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為
(山東省平邑縣第一中學)
在進行實際的物理力學知識的學習時,無論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方面,還是在空間想象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當我們進行物理力學知識的學習時,不能夠一味地從書本中進行相關知識的獲取,還需要結合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力學現象進行思維的擴展,更好地去探索力學知識。單純的書本知識,常常導致學生群體中的一部分人對物理力學知識思考不透徹。對生活中的物理力學現象進行必要的觀察與思考,并利用具體的實例,進行各種力學現象的討論。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更好地去理解,去學習物理力學知識。
1.生活中常見的重力現象的討論
當我們乘坐電梯時,當電梯由靜止到開始上升時,我們會感覺自己有下沉的感覺。而且在電梯由靜止到開始下降時,則會覺得自己有輕飄飄的感覺。但是并不代表我們自身所受到的重力變大變小,我們所受到的重力并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我們在電梯的下底板放上一個精準電子秤,然后讓一個同學站于電子秤上面,然后進行電梯上升與下降的操作,并對電子秤上所顯示數值做好數據記錄工作。我們從后續的數據分析中發現,當電梯在上升提速的過程中,發生超重現象,導致電子秤上顯示的數值增大。而在急速下降時,發生失重現象,導致了電子秤上的顯示的數值在減小。而在電梯進行勻速上升與下降時沒有與重力平行方向上的加速度,電子秤上所顯示的數值與該同學靜止站在電子秤上一樣。增加與減少的數值,是由于電梯在加速過程中的加速度造成的。計算重力的公式為G=mg,該同學在電梯中比例系數g與該同學的體重m并沒有發生變化,因此該同學所受重力并沒有發生變化。簡單乘坐電梯就能從不同的感受中更好地了解重力相關的知識,這就要求學生在生活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去發現思考。
2.生活中常見的摩擦力現象的討論
摩擦力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力,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所體現。在摩擦力的分類上,具體可以分為,靜態摩擦力、滾動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三種。如果我們生活中缺少了摩擦力,那么我們會連走路都覺得困難,因為當我們在走路時,需要與地面進行接觸,產生向前的摩擦力才能夠使我們前進。當然,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很多時候,也是阻礙我們的一大力學因素。例如,在工業生產中,工業生產中的機械大多采用了齒輪的帶動原理,而齒輪之間如果摩擦力過大,則會導致齒輪在短時間內就磨損嚴重,需要進行頻繁的維護更換工作,增加工業生產的投入成本。不僅僅是在工業生產這種場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在使用鋼筆進行書寫時,鋼筆原先完好的筆尖會因為長期使用而被磨損需要更換,主要的原因就是書寫時與紙張表面進行摩擦,從而導致鋼筆筆尖磨損,縮短鋼筆的使用壽命。對于生活中摩擦力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對于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生群體來說十分重要,能夠更好地增加學生對于摩擦力相關知識方面的理解。在普通的工廠的生產流水線的傳送帶上,就存在許多可以供以思考的不同情況,傳送帶與上方的貨物之間,在不同的運動情況下,也存在著不同的摩擦力作用的情況。我們利用傳送帶與貨物的不同運動情況,進行不同情況的摩擦力的相關討論。具體的討論根據下圖所示進行:

圖1中,將傳送帶進行斜放處理,然后將貨物置于傳送帶上,讓兩者一起進行斜向勻速運動。該放置的貨物雖然沒有與傳送帶之間發生相對位移,但是依舊受到了方向為斜向上的靜摩擦力。圖2中,將傳送帶進行水平放置,然后將貨物置于傳送帶上,讓兩者一起進行水平勻速運動。在這種情況下,放置的貨物沒有與傳送帶之間發生相對位移,并且沒有相對位移的趨勢,因此該貨物沒有收到摩擦力的作用。圖3中,我們將傳送帶進行人為的水平加速,傳送帶與貨物之間產生了相對位移,貨物相對傳送帶水平向左位移,所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方向為水平向右。圖4中,我們將傳送帶進行人為的水平減速,貨物相對于傳送帶進行了水平向右的相對位移,所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水平向左。
3.生活中常見的彈力現象的討論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重力和摩擦力兩種不可或缺的力之外,還處處存在彈力現象。并且彈力還以多種形式展現在生活中,無論是生活中的彈簧和橡皮筋拉伸時的張力,還是物品放在地面上對地面產生壓力時地面向上的支撐力,都體現了彈力現象。當然,彈簧不僅僅只有進行拉伸時才有彈力的產生,當將其壓縮時也會有相應的彈力產生,籃球等球類拍打到地面然后受到彈力作用彈起也體現了彈力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通過對物體進行觀察,能夠大致了解彈力產生的必要條件與彈力現象的具體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當我們用手捏扁空的鋁制的可樂瓶后不會恢復原來的形狀,如圖1所示。但是,用手捏扁空的塑料可樂瓶時,它會迅速恢復原來的形狀,除非用的力度過大,才會導致其無法恢復原先狀態。
鋁制的可樂瓶在被施力捏扁后,并沒有恢復原先形狀,這種屬于非彈性形變,并沒有產生彈力。在進行判斷時,就要求學生需要在進行平時的課本知識學習時,對彈力相關的知識進行鞏固。而塑料可樂瓶在被捏扁之后,迅速恢復原來形狀,這種為彈性形變,產生了使其恢復原先形狀的彈力。當對塑料可樂瓶施加的力過大時,可樂瓶將會如同圖二所示情況一樣,無法恢復其原狀,不是因為沒有受到彈力作用,而是因為施力過大導致超出了其彈性限度,導致其無法恢復原狀。當學生進行高中物理中的彈力相關知識的學習時,如果不能準確了解其產生的原理與彈力的定義的話,常常會導致我們在平時答題時因為產生的偏差而做錯。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彈力現象進行必要的觀察和思考,然后將課堂所學的定義與知識進行結合,才能夠事半功倍,更加準確地去理解彈力相關的知識。
學生進行高中物理的力學相關知識學習時,不僅僅要對書本中的定義與解釋進行進一步理解,還需要加上必要的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與思考,才能更好地去攻克高中物理力學方面的一系列問題。物理力學知識源于生活,更好地利用生活中的力學現象,對這些現象進行必要的探究,更好地不斷學習物理力學中所包含的知識。對日常生活中的力學現象進行更多的觀察與思考,保證高中物理力學知識能夠更好地被學生掌握、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