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月
摘? 要:煤電行業是關系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多種用工形式的出現已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一個新的復雜因素,需努力構建和諧的勞動用工關系。本文對企業勞動用工管理的現狀進行了調研,并對當前采用的勞動用工形式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改善勞動用工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企業;勞動管理;用工形式
一、企業勞動用工現狀
現今我國企業用工模式可劃分兩大類,一種是全日制用工的常規用工模式,根據工時制度可進一步劃分為標準工時、不定時工時以及綜合工時用工,也可根據勞動合同期限和企業員工簽訂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另外一種是非常規用工模式,包括勞務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當下很多企業包括煤電企業大多都采用了多種用工形式,存在不同用工身份人員交叉“混崗”情況,用工主體不明確,勞動關系不清晰,生產責任不明確,甚至一線生產崗位都存在交叉混崗現象,由于用工管理工作不規范的現象存在,導致難以界定追究責任,出現大量的勞動爭議事件。此外,存在同崗同工不同酬現象,收入分配、社保、福利等制度不盡相同,如煤電企業事故導致的工傷問題針對不同身份員工處理的不一致和復雜性引發各類矛盾,嚴重影響企業的和諧穩定發展。
二、各種勞動用工形式的分析
(1)全日制用工。該用工方式是煤電企業最為常規的用工類型,企業必須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形式的勞動合同,能較好地保障勞動者權益以及勞動時間,容易產生員工歸屬感,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內部凝聚力以及核心競爭力。但是企業必須為勞動者購買社會保險、醫療保險等,會產生較高的人事成本,此外在解除勞動合同時容易產生爭議。
(2)非全日制用工。該用工方式是也即通常所謂的小時工,目前常用于中小企業,是一種較為靈活的用工方式,通常是以小時作為計酬單位,勞動者可以與一個及以上的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也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但是非全日制用工員工流動性大,不適用于工時要求較長的工作崗位,由于其較大的靈活性,不易產生員工歸屬感。
(3)勞務派遣用工。該用工方式是指通過勞務派遣機構進行相關專業技術的員工招聘,并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然后派遣至符合人員招聘要求的特定企業,由企業安排管理員工的工作內容。企業與勞動者之間僅存在用工關系,并不是勞動合同關系。員工的工資、福利與社會保險等都是由派遣機構直接支付的。這種用工方式能夠及時補充人力,免除了傳統用工中招聘、培訓環節,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用工效率,節約了管理成本以及人才培訓費用,一定程度上舒緩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廣泛用于眾多中小企業,但是存在明顯弊端,第一,勞務派遣單位派遣的員工可能素質參差不齊,以致企業和被派遣人員的步伐較難同步;第二,在高端人才方面,勞務派遣方式無法給企業帶來顯著價值,難以實現企業的長期目標;第三,被派遣的員工同企業正式員工相比,存在同工不同酬現象,會降低其工作的積極性和企業歸屬感,人員流動性較大;第四,當企業重要項目臨時缺乏人手時,被派遣人員參與其中并接觸企業機密,當用人結束時容易將機密泄露至其他公司,產生較大風險。
三、企業勞動用工管理改進建議
(1)加強法律風險防范,創新用工模式。首先,要學習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做好法務工作,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制定并改進相關公司用人管理制度,規范勞動合同的簽訂、解除等程序;其次,根據企業需求,嚴格把關人員質量,合理地配置勞動人員結構,并規定勞動合同期限,進行科學管理,對于符合條件的人員尤其是涉及企業機密的崗位人員最好采用全日制用工,為了規避風險,最好以書面形式簽訂勞動合同,并規范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必要時可簽訂保密協議;最后,需要創新用工模式,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可以采用人力資源外包、勞務派遣等方式。對于勞務派遣用工,在簽訂派遣協議時必須對勞務派遣單位的信譽、資質和服務能力進行嚴格審查,避免簽訂的派遣協議無效,導致派遣單位出現未按規定發放工資、繳納社會保險,而企業必須給付雙倍賠償的情況發生。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采用不同的用工模式,并科學、合理規避法律風險。
(2)完善各項制度,探索多元化身份管理模式。為了激發員工的創造性,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發展實力,需完善企業內部各項規章制度,探索員工多元化身份管理模式,實行公平管理,促使勞務關系融洽。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首先需要樹立人才戰略意識,建立完善的員工培訓體系;其次需要建立良好的激勵制度,以能力為主要評價標準,充分發掘員工的潛力,增強其歸屬感和工作效率,尤其針對表現出色的派遣人員,可設置一些有針對性的獎勵措施,甚至可以提供一定機會將其提升為正式員工,此外還需加大監管力度,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和溝通渠道,以便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以便保證企業穩定健康發展;最后還需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增強團隊凝聚力。
當下煤電企業多種勞動用工形式涉及諸多問題,在實際運用中企業需靈活運用上述用工方式,并依法規范自己的用工行為,揚長避短,加強法律風險防范,科學管理各類勞動合同,有效規避用工風險,建立起合法高效、穩定和諧的勞資關系,進而實現企業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和經濟效益的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謝箴.電力企業多種用工形式的弊端及改進建議[J].現代企業文化,2013(26)
[2]萬本善.淺析企業勞務派遣用工的利弊[J].科技與企業,2012(14):34-34
[3]范睛,王竹靜,單聚良.淺析電力企業多種用工形式并存的管理策略[J].活力,2015(2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