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蓮
(江蘇省銅山中等專業學校)
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我們已經來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發生了變化,互聯網在以看不見的方式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給我們提供著便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給老師的教學也帶來了便利,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應用先進的技術輔助自己的教學,提升教學的質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事實證明,信息化正在改變著傳統的教學方式,在中職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使用信息化技術能夠很大程度上優化老師的教學方式,而且這也是教學技術的改革。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學習美術與音樂,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所以學習這些藝術能夠促進學生終身的發展。聲樂,顧名思義就是用人的聲音來演唱的音樂,這也是一種藝術的范疇,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傳達人們的感情,同時聲樂是一種優秀的音樂文化,以人的聲帶為主,配合鼻腔舌頭口腔等,從而發出有節奏悅耳的聲音。現在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發生了變化,越來越注重精神文明的生活,所以聲樂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的主流形式,對于培養人才來說是一種重要的方式,在中職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重視聲樂的教育,這種藝術課程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能夠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聲樂的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師站在一定的高度正確的引導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發音技巧,能夠識別不同的音樂,最后達到情感的共鳴,學會用聲音來抒發自己的感情。眾所周知,中職學校培養的是大量的技能人才,給社會不同行業提供一線的工作人員。也正因為此,在中職學校教學的過程中一般只注重對學生的技能進行訓練,而忽略了對學生的聲樂教育,現在中職院校的聲樂教育狀況不容樂觀。有些學校雖然開設了聲樂課堂,但是聲樂課堂只是一種形式,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注重于學科本身,而沒有有效的給學生延展,學生每天接受的訓練都是非常死板的,諸如樂理課,鍵盤課等。采用這種方式,學生感受不到聲樂的豐富多彩,老師一味地給學生講述這些死板的知識,感受不到課程之間的銜接。我們知道聲樂的學習需要循序漸進,逐個突破,老師利用這種方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現在有些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是采用傳統的給學生講知識,讓學生模仿帶領學生練習和演唱這幾個步驟,教學方式非常老套,學生完全不會感興趣,很多學生喜歡聲樂,但是由于自己的想法和老師的教學不一致,慢慢地也就對聲樂失去了熱情。現在的學生見識過很多新鮮的事物,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板一眼的給學生講課本上的知識,學生會覺得非常枯燥。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些老師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和學生充分互動。聲樂課堂屬于一種藝術課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只有交流才能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只有不斷交流,才能夠提高聲樂課堂的生命力。老師一味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會不好意思開口,有了問題也不愿意和老師溝通和交流。長此以往,學生學習的聲樂知識都是非常單一的。顯然,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的要求。新學期要求老師打破傳統,給聲樂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提升課堂的活躍度。
中職生聲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優化教學方式,體現出學生的主人翁性質,切實讓學生感受到聲樂的魅力,讓學生受到藝術的熏陶。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學習,并且把學生自己唱的作品上傳到平臺上,大家在這種氛圍下自由討論,每一個學生都發表了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利用這種方式,每一個同學都得到了進步,而且利用信息技術還能夠在課余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結果表明,運用信息技術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聲樂的教學效果。傳統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使用鋼琴一邊彈奏一邊教學生唱,一句不行就反復地練習,這種方式非常枯燥,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的學生甚至會曲解老師的意思,隨便演唱,不但不能夠提升歌唱的技巧,而且還會傷害嗓子。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使用直觀的信息技術有助于解決以上的問題。信息技術改變了老師機械式反復的帶學生學習新歌曲的模式,從平淡無奇的反復練唱,逐漸轉變成聲像俱佳的教學狀況。而且利用信息化的技術,一些象征性的內容可以變得更具體,老師使用圖像動畫文字等直觀的方式給同學們講解知識點,會幫助同學們一一擊破難點。傳統教學過程中,老師總是倉促地結尾,而現在利用信息技術優化了老師的評價系統,極大程度上活躍了課堂的氛圍。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也可以充分利用學習平臺和各種唱吧軟件,提高了學生演唱的熱情。
新學期,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讓這些新技術顯示出自己的作用。可以說計算機網絡技術給中職聲樂教學插上了有力的翅膀,促進了教學的改革,讓老師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把信息技術和聲樂的教和融合在一起,老師給學生創造了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優化了教學的環境,打破了傳統單調的聲樂授課模式,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提高了同學們的歌唱能力。
信息化技術的內容多姿多彩,有視頻圖像、音頻、文字等,老師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融入信息化技術能夠改變傳統的聲樂授課方式,讓傳統的可看可聽可動這種模式轉變成有影像、文字、動畫等多元互動的多媒體模式,再輔以網絡,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聲樂課堂,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感受,激發學生對聲樂的學習熱情。比如,我們在學習男高音和女高音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剪輯著名的高音樂家的相關視頻給同學們播放,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認真的去感受。而且老師還可以給學生播放音樂劇,音樂電影等讓學生受到良好的熏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聲樂課堂和普通的學科教學有些區別。普通的教學采用的是集體教學這種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比較差,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也比較少。利用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教學過程,可以帶領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平臺上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聲樂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個別化的教學方式,老師充分發揮出學生個體的積極性,針對不同學生進行指導,老師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輔助和設計人員。有些老師認為信息化技術就是使用錄音或者是音響設備輔助聲樂課堂,這種觀點也是有偏見的。聲樂老師平時一定要樹立正確的觀念,要想促進聲樂的發展就要創新。信息技術是強有力的武器,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不斷為學生提供服務,所以老師一定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自己的教學。用信息技術給聲樂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要不斷學習先進的信息技術,另外老師也要知道怎樣把聲樂和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在此過程中,需要老師去大量的探索,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
老師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信息化技術去創設各種各樣的教學情境,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應用信息化技術,讓學生置身在一個一個的教學情景中,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聲樂的魅力,活躍學生的思維,啟發學生的心靈,從而讓學生自己對聲樂有一個記得,認真學會其中的技巧。老師要合理的安排上課的時間,設置好課堂教學的目標以及教學內容,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傳統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一味給學生灌輸知識,老師講得非常辛苦,學生聽得也很累,而信息化技術輔助老師的聲樂課堂是結合計算機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優化老師的教學,所以老師在平時也要不斷學習這些知識,讓信息化技術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同時也要讓學生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自學,擴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職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有些老師的課程設置并不是很合理,而且課程單一,操作性很差。比如,對于演唱節目的編排沒有相關的安排。老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帶領學生實習或者是了解到現在的聲樂市場,以及當今時代對聲樂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能夠不斷完善的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聲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也要合理選擇內容,進行信息化技術的教學,并不是什么內容都可以用信息化技術。老師可以讓同學們在上課之前進行預習,另外,老師也可以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參與到老師的課堂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重難點,老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幫助解決,如喉頭怎樣平放,怎樣控制氣息等。老師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能夠更直觀地給同學們說明,讓同學們一目了然,掌握演唱的技巧。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老師過多地使用信息技術,會出現喧賓奪主的現象,有時候一堂課下來,老師使用了大量的信息技術,學生覺得非常華麗,但是仔細想想沒有學到什么東西。所以,老師要把握好信息技術的使用度。
綜上所述,在中職聲樂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結合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創造各種各樣的教學情境,擊破教學中的重點,提升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