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立
【摘要】對地方綜合性大學的創新創業教學進行教育改革與實踐,不僅僅是對國家號召創新驅動戰略的呼應,同時也是加速經濟提升質量升級效能的急切要求。從現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出發,為更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創業素養,以適應市場的需要,筆者通過對一些地方綜合性大學的創新創業教學的調研與剖析,總結其中的科學理念,芻議創新創業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學 改革實踐 模塊化
一、地方綜合性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背景
創新創業教學作為因為知識經濟發展背景下所產生的一類全新的教育理念,它起初在美國高校開始產生發展,如今在全世界范圍內的高校逐漸興起。在我國,自從90年代末起,許多國內高校也開始對創新創業教學開展探究與實施,并且對國外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愈發了解,國家層面也對創新創業教學提高了關注。在相關部門與當地政府的引導下,地方高校也開始創新創業教學,但地方高校在這一方面仍然存在亟需改進的問題,以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效性。
二、地方綜合性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一)高校對創新創業教學不夠重視。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如今雖有不少高校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但不少高校仍舊不重視該課程,大多數高校將創新創業教學當作就業指導課,未把眼光放長遠,僅僅將此課當成提高就業率的一個途徑。同時,也存在一些高校將各類比賽經驗的傳授以及強調金錢積累之類的觀念作為創新創業課程內容的現象,缺少對創新創業意識的引導與培養。
(二)學生缺乏創新創業概念。
在大學階段,很多學生剛結束了青春期,且剛結束了高考,缺乏一定的社會經驗,同時對專業的市場就業缺乏認知了解,而且不少高校在創新創業教學方面存在氛圍不足、建設不夠的情況,導致不少學生對創新創業缺乏概念,還未認識到創新創業對于未來發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與此同時,部分學生因面對就業壓力,粗淺地認為創業即就業,尚未正確樹立起就業觀和擇業觀觀,對自身的職業發展與人生規劃普遍淺薄。
(三)創新創業教育環境亟需加強
在傳統觀念影響下,不少家長仍舊認為大學生畢業后普遍需要獲得穩定的工作,對于大學生的創業并未給出一定的支持與重視。而且當下不少高校是把創新創業課程作為選修課甚至作為講座,尚未將其與教育體系中的專業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會讓學生產生誤解,也會讓學生僅為學分去粗淺地學習創新創業課程。
三、創新創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的實現路徑
(一)以學生為主體
處于大一階段的學生,他們剛結束單純的高中生活,具有較強的可塑性與接受能力。對于社會而言,高等教育作為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的重要方式,必須契合時代發展,敢于開展教育改革,為新時代新要求培育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這樣才能讓創新創業教育取得成效。地方綜合性大學的創新教育目的并非是讓學生在畢業后開始創業,而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概念,讓學生鍛煉出一定的創新創業意識。有些學生也于早已有了屬于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并且基于自身的性格與特長制訂出實際的計劃,可見這樣的學生對創新創業有著極大的興趣,所以他們會是創新創業的主人翁,在學習方面同樣會帶有積極性。如果他們在大學積累期間,校方能夠提供科學合理的引導教育,讓他們對于社會創業環境、市場創業需要有更為清晰的認知,如此將會更快地培養出一批對社會有實際意義的創業青年。
(二)加強創新創業教學的多邊屬性與合作屬性
要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改革,保障其教學互動的多邊屬性與學習過程當中的合作屬性至關重要。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當中,應該強調其教學活動在實際意義上是一種多邊活動,老師和老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應當通過合適的方式與途徑獲得相關信息,并且應當實現資源共享。從大環境來看,將多邊互動作為起始點,由此創設教學方案是如今傳統教育方式改革的一個新趨勢新方向。在創新創業教育方式的改革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學生分組、教師分組的形式,實現交叉互動教學,由此突出教學的多邊互動性質,這樣的概念能夠有效開發與使用教育體系中的人工資源、網絡信息資源,從而減輕師生的教育壓力,并且還能夠提高學生對于創新創業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效果,增強教學效力,還得以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創新創業課程模塊化
在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中,可以通過設置三大模塊的方式,分別開設對應的教學課程,從而分層次、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概念,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水平。首先應從基礎模塊入手。此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帶領學生了解創新創業的相關基礎知識,例如創新精神、團隊合作、風險控制、資源整合與新型企業的概念等各方面的知識,根據這些方面的主要內容來進行相應的課程的教學,由此使學生對創新創業的基礎有一定的了解,形成創新創業概念的萌芽。其次是創新創業提高模塊。該階段應當以帶領學生了解創業過程中將會面對的困境以及需要解決的普遍性問題,例如企業公司的創辦與人事管理、新產品的研發與測試、市場營銷策劃方案、業務模式的開展、公司形象的打造等,進而讓學生對于創業過程中將會遇到的問題與對應的解決方案有一定的想法,并讓學生通過這些方法去處理實際過程中將會面對的問題。最后是高階模塊,從社會的大量案例來看,大多數成功者與在成功之路的創業者都具備有多方面才華,幾乎沒有人能夠以有限的知識面、差勁的能力獲得成功,而且這些方方面面的能力在平時難以感觸、難以鍛煉。有些學生善于交際來往,有些學生天生具有敏銳的直覺,有些學生擅長凝聚團隊合作力,每個學生的天賦各不相同,但是都應當獲得更深刻的鍛煉與提高。
結束語:對于地方綜合性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實踐的深入研究與探索,進而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改革有些重要的實際意義,進而使創新創業的理念和人才培養的專業過程有機結合,同時還能夠更為深刻地認識創新創業的內涵,有利于人才培育模式的進一步改革。
參考文獻:
[1]陳廣貴,徐艷艷.地方綜合性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研究與實踐[J].教育進展,2018,8(05):579-584.
[2]季慶輝,顏玉,薛宇,等.地方綜合性大學廣譜式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探索[J].經濟師,2018(4):202-203.
[3]焦新安,胡效亞,張清,等.地方綜合性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考與實踐——以揚州大學“四位一體”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7(5):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