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元
【摘要】當前,全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能源清潔化深入發展。浦東是國家戰略的承載地和改革創新的試驗田,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國網上海浦東供電公司需要更多的優秀人才來不斷引領企業的發展。為此,積極搭建勞模創新(服務)平臺,打造勞模先進工作團隊,對于深化公司系列勞動競賽,更好發揮廣大先進模范在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提升員工技能素質,加強和創新企業管理,開創公司科學發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創新 勞模 管理
一、申報嚴把關,科學推選“勞模創新工作室”
浦東供電公司工會緊緊圍繞上級公司工會關于開展勞模創新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結合公司實際,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以發揮勞模先進示范引領作用為重點,努力搭建勞模先進創新平臺。因此,公司要求基層所申報工作室,必須有相關人員構成創新團隊,做到有固定場地、有攻關任務、有專項課題、有活動經費,行政要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對工作室予以大力支持,確保工作室的正常運轉,從而為勞模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有利于產生創新成果。對于各級工會推薦上來的工作室,公司對照《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管理辦法》要求進行資格審查,并組織專家評審,確定最終名單進行上報。同時,公司對已命名的工作室進行跟蹤,對不能夠產生創新成果、不符合標準的工作室將予以監督和改進,以保持工作室的整體高水平。
二、建設高標準,確?!皠谀撔鹿ぷ魇摇边\轉有序
公司在勞模創新工作室的組建上、設施設備的配置上、資金的支持上和成果的推廣上都積極給予更多的支持,以促進創建工作的規范化、常態化和實用化。公司確定“勞模創新工作室”的主要目標是,推進公司職工技術創新活動開展,整合創新力量,形成技術攻關合力,圍繞解決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新技術引進和吸收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創新,使創新人才的個體優勢轉化為群體優勢,實現職工技術創新活動由個體型向團隊型、由單一型向聯合型的提升,有計劃、有重點地建設學勞模、提技能、比創新的工作室;主要任務是,弘揚勞模精神,發揮勞模業務和技術優勢,積極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創新活動,推動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積極發揮勞?!皞鲙蛶А弊饔?,開展技術培訓、業務交流、高師帶徒等活動,著力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
三、圍繞中心,進一步培育勞模對象
公司將員工的職業生涯與企業的未來發展規劃和戰略部署緊密結合,與公司的中心工作聯系在一起,以切實解決在創新工作中遇到的難題為依據,與公司的崗位工作標準、工作質量和工作業績掛鉤,采取個人自薦、班組推薦、部門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選拔素質過硬,德才兼備的優秀員工加入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勞模精神的感染下,一批先進職工從各個專業脫穎而出——謝邦鵬獲“上海市勞動模范”、“上海市十大工人發明家”稱號、萬軼倫獲“國網公司生產技能專家”稱號、劉卓昶獲“國網公司優秀共青團員”稱號……這些學勞模的先行者不僅自己身體力行、自我完善,而且以“傳幫帶”方式發展工作室成員,促使創新精神向一線班組延伸,與生產現場銜接,形成互動格局,真正讓技術創新服務于日常工作。
四、上下聯動,進一步爭取黨政支持
公司工會積極支持、配合有關職能部門做好創新工作室的管理、項目立項、研發等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有利條件,引導和支持創新工作室開展創新實踐活動。為了避免勞模創新工作室的發展受限于物質條件,公司將工作室納入企業日常生產經營制度,作為企業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已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每年根據年度工作計劃和創新項目實施方案編制年度創新活動費用預算,并由公司工會會同相關職能管理部門共同審核,其預算費用列入單位年度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等費用中,確保勞模團體能夠在良好的物質條件下進行創新,產生高質量的創新成果。
五、榮譽優先,進一步加大評獎傾斜力度
“勞模創新工作室”團隊成員大都為公司業務骨干,其中不乏高學歷、高技術、高素質的人才,長期在勞模背后默默奉獻,也需要適當的榮譽獎勵,以鼓勵更多人才投身創新工作。為此,公司建立起勞模創新工作室“雙培養、雙激勵”機制。
“雙培養”機制是把公司的技術骨干培養成為優秀的黨員,同時也把優秀的黨員培養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干。工作室積極開展“我身邊的共產黨員”宣講活動、勞模先進事跡報告會等主題活動,形成了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為職工成長鋪墊了道路,為教育實踐活動提供了生動課堂。創新工作如果沒有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同時,工作室還建立了“雙激勵”機制,一方面在培訓資源上和評先評優上給予成員更多的傾斜,充分利用總工會各類評優獎勵名額,在勞模評選、勞動競賽評優、科技創新成果五項評比等評優活動中,重點考慮“勞模創新工作室”及其成員,向有創新成果的集體和個人予以一定傾斜,對做出突出貢獻個人,可在現有榮譽基礎上予以晉升(如市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推薦為全國勞模候選對象,其他人員優先推薦為全國、市五一勞動獎章或區級先進個人候選對象),對有重大創新成果的工作室,可考慮推薦為全國、市、區級工人先鋒號,激勵人才不斷奮發前進;另一方面,勞模工作室的成員們秉承“授人以漁”的理念,利用這個平臺和資源,服務一線員工需求,毫無保留地把自身的先進經驗和專業技術傳授給廣大員工,以點帶面,傾力培養一批知識型、技術型、專家型人才隊伍,提升了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
勞模,不僅是一座豐碑,更是一種傳承。讓勞模精神如大樹一般屹立彼岸,托舉起薪火相傳的力量,這正是工作室成立的初衷。勞模創新工作室不僅是凝聚員工創新活力的新載體,也是弘揚和宣傳勞模精神的重要平臺。浦東供電公司通過勞?!皞骶瘛?、“幫困難”、“帶專業”,充分挖掘了這一傳統而有效的培養方式潛力,發揮了創新示范的聚集效應、輻射效應、品牌效應,將覆蓋面從生產運維拓展到電網建設、營銷服務等其他專業領域,因勢利導建立員工專家創新團隊、技術大師工作室,圍繞安全生產、建設網格化一流智能配電網、對接自貿區擴區輻射供電服務等重點工作,將員工創新滲透到公司生產經營各個方面,實現創新人才的個體優勢轉化為群體優勢,實現職工技術創新優勢由個體型向團隊型提升,讓每個員工都有出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