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蕾
摘? 要:目前,電網企業的財務報銷流程冗長,審核節點多,審批效率低、重復審批等系列問題,導致員工報銷難、怨氣大,引發企業內部矛盾,不利于企業長遠健康的發展。如何優化報銷流程,提高報銷效率,有助于企業長足良態的發展,本文對此進行了論述,并提出相關的優化方案以供參考
關鍵詞:BRP理論;財務報銷;串聯審批;并聯審批
一、電網企業財務報銷流程現狀分析
(1)報銷審核節點多。電網企業財務報銷主要以資金額度為基礎設置審批節點,在財務報銷流程節點中,以報銷單據的資金額度作為流轉條件,最長的流轉節點為11個,最短的流轉節點為8個,最長的需要經過16個流轉節點,部門之間各自為政,沒有考慮員工報銷的全過程管理,導致報銷的費用在相同的人員手上審了又審,重復工作,浪費企業的人力資源和員工的時間資源,工作效率低,抱怨多。因此,電網企業財務報銷存在審核節點過多,重復審批的情況,是導致報銷難的主要問題。
(2)報銷周期長。目前財務系統審批的流轉方式,是如電路圖的串聯方式流轉,如在某一審核節點停滯了,下一崗位將無法審批,導致待審時間加長。電網企業員工出差或日常開支,都是采取員工先墊資,取得票據后再到財務報銷的方式,由于報銷周期過長,經常性存在員工報銷到賬所需時間大于信用卡免息周期時間,導致員工對報銷的意見較大,不利于企業內部和諧發展。
(3)財務內部重復耗時。目前報銷單據在財務部內部流轉,流程如下:經辦人→部門負責人→會計→財務部負責人→分管財務領導→分管業務領導→單位負責人→會計制證→財務稽核崗→財務部負責人→出納。單據從審核到制證環節,財務部會計崗位、財務部負責人崗位需要流轉兩次,一次審核單據附件、一次編制/審核會計憑證,如遇會計崗位、財務部負責人崗位人員出差,則候審時間將進一步加長。
二、電網企業財務報銷流程優化方案設計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對應將財務報銷流程予以優化,提出以下優化方案:(1)修改資金審批權限,壓縮審批節點。調整資金審批權限,將原來0.5萬元的審批額度提升到5萬元,即審批權限改為5萬元及以下,由財務部主任審批;5萬元至20萬元,由財務分管領導、業務分管領導審批;20萬元以上,由單位主要負責人審批。從而壓縮審批節點,提高報銷的效率。(2)采取并聯審批方式。考慮到串聯審批耗時長、效率低,在局領導層面采用并聯審批的方式,避免因某一崗位出差或開會而影響下一崗位審批的情況,將改變串聯審批方式流轉待審時間長的局面,大大地減少單據的“候批時間”。(3)合并審批。針對同一張單據,財務部負責人、財務會計崗重復審批的問題,我們把要把審核節點順序予以調整,合并審批節點,財務會計崗審核無誤后同時制證,再傳遞到財務稽核崗位審核,審核后傳遞至財務部負責人→局領導→出納,減少流轉節點和審核時間。(4)啟用掌上審批。開發手機掌上APP,相關審核崗位人員只要下載安裝該APP,就可以在出差途中、會議間隙等碎片化時間實現隨時隨地掌上審批。同時,啟用來單提醒功能,及時提醒審核人員批單,減少“候批時間”。(5)打破部門壁壘,設置免批功能。對于需要事前、事后審批的事項,設置免簽條件:在預算范圍內開支的,不需要相關領導重新審批,歸口部門負責審批事項的真實性,財務部門負責審批票據的真實性、合規性,減少領導的重復勞動。(6)引入優化工具。引入公務卡,避免員工墊資辦理公務的情況。實行各部門兼職報賬員一人一卡實名制,限定用卡范圍,員工消費后到財務部辦理相關報銷流程,財務直接將款項打給該員工的公務卡賬戶,減輕了員工墊資的負擔。
三、財務報銷流程優化方案應用效果分析
我們以A公司2016年財務數據為基礎,將該優化方案嵌入財務報銷管理中,對比原來2016年平時審單時間82小時,預計減少單據審核時間26小時56分鐘,財務報銷效率提高32%。嵌入成效預設如下:(1)修改資金審批權限方面。由于修改資金審批權限主要在對內報銷方面,減少了分管業務領導、分管財務領導和單位負責人的單據審批量,即壓縮了對內報銷單據的審批時間。測算全年平均節約2小時55分鐘。(2)采取并聯審批方式。采取并聯審批方式,測算共節約時間2,086,917分鐘,合計約按全年單據量(53,874張)測算,約減少38分鐘。(3)合并審批。調整審批節點的順序,將審核單據和制證合并成一步,同時審核原始憑證和編制/審核會計憑證,預計平均節約24小時。(4)啟用掌上審批。啟用掌上審批系統,利用零碎時間審批,測算平均節約11分鐘。(5)打破部門壁壘,避免重復審批。經分析,重復審批的單據主要集中在培訓費。我們對培訓費單據數量進行統計,測算全年平均節約7分鐘。
參考文獻
[1]楊雯涵.電力企業ERP環境下會計業務流程重組研究[C].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4
[2]馬曉娜.基于ERP系統的會計業務流程重組的研究[C].天津:天津商業大學.2013
[3]何瑛.企業財務流程再造新趨勢:財務共享服務[J].財會通訊.2010(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