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3年起,我國為了推進對外貿易發展、轉型升級、對外貿易服務便利化從而國家整體對外開放水平,施行了一系列促進外貿企業發展的相關出口退稅政策。本文的研究以防范出口退稅風險為重點,將企業商品出口退稅作為中心,以某公司為例,分析出口退稅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點和管理工作的不足之處。對我國出口退稅風險管理工作提出完善出口退稅風險管理建議。
關鍵詞:對外貿易;出口退稅;風險管理
一、案例介紹
(1)案件簡介
2016年3月3日,寧波市國稅局第一稽查局發現,某進出口有限公司極有可能存在騙取出口退稅款的違法行為。經調查,某公司以海番薯替代凍海參出口,獲取利潤約2億。因此次件可能涉及金額巨大,寧波海關迅速啟動《預防和打擊騙取出口退稅犯罪合作機制》,對此公司進行重點調查發現2012年10月到2015年7月,取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300余份,金額約為2億元,并用于辦理出口退稅,騙取退稅款約為2300萬元。
(2)騙稅手段
該公司騙取出口退稅的手段簡單來說可以概括為:與上游供貨企業進行勾結,通過支付開票費的方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自設影子企業,直接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并與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外商勾結,將其出口的凍海參以低價進口回國,經過重新包裝后,進行循環出口和再次進口。并通過將“海番薯”虛報價格的方式,騙取大量出口退稅款。
二、出口騙稅原因探析
(1)風險管理體系不嚴密
根據文中案例,該公司將出口商品重新循環進入我國市場并對其二次包裝,調高價格再出口,這樣多次往復。通過此案件可以看出我國出口退稅風險管理體系沒有對自身薄弱環節加強監控,對于敏感地區、敏感產業沒有強化監督。
(2)數據分析的能力不足
目前出口退稅的管理所能依據的信息大部分都是以數據形式體現出來的,需要在大量、繁雜的數據中,找到存在出口退稅風險的企業,是非常難的,這時就需要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利用信息系統,在特定的指標體系下,將數據進行整合,在分析結果中發現異常。
(3)各部門聯系機制不完善
出口退稅的日常工作不能僅依靠稅務機關來進行稅務機關所能接觸到的信息往往是經過不法分子的修飾的。需要加強和海關、銀行等部門開展聯合工作,對出口企業的經營行為的真實性進行判斷,從而減少出口退稅風險的產生。稅務機關內部各個部門的聯系不夠緊密,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相關工作的銜接不夠流暢就給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機。
(4)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升
在上述案例中,該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在進行出口退稅業務審核的過程中,從一家公司的凍海參申報情況異常,察覺出此類商品的出口業務可能存在出口退稅的風險點,進而揭開此公司的出口騙稅事實。由此可見,稅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高低對于出口退稅風險的管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有必要通過培訓提升稅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這樣我國的出口騙稅案件才能減少發生。
三、對于完善出口退稅風險管理的政策建議
(1)強化政策和規章的制定
在出口退稅的管理工作中,稅務機關是核心部門。首先從出口退稅政策設計方面,需要對政策當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歸納總結,對政策中存在的漏洞進行收集。同時,需要加強日常的研究工作,通過學習和引進國際先進方法,對出口退稅政策進行完善。并上報相關政策涉及部門。其次,從稅務機關部門規程的角度,對各部門和工作崗位具體工作的指引和流程進行完善,為各部門和執法人員提供明確的工作規范的指導,從而降低相關的執法風險。最后建立完備的績效考核制度,通過對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進行考核,發現在出口退稅風險管理方面有待加強的部分,從而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改善工作。
(2)完善出口退稅風險監控體系
對于出口退稅風險監控體系,還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對其進行完善:首先,對出口退稅各環節可能出現的風險要有進一步的認識和分析,實行差異化監控,將工作重心放在風險頻發的環節、地區和產品類型上。其次,要對風險監控指標體系進行變動化管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不法分子進行出口騙稅手段的變化,有必要根據日常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刪除不合理指標,增加有效指標,不斷完善風險監控指標體系。最后還需要對監控系統的信息共享程度進行提高,使各部門的風險監控體系的信息得以互通,從多角度、多方面對出口退稅風險實施監控,以提高資源共享率,提升監控質效。
(3)明確風險管理部門的職能
要結合我國出口退稅工作的實際情況,合理、明確地對出口退稅風險管理部門的職能進行規定,履行好風險管理部門應有的職責。首先,需要將風險管理的理念加入到出口退稅管理工作的各個階段。依照貨物鏈流動的方向,全方位地對涉及出口退稅企業的經營業務進行監督,一旦發現經營業務的某一環節有出口退稅風險點的存在,就根據部門工作規程對其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其異常出現的原因并及時解決。其次,需要根據所在地區、貨物種類的出口退稅風險敏感度和納稅人的信用等級,對涉及出口退稅的企業進行風險等級劃分,有的放矢地進行出口退稅風險監管的工作。
參考文獻
[1]熊巍巍.外貿企業建立退稅風險內控機制的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17(12):8-11+25.
[2]姜敏.生產企業出口騙稅風險防范[J].稅收經濟研究,2016,21(04):33-36.
作者簡介:矯安心,1995,女,漢,吉林省德惠市,碩士研究生在讀,貴州財經大學,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實務,5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