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華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持續推進,國內市場中各個行業之間的競爭愈加白熱化,即便是各級醫療機構,也是如此。因而,為了提升醫院的綜合競爭力,就必須要在不提高服務價格、不降低醫療服務質量的前提下,節約相應的醫療成本。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做好成本核算工作。但是就當前實際情況而言,不少醫院成本核算中都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醫院競爭水平提升、利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基于此,本文通過借鑒學術界現有的研究成果,并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首先介紹了醫院成本核算的現狀,然后對醫院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做進一步分析,最后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高全面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快成本核算體系的完善、確保間接成本合理分配等應對策略。
關鍵詞:成本核算;醫療成本;成本核算體系
伴隨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針對醫療衛生行業相繼頒布了一些財務管理制度。各級醫院為了醫務服務的良好開展,就應結合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具體需求,對醫院的成本核算體系做進一步改進、優化,這對于醫院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當前許多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對醫院的成本核算質量造成不良影響。
一、醫院成本核算的現狀
醫院成本核算是指把平時醫療服務過程中所出現的耗費進行分攤、分類、歸集,計算相關總成本及單位成本的過程。其根本目的,是為醫院從事成本管理活動提供成本信息,進而為醫院的相關決策提供有效的成本依據。
醫院在成本核算過程中,將成本按是否能夠直接計入成本核算對象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發生的直接成本直接計入成本核算對象,醫療輔助類與醫療技術類科室產生的不能直接計入成本核算對象的間接成本,比如,醫療技術類與醫療輔助類科室開展醫療活動所使用的衛生材料、醫療輔助類與醫療技術類和行政后勤類科室人員的獎金、伙食補助及工資等種種費用的支出按一定標準分配計入成本核算對象。
二、醫院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醫院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信息,為醫院成本管理和決策服務。當前醫院成本核算中,主要有以下三點問題,較為常見且影響重大。
(1)間接成本分配缺乏合理性
醫院日常運營中發生的間接成本應該按合理的標準分配給個成本受益對象,但實際工作中,許多醫院間接成本分配沒有統一的分攤標準,進而影響到醫院全成本核算的信息質量,導致難以比較分析各科室之間的成本支出,也難以橫向比較各醫院間的醫療成本。一些醫院在分配間接成本的時候,僅對藥品科室與行政后勤科室提供輔助服務時出現的間接成本費用進行核算,而沒有把其分攤到醫技科室與臨床科室,導致核算結果不能客觀反應各科室實際成本情況,嚴重影響了對各科室的績效考核及醫院的成本決策。還有部分醫院僅將后勤科室的管理費用作為期間費用核算,沒有實施全成本核算,進而致使醫療項目成本與科室成本核算信息失真。另外,有的醫院在分配間接費用的時候,沒有充分結合各科室的實際運行情況,只以人數與業務量為分配標準,從而造成分配標準的選用缺乏合理。這些情況的出現,究其原因,是醫院對成本核算不重視、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
(2)成本核算單位界定不清晰
在醫院成本核算過程中,應對成本核算單位進行精確劃分,進而結合成本核算單元對成本進行歸集與分攤。然而,現實情況是許多醫院在日常醫療衛生服務中,表露出成本核
算單元模糊、職能出現交叉的問題,較大程度阻礙了成本準確分配和歸集。同時,許多醫院的科室編碼不統一,進而使得各個科室難以對應核算單元,比如,在人事系統、財務系統、HIS系統等信息中,各個科室未曾做統一編碼,這樣無疑會給財務部門的核算信息掌握形成制約。另外,部分醫院還存在著科室病區合用的情況,比如大科病區和專家門診等時常共用一個門診病房,這也會影響到成本核算單元的精確劃分。導致這一環節問題出的原因,則是缺乏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不能夠良好指導、規范醫院各項經濟業務有序開展。
(3)成本核算信息化存在滯后
醫院成本核算這一項工作具有較高的復雜性,特別是全成本核算模式的實行下,如果僅依靠人工整理、收集核算數據,則會給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形成負面影響,更是不符合現代管理理念中,降低員工工作量的原則。因此,醫院成本核算過程中,需重視運用信息化技術,以實現成本核算信息化水平地顯著提升。現如今,很多醫院都建立起了財務系統、LIS、HIS等信息系統,不過這些信息系統間的對接情況較差,再加上業務和財務數據口徑不一,因此,造成業務和財務數據的共享程度不理想,進而給成本核算工作相關數據信息的及時獲得形成影響。出現這一問題,主要受到以下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領導缺乏重視。當前,很多醫院領導都十分重視新技術的開發,擴大醫院規模,但是卻不夠重視醫院成本核算工作。而一些管理人員,也更多關注來醫院就診的病人數量,而不太關注消耗情況。二是,財務軟件本身所存在的缺陷,比如,需要準備財務軟件的軟硬件環境,這樣則會提高資金費用,但是在原本醫院領導就對成本核算缺乏重視的前提下,自然會影響到軟件功能的有效發揮。又或是,對人才計算機技術的有著較高要求,上手難度較大。但是,一些醫院財務科工作人員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與系統培訓,專業素質不高,成本核算意識不強,在日常工作中僅是對數據進行簡單的整理、歸集。許多人員只是初級職稱,及相關從業資格證,甚至部分財務工作人員,并不具備從業證。這便說明了,不是所有人員都掌握較高的計算機技術,這種情況的存在,都很可能導致分析不全面、核算不準確,自然醫院成本核算效果也不會理想。
