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期以來,由于北京與天津兩地強大的吸虹效應,造成了京津冀首都經濟圈內人力資源的發展失衡,然而在創新驅動和經濟轉型的背景下,區域人力資源戰略對實現區域協調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有著更加明顯的意義。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本文在分析了實施區域人力資源戰略重大意義的基礎上,針對新區從人才吸引、人力資源有效轉化、人力資源競爭與合作幾個方面提出了建設思路,并對“雄安新區人力資源戰略”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雄安新區;人力資源戰略
一、前言
雄安新區建設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必須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背景下,區域人力資源戰略在區域戰略體系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十九大報告中有關人力資源協同發展有這樣的表述:“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而區域人力自資源戰略的出發點就是要促進產業的發展,進而提升區域競爭優勢,并在競爭中加強區域間合作,最終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然而,我國在區域人力資源戰略方面的發展比較滯后,筆者提出的“雄安新區人力資源戰略”概念是從對人才吸引、人力資源有效轉化、人力資源競爭與合作幾個方面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二、實施“雄安新區人力資源戰略”意義重大
(1)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要求堅持先謀后動、規劃引領,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進行城市設計,建設標桿工程,打造城市建設的典范。《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中提到:圍繞河北省轉型發展需要,發揮創新發展示范作用和石家莊承接轉化帶動作用,形成京津冀創新轉化人才發展極,這是“創新”理念的體現。而區域人力自資源戰略的出發點就是要促進產業的發展,進而提升區域競爭優勢,并在競爭中加強區域間合作,最終實現區域協調發展,這又體現了“協調”理念。因此“雄安新區人力資源戰略”的意義與新發展理念不謀而合。
(2)與雄安新區的功能定位高度一致
國家明確將雄安新區定位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范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并提出“雄安新區人才集聚工程”等重點任務。2017年5月,河北省人民政府網站發文稱:“對于引進和遷移來的各類人才,河北省人社系統將實行一人一策、特事特辦,提供個性化、人性化服務,積極吸引各類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把新區打造成創新成果轉化的沃土、科技人才干事創業的樂土。”這在本質上與雄安新區的功能定位和任務要求高度一致,對將雄安新區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新城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3)綜合效益顯著
人力資源的能動性、特殊的資本性、高增值性、可再生性、社會性這五大特征,決定了其必然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雄安新區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重點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轉移。人力資源戰略中“人才吸引”符合新區遠期規劃“200萬至250萬”的人口目標,有助于實現區域人口的分布均衡,進一步地,整個戰略有利于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做到人事相宜,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
三、實施“雄安新區人力資源戰略”的幾點建議
(1)政府制定相應政策,引導和調節雄安新區產業的發展方向
加強組織領導,將“新區產業”理念融入到雄安新區規劃和建設的頂層設計中。制定相應政策,明文禁止任何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爆炒房價的企業入內;鼓勵支持高端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入駐,并對其實行優惠政策;對于原住居民,制定相應政策,杜絕任何有礙于新區發展的落后的生產活動,并給予相應的生活補助,鼓勵并支持原住居民的創新與創業行為。以上可以為明確人力資源戰略的服務對象打下良好基礎。
(2)?????? 建立高標準的教育、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
新區建設要以公共服務建設為引擎,才能吸引人才和產業的聚集。要按高標準、高起點的要求,新區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基礎設施指標應該全部高于周邊地區,甚至在許多地方與京津看齊甚至有所超越。一方面,通過“外引”的方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天津地區的學校、醫院和衛生部門的搬遷落地,另一方面,通過新建一批高水平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培育和成長一批能夠服務于新區的機構和部門。只有這些公共服務設施日漸完善,雄安新區才能成為吸引人才和產業聚集的巨大“磁石”。
(3)?????? 對人力資源培訓、開發與利用做到精準精細
對待各類人才要做好針對性的人才培養計劃。新員工到企業報道后,需要因人而異,對員工進行分類培訓,技術性員工與管理人員的分類,高端人才與普通人員的分類,思想教育型與技能培訓型人員的分類;做好各項人才服務工作,對于引進和遷移來的各類人才,設立出入境服務站,提供個性化、人性化服務;寬待各層次的人才,創造既有紀律又有自由的工作氛圍,以便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對于雄安新區原住居民,也要根據他們自身的知識與技能稟賦,進行教育與勞動技能培訓,讓他們適應產業的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冉景亮,楊曉宇.區域人力資源戰略:一個分析框架[J].現代管理科學,2015(11):112-114
[2]張一弛.人力資源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張玲改(1992—),女,漢族,河北省高邑人,經濟學碩士,單位:北京物資學院商學院勞動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勞動經濟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