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瑩 李世謙
摘? 要: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進程加快,通過實施《2016年廣東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工作方案》,公立醫院國有資產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公立醫院是政府落實民生政策的一個窗口,屬于國家的衛生事業單位,醫院資產是國有資產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診療活動開展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要充分發揮國有資產效能,確保公立醫院在當今市場環境下健康有序地發展,規范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至關重要,本文就公立醫院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相應的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公立醫院;國有資產;管理;問題對策
為了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使國有資產安全、完整、有效利用以及合理配置,從而保障事業發展,健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需要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按國務院有關規定在2006年提出了《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對于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來說,是依法確認屬于國家所有的,該單位占有的以及使用的,經濟資源(能以貨幣計量)總稱,主要是事業單位運用國有資產收入的資產、撥給的資產、捐贈資產以及經法律認定屬于國家的資產,具體表現形式是對外投資、流動資產、無形資產以及固定資產等。在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中,需資產管理結合預算管理,并且實物費用定額,從而整合、共享共用資產,最終實現資產管理同預算管理統一,資產的所有權和使用權要分離,并堅持財務管理結合資產管理、價值管理結合實物管理等原則。公立醫院屬于我國的事業單位,在實際國有資產管理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闡述公立醫院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
(1)使用效率低下
對于這個問題來說,其屬于公立醫院在計劃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而出現的后遺癥之一。目前,有些單位還沿用著慣性思維,相關人員在考慮不成熟時、未充分研究可行性后就上項目,致使在單位中有大量閑置資產存在。而且因管理部門不能對資產的使用狀態進行及時、動態的了解,從而無法有效的進行調撥、調度,造成資產空置以及使用效率低下,醫院的流動資金被占用,并增加了醫院運營成本,影響到醫院的健康發展。
(2)凈值不一致
一些公立醫院由于原來的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系統對資產折舊沒有硬性要求,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是使用年限平均法對固定資產每月計提折舊,但是在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系統中可能最初始時默認的是不計提折舊,從而產生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系統與醫院資產管理系統資產原值一致,但凈值不一致的情況。使這個情況更嚴重的是兩個系統中的資產卡片編碼的編制方法不同,無法一一匹配對應,導致資產管理員在辦理資產報廢時,容易出現挑選了資產名稱、原值一致,但是資產的存放地點、資產開始使用日期等詳細信息不一致的資產卡片進行報廢,故導致凈值不一致。
由于醫院資產管理系統中設置的折舊率保留了小數位,而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系統中的折舊率沒有保留小數位,導致兩個系統折舊率存在差異,也導致凈值不一致。
(3)賬實不符
因資產管理制度以及措施未健全或者效果不佳,而導致國有資產管理中出現資產存量不清、資產賬實不符等。對于醫院的獲贈資產以及捐贈資產來說,大都是在領導決定后就開始移交資產,并未經相關部門入賬,而出現賬實不符;由于醫院不重視資產管理,再加上人手緊張,就未制定相關管理方案,沒有專門的采購、記賬以及管理等一些崗位,而且一些人員身兼數職,導致資產管理比較混亂,一些人員在實物清查盤點中只是走過場,而未仔細清查,導致資產管理的賬實不符。
(4)監管力度不足
因公立醫院要認真落實我國的惠民政策,主要實行差額撥款或者財政收支兩條線,通常情況下是通過醫療活動得到醫療收入來滿足醫院的正常開支,所以非常重視那些可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的診療工作,但是對不能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的固定資產管理并不重視,甚至認為財務工作也就是買東西付款、管賬等,不需專業人才,在稍加管理、培訓后財務人員就可上崗,導致其綜合素質、專業水平無法滿足工作需求,無法有效監管國有資產。
(5)未充分落實管理措施
因一些公立醫院未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以及內部控制制度、部分醫院有制度但未落實或者未充分落實,致使國有資產管理效果不佳,且制度形同虛設,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破壞。一些醫院由于各種原因而簡化程序,某些人員身兼數職,監督效應喪失,可能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浪費。
二、對策
(1)強化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在國有資產的管理中,通過強化信息現代化的建設,來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使國有資產完整、安全,增加資產的使用效率,優化資產配置,在醫院內建立起信息網絡系統,該系統中存在國有資產管理,施行三賬一卡原則,并配合傳統的賬務處理法,對國有資產進行有效核算,定期了解單位國有資產的金額、數量以及使用狀態,從而對閑置資產及時調撥,盤活資產,是資產經濟效益增加。同時,信息化管理還可減輕工作量,并準確、快速對管理工作進行處理,避免出現人為差錯,使公立醫院國有資產的管理水平提高,方便了解資產使用的狀態,并接受管理部門監督,避免國有資產浪費、流失。
(2)提高資產效率
針對資產使用效率低下的問題,可對資產效益分析進行立項,提出可行性報告,設定專人跟蹤,充分研究可行性后,合理調整資產分配,充分利用閑置資產,提高使用效率。
(3)修正差異
針對兩個系統中資產卡片編碼的編制方法不同,制成資產編碼對照表一一匹配對應,整理出兩個系統折舊數據的差異,根據差異情況對兩個系統進行調整,修正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系統中的信息、數據。針對兩個系統設置折舊率保留小數位不同的問題,把兩個系統的折舊公式調整為一致,從而修正差異。并強化資產信息管理,提高數據錄入準確度以及復核人員責任心。
(4)健全管理制度
1.強化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為保證財務人員良好適應社會的發展、新知識以及新變化,要定期進行業務學習培訓,開闊視野,加強責任意識,提高自身風險防范意識,構建完善的會計監督體系,使會計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2.制定國有資產的清查制度。根據《會計法》對國有資產進行定期實地清查盤點,對實際保存情況以及使用狀態進行核實,定期全面清查盤點,由資產管理部門、財產會計和其他相關人員共同組成清查小組,對資產現場盤點,并核實賬、卡以及物等情況,及時處理問題,查清盤盈、盤虧的資產的原因,并形成報告上報處理,批準后進行賬務處理。
3.構建固定資產督導小組。公立醫院國有資產的規格型號多、數量大、種類多、使用部門分散,所以要重視國有資產管理,需構建督導小組,制定規章制度以及考核措施,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檢查醫療設備、電子設備以及電氣設備等,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把結果納入到科室的績效考核中,同業績掛鉤。不定期或者定期引入外部審計,比如政府審計部門以及會計師事務所機構,審核財務管理中的問題、風險,增強國有資產效能,避免人為損壞國有資產或者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4.統一管理。由對口管理的職能部門對實物資產進行統一管理、調撥調度,組織專業人員對故障國有資產進行維修,對需報廢的資產(無法修復或者維修價值不高的資產)按相關規定進行報批后由財務部門進行賬務處理,而對于回收殘值收入按相關規定上繳或本單位再投入,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循環使用。
三、結束語
公立醫院固定資產有效管理是醫院發展的根本,也屬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重要的組成部分[6]。可通過全面徹底的資產清查工作,提高醫院各部門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意識,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公立醫院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必將逐步轉換成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從而最大限度發揮國有資產的作用,使醫院國有資產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提高,利于公立醫院健康、綠色、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溫雪嬌.公立醫院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財政,2018.15(20):61-62
[2]張海艷.試論公立醫院國有資產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8.26(4):120-121
[3]郝伶俐.淺析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11):30-31
[4]舒戈.淺談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及對策[J].市場周刊,2018(6):23
[5]彭霞.淺議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30(1):17-18
[6]王新利.淺談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16.25(8):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