三、加強醫院成本核算的措施和建議
通過對上述成本核算問題成因的分析,現提出以下幾點改善措施與建議。
(1)提高全面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視程度
成本核算需要醫院各個部門的積極參與,不能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應在醫院樹立起全員成本核算理念,要求醫院上至最高責任人,下至各個部門負責人、普通職工,都要參與實施成本核算。另外,醫院應對崗位和人員配置進行優化,以使成本核算中各科室、各崗位的責任得到明確,進而實現對各項成本費用支出地合理控制,做到減耗節能,促進醫院實際經濟效益的提升。
(2)加快成本核算體系的完善
醫院應充分結合本院具體情況,根據成本核算的相關規定,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對此,筆者認為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是,對科室進行統一編碼。應根據科室的類別,將成本核算單元確定下來,把各個科室分為行政后勤類科室、醫療輔助類科室、醫技科室、臨床服務類科室,并且各個科室將費用歸集工作做好,進而為成本核算提供數據參考。二是,對核算內容進行明確。新醫院會計制度中規定,三級醫院應開展病種核算與醫療服務項目核算,采用四類三級分攤法向成本核算單元展開分攤,從而保障成本歸集到所有臨床科室,如此既將醫院成本支出情況良好反映出來,又為各臨床科室成本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據。三是,重視成本核算制度的完善。醫院重視有關成本核算的制度完善,比如也維護數據上報制度、醫用材料管理制度、退費流程、藥品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收支歸集制度等,有效確保醫院各項經濟業務有序開展,促使成本核算數據準確性的提升。
(3)確保間接費用合理分配
醫院成本核算實施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將醫療成本支出的情況真實反映出來,并將其中的成本可控環節找出來,以實現醫療成本的合理節約,使得患者的經濟負擔減輕,從而塑造出醫院良好的品牌形象。要想對各個科室的全成本進行準確核算,既要對各科室的直接成本進行核算,又要對間接費用合理分配。對此,醫院應運用“四類三級”的核算方法,在分配間接費用的過程中堅持“誰受益,誰承擔”,以保障間接費用能夠合理分攤到各個科室。
(4)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信息化系統
前文提到,當前許多醫藥都初步實現了信息化管理,比如,藥房付藥費、收款室收費、臨床科室開具處方等都實現了數據化管理,成本核算數據實現了自動存儲、收集、分析與共享。但是,信息化管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各級醫院應建立起具備數據自動比對、提取、分析、歸集、報表生成等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而確保成本核算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實現信息資源的良好共享,支持科室查詢、院領導查詢、經營分析評價等功能。
(5)重視醫院財務人員培訓
現如今,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很多時候各行各業間的競爭,就是人才層面的競爭。所以,為了保障醫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良好發展,更為出色的完成成本核算工作,就應重視引進具有很強綜合能力的財務人員。并且,綜合能力強的財務人員不僅可以做好成本核算工作,還有助于醫院整體管理水平地提升。此外,在積極引進財務人才的時候,也不能忽視現有財務人員的培養,醫院可通過定期培訓的方式,來提高財務人員的思想業務素質與專業技能,使他們能夠接觸到當前新的、先進的成本核算管理理念,并且要定期考核人員的業務水平,確保財務人員的能力得以不斷提升,從而更為高效地完成醫院成本核算工作。
四、結語
總之,成本核算是現代醫院達成降本增效目的,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但是,當前不少醫院成本核算過程中,都存在有一些問題,進而影響到成本核算作用的發揮,這就需要在具體工作中,認真研究成本核算的運行特點,結合新醫改對財務管理提出的要求,采用合理、科學的措施,有效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希望本文所做出的相關論述,能夠為相關人員起到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郭淑巖,韓剛,李萌.醫院成本核算方法現狀及分析[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18(1):173-174
[2]劉政.煤炭企業成本核算體系研究[J].財會學習,2018(6):91-92
[3]鄒少華.關于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的相關探討[J].財會學習,2017(2):118-119
[4]王俊麗.醫院成本核算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0):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