滿足新時期校園建設的需求。
五、結語
整體來看,智慧校園實際建設是符合新世紀要求的相關概念,相比于數字化建設,無論是在理論研究層面還是在實踐路上都要提升了不少。作為相關的管理者應當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來努力地引入這類的先進技術,提升業務效率的同時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業務的實際推進提供相關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帥軍,李昕英.大數據視角下高校智慧校園信息化建設創新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5):249-250.
[2]徐增奇.農村小規模學校教育信息化痛點與化解——來自農村小規模學校教育信息化教師認知和應用抽樣問卷的分析和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9):103-104.
[3]劉炳杰,蘇娜.探討大數據下云平臺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的應用[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