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雪梅
(遼寧省沈陽市北京師范大學沈陽附屬學校)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不斷優化思維方式的過程,既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能力,還可以發展和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2014年教育部提出了全面發展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核心素養提出的三個方面六大素養是當今教育者努力追求的目標。核心素養中很重要的一大素養是學會學習,而著名的“學習金字塔”模式告訴我們,討論、實踐、教授給他人是三種主動的學習方式,所以課堂上以“學習單”為載體,教會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種學習方式。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與合作精神,并在寬松的氛圍下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由此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學習單是在導學案的基礎上進行了完善和提升,汲取了導學案的優點,針對不同的課型設計了不同的板塊。學習單的設計符合核心素養的要求,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改中最受歡迎的學習模式,但是很多時候流于形式,課堂表面看起來熱熱鬧鬧,但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好。我一直堅信,數學課堂沒有必要追求形式上的“熱鬧”,如何在課堂上讓每一位學生的思維都動起來才是根本。傳統的小組分組會遵循“組間異質、男女搭配”的原則來實現強帶弱的目標,但是,我在初中課堂中進行實踐探究的過程中發現,這種分組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是由于初中生的年齡特點,男女生分到一組矛盾頻出,不適合課堂的有效合作學習;二是將優等生和后進生分到一組,往往后進生沒有參與討論的能力,經常被優等生拋棄甚至嫌棄,導致合作效果并不理想。針對以上問題,我對分組進行了改進,將優等生和中等的學生進行搭配分組,將學習成績中等偏下的學生和后進生進行搭配分組,并觀察平時學生之間的關系,將關系較好的學生盡可能分在一組,有利于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討論交流。每一組中,學習單中的教學重點知識部分是一樣的,而對于教學難點會分成A和B兩塊,學習能力好一些的完成A,學習能力弱一些的完成B,這樣調整之后,課堂中的討論和交流明顯順暢了很多,所有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討論當中。
學習單的內容分為以下幾部分:回顧輔助知識、獨立探究、合作學習、鞏固練習、小組討論、學習總結、拓展提高。
1.回顧輔助知識。師生共同回顧一個知識:如何用描點法畫出一個未知函數的圖象?給學生回憶的時間,教師可以適當補充。
3.合作學習。教師按照小組人數,在學習單上給出相應個數的反比例函數表達式,其中k值有正有負,小組內每人選擇一個表達式,用描點法畫出函數的圖象。所有組員將畫好的圖象放到一起,共同研究圖象的特點,并總結、匯報。此環節中,老師切忌不要著急,要有耐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觀察、發現、討論、總結。老師對匯報后的結果進行合理點評,師生共同總結。
4.鞏固練習。學習單中給出10道基礎的小題,讓學生對新知進行鞏固練習,要求學生自主思考,獨立完成。
5.小組討論。組內所有人都完成后,組內進行討論,針對有歧義的題進行交流討論、修改,并確定組內最終的答案,然后教師再公布正確答案。組內有疑問的可以再次討論,如果組內解決不了可以求助教師。傳統課堂中,教師會直接給出答案,而通常學生對教師的答案也不會有任何的質疑,其實從長遠來看,這樣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而組內學生共同確定答案的過程,正是學生合作過程中互幫互助的表現,實現了“學生教學生”的目的。
6.學習總結。經過以上的學習過程,師生要共同總結出反比例函數圖象的基本性質,將發現的結論整理成課堂筆記。此環節教師需要將函數圖象的性質進行規范的板書,并要求學生認真記錄筆記,保證知識總結的準確性。此過程旨在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善于總結、善于反思,如此才能學有所得。
7.拓展提高。學習單上準備A類題和B類題,不同學習能力層次的小組選擇相應的部分進行合作完成。由于題目不同,教師在此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小組,對于有困難的小組進行及時的幫助,做好個別指導。
學習單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師“一言堂”的情況出現,課上學生或獨立自主探究、研讀教材,或小組合作、交流學習,以此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率。學生不再處處依賴教師,開始主動地研讀教材,求助同學,交流討論,讓小組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這相比傳統“填鴨式”的教學,不僅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果和質量也提高了。
從長時間的實踐經驗來看,如果想保證小組合作的效果,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建立規范的獎懲機制,起到長期監督和激勵的作用。我在課堂中采用的是加分制度,對于討論積極、團結合作的小組進行及時的加分獎勵,對于表現差的小組則酌情扣分,每隔一段時間設置一次小組間的評比,分數高的小組可以獲得一張特權卡,用于減免一次節假日作業、優先選擇座位、免值日一周等。這種方式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大家在課堂上表現得也很積極。不過方式不是一層不變的,教師可以在不同的階段適當改變獎勵方式或者加分制度,要不斷推陳出新,讓學生始終保持熱情。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也增加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教師想要實現真正的“生本課堂”,就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自由的思考、自由的討。經驗所得,課堂中教師只要抓住時機,適當的點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效果就要遠遠好過教師直接講給學生聽。
以學習單為載體,以小組合作為學習途徑,讓學生的頭腦動起來,讓數學思維發揮作用,在課堂的40分鐘內,發揮最大的作用。課堂效率對于學生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學習單在課堂中要充分發揮它的引導作用。在課堂中,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在課堂中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