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纓
摘? 要:中小學校會計核算是計載財政資金對教育投入及使用全過程的必要手段,通過中小學會計核算所提供的重要會計信息,可以規范資金的使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財政撥款資金逐年增長,中小學會計核算業務范圍隨之擴大,會計核算的重要性也日漸凸顯。本文在分析中小學校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基礎上,深入探討了當前中小學校會計核算在財務人員業務素質、會計科目和財務報告設計、食堂財務管理和核算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強中小學會計核算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小學校;會計核算;財務會計
一、引言
黨的十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基礎工程。近年來,國家對中小學投入資金大幅增加,會計核算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會計核算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技術手段,對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提供會計信息、參與經營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的經濟管理活動。中小學校會計是以國家預算執行為中心,構成集中統一的預算會計體系。中小學會計核算是計載財政資金對教育投入及使用全過程的必要手段,通過中小學會計核算所提供的重要會計信息,有助于規范資金使用,更好地發揮財政資金的社會效益。
二、當前中小學校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1)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參差不齊
由于體制的制約,一般而言,中小學校不會把有限的編制用于引進財務專業人員。很多學校會計人員是從教師崗位轉到財務崗位上。這些轉崗的財務人員會計專業知識薄弱,業務能力不足,財務素養不高,在核算時,他們對經濟業務的職業判斷不準確,對學校的預算編制、預算執行以及經濟業務核算不能正確處理,這樣就會降低會計核算在學校教育事業發展中應該起到的作用。
(2)會計科目體系不夠完善,財務分析報告有待改進
現行中小學校在購買辦公用品、清潔用具、電教耗材等日常用品的核算處理上沒有體現責權發生制會計原理。這些日常用品在購買時直按列為支出進行核算,但在使用過程中不通過“存貨”科目核算,付款之后直接作為事業支出進行賬務處理,使得真正的支出和賬面上支出不相匹配,使這些財產管理出現漏洞。
學校購置未構成固定資產標準且長期耐用小額低值易耗品是一次性支出,而不計資產增加,造成該類資產分散零亂,給統計帶來難度,處于無人管理狀態,同時這些資產在報表上也沒有得到任何反映,造成財實不符,不利于會計報表使用者了解真實的情況。
另外,中小學校會計科目中沒有啟用“累計折舊”科目,只啟用“固定資產”科目核算固定資產原值,使得資產負債表中“凈資產”科目會計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不啟用“在建工程”科目,使得在建工程項目未辦理竣工手續的工程項目,不能計入學校的固定資產。
(3)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存在的問題
中小學校資產主要靠財政撥款購置或無償調撥,管理者、使用者對國有資產的管理不夠重視,沒有嚴格的管理意識。一些中小學校存在著“重購買輕管理”現象,重視新建項目和新購買的設備,忽略存量固定資產的管理。資產管理部門主要依賴于財務部門的固定資產賬本,資產使用部門明細的固定資產記賬本記錄不完整、不及時,導致賬賬不符、賬實不符現象地發生。中小學?,F行會計核算制度未將固定資產折舊納入固定資產范圍內,使得真正的資產價值和賬面上的價值不相符。
(4)食堂財務管理和核算存在的問題
學校食堂管理內控機制不健全。一些學校食堂崗位責任制、材料管理系統等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強、執行不到位,原材料采購、保管和進出庫缺乏及時必須的復核、簽收、領用、審批手續,管理職責不明確,沒有做到不相容崗位相分離,食品物資管理環節存在漏洞。
成本核算不規范。學校食堂以當月購進的原材料金額作為成本,而不是以實際消耗的原材料金額作為成本列支,這影響了當月食品成本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食堂庫存物資盤點不及時,盤點盈虧會計處理不正確。
三、加強中小學校會計核算的對策措施
(1)提高中小學校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針對當前會計人員職業素質中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在教師隊伍中選人、用人時優先考慮具有會計專業學歷的教師人員,逐步提高會計隊伍專業水平,促進新上崗的會計人員向專業化、職業化轉型。其次,要完善會計人員后續培訓制度,推進會計職業化建設。目前,會計人員不僅做簡單的會計核算,還應當做管理型會計?,F在會計電算化在會計工作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將財務人員從繁重的記賬工作中解脫出來,會計人員這個時候就要充分利用會計電算化的優勢,對財務指標進行分析,為分析決策提供及時有用的信息。這就要求各級部門財務專業的培訓要跟上,通過繼續教育不斷的提高專業素質。同時,有必要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探索和提高中小學財務人員待遇,促使會計和報賬員在這一崗位上安心工作,并給予相應職稱的待遇。
(2)調整和完善相關會計科目,盡快實行新的政府會計制度
現行的政府會計制度是以收付實現制為記賬基礎目前中小學會計科目的設置還有些缺陷,這樣不利于學校會計和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使得中小學會計核算不能真實反映資產的變化,不能科學地核算成本和費用。學校采購各類耗材、辦公用品、各類低值耗材時最好使用“庫存”科目,在填報申請單時,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按申請單支出。這也有利于學校對這些庫存資產的管理,及時了解庫存資產的使用情況,為下一步購買這些資產的計劃提供有效的數據,更有利于學校編制下一年的預算。中小學應當設立“累計折舊和在建工程”科目,同時應當設立“基本建設撥款收入”,計算財政撥給中小學的基本建設資金; 增設“結轉基建撥款”科目,下設明細科目“結轉自籌基建款”和“結轉財政基建款”科目,用于基本建設資金入賬;將“基本建設支出”科目列入會計學校基本建設計劃。中小學會計制度必須設置了一套完整的會計科目,會計核算才能夠更好地反映學校資產、成本會計等經濟業務的真實變化情況。
(3)合理規范資產核算,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
中小學校會計在對固定資產核算時還是要使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辦法。采用通用的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啟用“累計折舊”這個科目。為充分反映資產增減變動情況,應當定期對會計賬簿進行審計,確保實際賬目一致;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時處理固定資產的變動,保證中小學資產的正常運行。做好固定資產的保管、使用、維護和管理,做好固定資產的使用記錄,定期對物業進行檢查,并及時報廢、清理。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應當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保障固定資產的使用和維護。上級主管部門應定期和不定期地對學校進行檢查,隨時了解學校內部資產的變化情況,防止出現減少資產浪費的現象。
(4)加強中小學食堂的財務管理和核算
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食堂財務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度、物資管理制度、目標考核制度等內部管理制度,合理設置崗位職責權限,嚴明相關人員崗位職責,嚴格實行內部牽制、不相容職務相分離,食品物資采購、保管和領用必須按制度辦理嚴格的復核、審批簽字手續,完善操作管理流程,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規范化管理長效機制。
加強食堂的會計核算,建立合理的出入庫制度。食堂應及時對儲存的食材、調料、燃料等進行儲存和記錄,并做好使用記錄。本期費用按本期庫存量計算。食堂每月按時結算,并及時向學校匯報。同時,學校食堂雖然不以盈利為基礎,但食堂的余額或虧損應控制在4%以內,避免出現財務困難。
四、結語
提高中小學會計核算水平,對嚴肅財經紀律,規范辦學行為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科技發展,國家對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傳統的中小學會計核算模式有些內容已經不適應新的形勢,難以發揮會計核算的功能。因此,必須從提高中小學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調整和完善相關會計科目、合理規范資產核算、加強中小學食堂的財務管理和核算等方面,加強會計核算,推動會計核算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陳利.淺析中小學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7(3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