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嚴重的的現狀,本文通過運用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相關途徑和辦法,為政府解決大學的生就業難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論證。
關鍵詞: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大學生就業
一、引言
自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凸顯,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大學生就業困難主要表現為人才供給充裕與人才需求緊縮之間的矛盾,一方面,高校擴招帶來的是大量大學生涌入人才市場;另一方面,受國際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用人單位對大學生需求下降。
二、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
對于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各類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分別對該問題進行了闡述。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大學擴招導致的大學生數量供大于求,造成總量失衡;高校的專業設置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大學生就業期望值過高但能力有缺陷等等,可以看出學者們主要是從教育學、社會學等角度進行分析的,筆者認為,這些解釋都或多或少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說服力,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大學生真的已經過剩了嗎?根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00 年我國從業人員仍以具有初中和小學教育水平的人員為主體,占75%左右,其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僅占4.7%,勞動者平均受教育年限僅為8 年。這種受教育程度遠不能滿足現代經濟對勞動者知識技能的需要。
三、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解釋
在勞動力市場分割因素中,有性別、種族、學歷,家庭背景等,不過在我國,勞動力市場分割更多地表現為制度性分割。教育作為一種人力資本投資,其投資的動力是它能給受教育者個人及其家庭帶來較高的回報。如果獲得的收益不能超過或至少抵消投資的成本,投資教育就是一項不劃算的事情。而投資收益的獲得是以找到適宜的工作崗位為條件的,因此找到什么樣的工作對大學生人力資本價值的實現至關重要。發展經濟學認為,教育的收益是預期的,因此一個人或一個家庭在估算教育收益時必須對教育未來年份的收入進行貼現,然后把收入的貼現值和成本的貼息值進行比較。一個家庭是否對子女進行教育投資和投資多少,取決于貼現收入與貼現成本的關系.如果貼現收入大于貼現成本,投資就是有利的,反之,如果貼現成本大于貼現收入,投資就不值得進行。因此作為理性的經濟人,大學生對自己的收入有較高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而我國收入差距的擴大對大學生的就業選擇無疑具有重要的影響。自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呈持續的擴大趨勢.從地區差距看,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我國根據地理位置和經濟技術發展水平所劃分的東中西部三大地帶,人均收入差距都呈擴大趨勢。
從所有制看,在整個改革過程中,國有單位和城鎮集體單位的收入差距是不斷拉大的,1985 年國有單位職工收入為集體單位的1.25 倍,2005 年這種差距擴大到1.71 倍,20 年間增長了36.8%,另外,如果考慮到我國的國有單位職工,除了從企業和單位領取貨幣收入外,還能受到住房、醫療、勞保甚至托兒、食堂、交通等福利待遇,各種補貼一般占職工總收入的40%左右。而集體所有制單位這方面通常比國有單位差。這就意味著,國有單位與集體所有制單位職工實際收入的差別比名義收入的差別要大。
從行業看,在分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里,第三產業中與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如金融),科研服務等相關的行業收入在所有行業中最高,而傳統的第一產業收入在所有行業中最低,2005 年收入最高的行業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業和軟件業,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0558元,比上年增長了15.9%,收入最低的為農、林、牧、漁業,僅為8309 元,比上年增長了9.1%,高低收入行業的差距由上年的4.6 倍擴大到4.88 倍,由以上勞動力市場上各種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大學生就業分布不均衡的現象。主要勞動力市場無疑更能滿足大學生的追求高薪收入的需求,因此往往成為就業競爭的熱點。但大學生喜歡去的地方恰恰吸納能力小。選擇偏好與實際崗位需求有限性的差異無疑加劇了大學生就業的困難。
四、解決途徑
(1)合理調整教育結構
當前人才供求明顯存在著結構性的失衡,完善教育結構還需做進一步的努力。政府應根據市場需要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培養既能動腦又能動手的藍領人才,同時適度縮減大學生的招生規模,調整其學科層次,筆者認為大學教育應該分層,精英教育和普通教育可以并行不悖,大學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選擇發展模式,使勞動力的供給知識結構適合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需要。
(2)發展和規范次要勞動力市場
改善該部門的就業環境,縮小與市場的差距,逐步實現兩級市場一體化。政府要大力發展民營和鄉鎮企業,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增加企業的技術含量,合理調整資本密集型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同時健全和完善勞動立法,提高執法和監督的力度,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最后,還要廢除一些束縛人才流動的人事制度如戶口制度和檔案制度等,這樣,就會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為跨地域流動的人才提供便利,最終實現全國人才市場一體化。
參考文獻
[1]張志軍.基于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透視大學生就業市場 [期刊論文]? —.思想理論教育,2007(03)
[2]萬娟.大學生就業市場分析與對策 [期刊論文]—.中國經貿導刊,2010(24)
作者簡介:張瑞,男,1994年9月,男,大連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創新機制與治理,企業動態能力,組織變革,11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