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9年4月2日,一年一度的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家以及管理家就如何“深入推進管理創新,加快企業高質量發展”發表了意見。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階段,如何實現從高速發展階段向高質量發展的平穩過度是中國經濟面臨的重要課題,同樣也是中國企業面臨的挑戰,而創新是企業的生存之本,只有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才能在經濟全球化中抓住機遇迎接更多的挑戰。本文主要從企業內外部兩個方面探討企業創新的影響因素。
關鍵詞:企業創新;影響因素
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和經濟全球化的范圍不斷擴大,企業只有保持持續創新的能力才能增強核心競爭力,因此創新不僅是國家發展的動力也是企業生存的根本。自2006年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以來,不斷增加研發投入,我國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但是創新水平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比較明顯。從企業微觀層面分析,企業創新程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分別是企業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內部因素分析
企業內部因素是影響創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企業創新產主要取決于企業創新意愿和創新能力,綜合兩方面考慮,著重考慮企業內部員工創新行為、管理層薪酬激勵股票流動性和企業規模。
(1)員工創新行為
員工是一個企業創新的源泉,也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例如,2019年五月以來美國的一系列措施將中美貿易戰推向高潮,華為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的實體名單(entity list)。5月17日凌晨華為海思總裁發布了致華為員工的一封信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我們才知道原來在過去的數十年中華為人早已未雨綢繆,自行研制出了備用芯片,從今天開始正式投入使用,這充分展現了華為員工的創新能力。任何一個企業都應當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并且創造一個開放和包容的工作環境進而激發員工的創新潛力。
(2)管理層薪酬激勵
兩權分離和代理理論的背景之下,管理層的薪酬與企業業績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進行企業研發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通常需要跨越幾個會計年度,所以管理層基于短期業績的壓力會減少研發費用的投入進而抑制了創新能力。
(3)股票流動性
股票流動性不僅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也會影響公司的創新活動。股票流動性越強,敵意收購者更容易偽裝自己,增加了企業被收購的風險,從而抑制上市公司的創新活動。
(4)企業規模
現有研究已經表明,企業規模和創新產出呈現倒“U”型的關系,說明企業規模的擴張可以促進企業的創新產出,但是當企業達到一定規模之后企業的創新能力將會下降。
二、企業外部因素
企業的創新產出還受到諸多外部因素的影響,其中稅收政策,行業差異和證券分析師以及產權保護制度的健全程度都是比較重要的因素。
(1)稅收政策
近年來國家不斷調整稅收政策,激勵企業的研發投入,通過稅收補貼的形式支持科技創新。2018年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研發投入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稅收激勵政策減輕了企業負擔,降低了企業面臨的經營和財務風險,進而增強了企業的創新產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管理層的業績壓力,從長遠來看,創新產出將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現金流,有利于增加企業未來業績。
(2)行業差異
不同行業的創新能力有很大的差異性,高新技術行業的企業更愿意進行自主創新,尤其是近幾年大數據迅速發展,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極快,如果不保持創新能力將很快會被淘汰。比如柯達公司,曾經無比輝煌的百年巨頭因為沒有及時意識到數字科技給予傳統影像部門的沖擊,依賴于傳統的膠卷行業,最后走向破產。相比之下,傳統的制造業企業較少的進行自主研發創新,更多的是通過技術引進來實現產品業務的更新。但是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講,自主研發創新更有利于
(3)證券分析師
證券分析師作為企業的外部監督力量可以有效緩解信息不對稱程度和管理層的機會主義行為,一方面投資者可以根據分析師的分析意見評估企業價值和管理層的經營能力,對管理層進行逆向選擇。另一方面證券分析師對企業的創新活動進行持續跟蹤,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因此由于分析師的存在,管理層更愿意進行創新活動,提升企業價值。
(4)法律環境
我國的專利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這一工作與國際上發達國際相比起步較晚,產權保護制度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創新意識。而在產權保護制度健全的國家,企業通過申請專利保護來提升 自身的競爭力,我國亟需從國家層面上通過推進相應的專利保護戰略以彌補自身起步較晚的劣勢。
三、總結
通過分析影響企業創新的內外部因素可以得出結論,企業應該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增強自主創新意識,鼓勵員工發揮創新潛力同時完善管理層的薪酬激勵制度。國家應盡快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加大對創新企業的補貼力度,對表現好的企業和個人給予榮譽和資金獎勵。
參考文獻
[1]朱冰.多個大股東與企業創新[J]..管理世界,2018(07)
[2]張杰.中國制造業企業創新活動的關鍵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產業發展論壇,2007(06)
[3]曹 剛關于我國知識產權開發與保護的制度創新研究[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9(03)
作者簡介:李玉,1995,女,漢族,山東省,研究生,財務會計,天津財經大學,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