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嵐
【摘要】中國民族音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重視本民族的音樂文化傳承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小學民樂團是學校音樂教育傳承中國民族音樂的一個重要途徑。小學民樂團的建設,首先要有規范科學的管理方法,然后必須從硬件配置、成員選拔、師資配備、制度保障等方面來落實。民樂團能為學生們提供音樂表演、舞臺實踐的機會,是學生不僅鍛煉音樂技能,還能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和生活閱歷。
【關鍵詞】小學;民樂團;建設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文化是民族的血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在小學成立民樂團是學校音樂教育傳承中國民族音樂的一個重要途徑。那么小學生民樂團應如何組建、如何建設與發展,這是我們音樂教師應該思考和努力的問題。筆者是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在學校擔任校民樂團的管理工作,對民樂團的建設做過一些的嘗試和努力。現結合我校民樂團的實踐,與同行們分享一些經驗和心得。
一、我校民樂團的建設背景與發展現狀
筆者所在的廈門市民立第二小學位于廈門市思明區。廈門地處東南沿海,被譽為“音樂之鄉”。廈門市教育局經常舉辦中小學器樂展演活動,成為中小學管弦樂團、管樂團、民樂團展示交流的平臺。為傳承和發揚民族音樂,豐富校園第二課堂,我校于2017年組建了學生民樂團,從樂器購買、人員選拔、師資配備、制度保障等多方面摸索經驗,通過努力使樂團形成一定的規模,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民樂團成立至今雖然只有一年多時間,卻已發展成為50人規模的團隊。不管是樂團硬件配置還是學生藝術素養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通過民樂隊的訓練幫助學生增強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通過舞臺歷練培養其良好的藝術素養,也能增強其對民族音樂的了解與熱愛。
二、我校民樂團的發展模式與管理方式
(一)樂團硬件配置
要組建一個民樂團首先面臨的問題是樂器的配置。中國民族管弦樂團的編制為吹管、拉弦、彈撥、打擊四個樂器組,涉及到的樂器種類繁多。我校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來配置、選購樂器,在民樂團組建初期,采取集中購買一些組建民樂隊急需的樂器,如打擊樂器、倍大提琴、大提琴,揚琴、中胡、中阮、大阮等樂器。對于一些適合獨奏又小型的樂器,動員樂團成員自行購買,如二胡、琵琶、竹笛等。一次性把相關的樂器購買齊備,不僅能使樂團達到相應的規模,也便于樂器的集中整理。在購置樂器時,一部分打擊樂器可以根據樂團學生的訓練進程逐步配置,同時還應注意保證樂團高中低聲部樂器數量上的平衡,盡量不使各聲部產生偏重。
另一個硬件配置的問題就是排練場地的選擇。我校民樂團的排練廳有一百多平方米,一些大型的樂器平時也放置在排練廳內,便于存放管理。選擇一個相對較大的空間來做樂團的排練廳,還應注意排練廳盡量有隔音、吸音效果,在可能的情況下考慮一下排練廳的音響環境。其次我校還利用音樂教室做分聲部小排練室。
(二)樂團成員選拔
樂團組建初期和每學期納新成員時,我校會結合“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邀請專業的民樂團體進校園現場演出,讓家長與孩子一起認識、感受民樂。通過演出激發了學生們對民族樂器的興趣。接下來學校制定招生簡章,召開家長會,宣傳民樂團招生納新方案。通過這樣的“動員大會”,很多家長都認識到孩子參加民樂團的益處。家長和學生先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進行報名,學校也通過摸底了解個別有演奏技能的學生。對于沒有學習經驗、但樂感較好又樂于學習民樂的學生,則請各聲部的老師推薦其選擇適合的樂器。如果出現報名專業人數不均衡的情況,根據專業需求對于各專業人數進行調整,比如大多出同學報了笛子,但報笙、嗩吶的同學較少,在此情況下可進行適當調劑,直到樂團成員構成基本符合樂團編制的要求。
(三)樂團師資配備
樂團的成長除了有硬件設備,更需要有專業的師資團隊。民樂隊聲部比較多,所以最好聘請校外專業老師進校園來進行定時定點的訓練。我校在樂團師資方面,聘請了廈門青年民族樂團的專業教師團隊來為學生們進行專業授課。除了每周的樂團排練和聲部訓練,學校盡量鼓勵學生課外繼續找專業的老師進行小課學習。這樣的課外學習能讓學生的演奏水平得到較快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樂團的整體水平。
樂團指揮是樂團的靈魂人物。只有專業的指揮,才能讓樂團達到更高的演奏水準。筆者負責平時樂團的常規訓練工作,還擔任常任指揮。學校也不定期聘請一些專家指揮,對民樂團進行指導,使學生們更精準地演繹每一首作品。
(四)樂團制度保障
1.學生訓練制度
我校民樂團每周實行定人、定點、定時的訓練,并通過各種制度對樂團學生進行考核與激勵。每周二、周四、周五大課間時間進行常規合練,每周一到周四下午第三節由各聲部老師分小班進行聲部訓練以及基礎班教學,每周五下午邀請校外專家指揮到校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訓練。學校規定樂團成員每次排練要準時,不遲到早退、不曠課, 因故不能到位必須向管理教師請假。如不遵守團規,學校會對其提出警告或暫停排練乃至予以退團等處理。樂團也會從積極參與排練、演出的同學中評選出“優秀樂手”,這些同學可優先參加學校各級各類演出、交流活動。
2.家長協助管理
我校還積極利用家長參與樂團管理的積極性,組建樂團家委會微信群。家長堅持每天督促孩子練琴,每周在微信群里匯報學生練琴狀態,并至少上傳一次孩子有質量的練琴視頻或音頻,聲部老師則根據視頻、音頻對學生的回課情況進行評價指導。每次校內外演出交流活動,家委會密切配合學校老師的分工管理,從化妝、交通到演出劇務協助等工作,家委會成為樂團演出的后勤保障,這樣的參與也讓家長們感受到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快樂。
三、樂團實踐成果
我校組建樂團初期,樂團成員的演奏基礎幾乎為零。但經過嚴格而耐心的訓練后,團員們就已經可以合奏《八月桂花》《水鄉情韻》《金蛇狂舞》《慶典序曲初級版》《北京喜訊到邊寨》等曲目,在校、區、市的舞臺上嶄露頭角。樂團參與了廈門市鷺島花朵文藝匯演、參與廈門市“思明區價值觀論壇活動”開場表演、參與廈門市青少年宮主辦的“國樂飛揚、傳承經典”新年音樂會表演、參與華僑大學主辦的“傳承的力量”2019新年音樂會表演。多次校內外演出的成功展示,使樂團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同行們的贊譽。
四、結語
通過對我校民樂團建設的實踐與探究,筆者深深感受到,民樂團為學生們提供了音樂表演、舞臺實踐的機會,使他們不僅鍛煉自己的音樂技能,還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和生活閱歷。我校民樂團還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要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走好。未來的路還很長,筆者作為民族音樂教育人,作為廈門民立第二小學民樂團的負責老師,相信通過這樣的堅守,一定會讓學校的民樂團得到更好的發展。在傳承民族音樂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參考文獻
[1]樸東生.合奏與指揮[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07.
[2]周曉曼.中國民族管弦樂隊形成與發展初探[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