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凡峽
【摘要】近些年來,相關政府會計制度一系列法規的頒布,對事業單位執行對財務會計賬套與預算會計賬套的處理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其中就有著財務會計賬套與原賬間的銜接關系,而且基于此還涉及到了補充入賬以及核算差異的相關內容,而預算會計賬套則是根據記賬來直接進行登記的,并且在直接記賬過程中最重要的方面便是如何很好的把握好相關預算結賬結余項目與資金結存間的關系。
【關鍵詞】總體銜接程序;財務會計賬套;預算會計賬套;補充登記;資金結存
前幾個月,財務部頒發了相應的《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相關銜接規定》,在該項《銜接規定》發布后,便逐漸在現實生活中實施起來了。而且在技術方面上來看,我們發現事業單位的《銜接規定》要比行政單位的《銜接規定》的內容要復雜很多,故筆者就事業單位的《銜接規定》進行相應的解析,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員帶來有所幫助。
一、總體銜接程序及應注意的問題
根據相關的財務報表與預算會計報表的編制,首次執行日的資產負債需要依據相關會計類的余額來進行編制。需要注意的是,當財務會計類第一次執行日余額,不僅只是有《銜接辦法》所規定舊賬相應會計科目,而且還來對其原未入賬事項的補充登記進行相應的調整工作。另外,《銜接辦法》明確指出第一次執行日的資產負債表中只需要填寫各項目的年初余額,也就是不要填入任何帶來比較性質的數據。而且《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與先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技術方面存在著極大的不同,因此為了減少第一個執行年度相關報表與預算會計報表的匯編的工作量,《銜接規定》指出:財務報表中的凈資產中的“上年年末余額需要根據會計賬套的余額填列。并且預算報表中的預算結算結余中的“年初預算結轉結余”也應該根據預算會計賬套的余額進行相應的填列工作。
二、新舊賬相關會計科目之間的銜接關系及應注意的問題
(一)財務會計賬套相關會計科目的新舊銜接
1.對于原未入賬事項的登記入賬
因為政府會計整體的財務會計賬套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而先前的制度體系則是基于收付實現制,從而就是經常出現已發生業務并沒有登記入賬的情況,而且從技術層面角度來看,在新舊銜接過程匯總,需要將沒有入賬的事項進行相應的登記入賬。而且《銜接規定》也指出,需要將前年未入賬的應收賬款登入到今年的新賬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登記新賬的過程匯總,需要依據已定好的入賬金額,分別納入到“應收賬款”科目、貸記“累計盈余”科目。
2.對于新賬相關會計科目計量基礎的調整
因為財務會計賬套要依據權責發生制進行嚴謹的確認與計量,而《銜接辦法》內容中則有著其具體的調整要求。因此,已上繳財政的應收賬款需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補齊相應長期債券投資的應收利息、補齊長期機額狂的應收利息金額等等方面,并且依據相應科目需要調整的金額,來納入到相應的貸記或者“累計盈余”科目中。
(二)預算會計賬套相關會計科目的登記
1.“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確定
“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初期余額的確定原則不能根據以往的相關措施來進行登記新賬“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余額。如若原賬目中有著并未制度得下證補助資金但已納入到預算支出等狀況,就需要依據原賬中的“非財政補助結轉”科目中的余額開展逐項分析的工作。同時還可以依據同樣的金額登記新賬的方式,來對其進行相應的“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借方工作。
2.“專用結余”科目與其相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余額的確定
先前會計科目制度體系下設置了“專用基金”科目,在這其中的職工福利基金基本源自各年度非財政補助結余的配置工作。而目前實施的會計科目制度體系下,將先前的“專用基金”科目換成現在的“專用結余”。所以,當進行新舊制度的過渡過程中,事業單位需要依照原賬中“專用資金”科目余額中在經過非財政補助結余配置而得到的金額,來納入到借記新賬的“資金結存”科目以及貸記新賬的“專用結余”科目中。
3.“經營結余”科目與其相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余額的確定
新舊會計制度體系下都設置了“經營結余”科目,而且對該科目中敘述的內容基本相同。所以,當出現去年原賬的“經營結余”科目中有著解放余額的情況下,新舊過渡需要依據原賬中的“經營結余”科目余額,來納入到借記新賬中的“經營結余”科目以及“貸記新賬”科目中。
三、結語
總的來說,在新《事業單位政府會計制度相關銜接規定》這一政策的頒布下,解決了很多舊會計制度體系下很多的問題,進而使得事業單位在進行相應財務會計賬套與預算會計賬套工作過程中,極大的提高了兩項工作的效率,同時也使得他們能夠更加順利的開展下去。而且在新的《銜接規定》的逐步實施下,使得事業單位在開展各項會計科目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也就不會時常出現先前制度體制下出現的問題以及弊端。
參考文獻:
[1]張曾蓮,傅穎詩,馬浚洋.政府會計準則——無形資產(征求意見稿)探微[J].財務與會計導刊,2016(13).
[2]代方舟.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研究[J].財會學習,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