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航
摘要: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金融系統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對于促進國內經濟發展,維護金融系統穩定等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其本身的所處的經濟環境較為復雜,面臨的金融風險也較多。筆者根據相關文獻,對當前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金融風險進行討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預防措施的提出,希望能夠提高商業銀行金融風險防控能力。
關鍵詞:商業銀行 金融風險 預防
商業銀行作為現代金融的核心所在,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商業銀行發展的穩健性決定了一個國家的金融安全,也決定了整個金融體系的完善程度和穩定性。而商業銀行作為市場經濟的直接參與者,不僅僅需要承擔經濟發展的重則,還需要面臨來自市場的金融風險。商業銀行需要不斷的對自身進行調整和完善,以此來適應新的經濟發展環境,規避金融風險。
一、導致當前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原因
(一)貸款結構不合理
貸款結構比例失衡是造成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重要原因。一是由于現階段,國內的大多數商業銀行為了進行市場擴張,提升業績,吸納了過多的小微企業。小微貸款在銀行信貸中占據了較大的比例,而這些小微企業本身的根基較為薄弱,收到經濟下滑影響,許多企業面臨困境,無法清還貸款,導致銀行出現大量的呆賬、壞賬:二是由于競爭激勵,市場不景氣,大客戶群體的比重增速放緩甚至出現下滑,導致銀行需要開拓更多的業務來進行空缺的填補,導致銀行需要面對更多的不穩定因素,風險加劇。
(二)金融產品組合問題
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以及其他的衍生工具缺乏創新,產品組合不合理也會給商業銀行發揮在那帶來風險。目前,許多商業銀行所推出的金融產品、理財產品營收能力差,抗風險能力弱,特診不明確,定制性差,導致這些產品在投入市場時無法獲得期望收益。同時,商業銀行在與重大客戶的合作,大型企業的談判中議價能力差,盈利水平差。金融產品組合缺陷導致了商業銀行的利潤空間下滑,隱形風險較多。
(三)金融風險管理滯后
目前,商業銀行的金融風險防范意識較弱,對于風險的管理也較為滯后,因此在風險出現時,無法及時的進行規避,也無法及時作出應對,導致銀行運營收到極大的影響,并造成整個金融體系的不穩定。一是在風險管理體系上存在缺漏,沒有建立系統、完整的金融調控體系,前期風險預警,風險評估,以及后期的風險處理等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二是沒有與征信系統關聯,許多信貸客戶在網絡客戶端的貸款,P2P平臺的貸款以及其他征信情況無法及時查證,導致風險管理無法正常展開,十分滯后,加劇了銀行的金融風險。
二、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預防措施
(一)優化貸款結構,降低系統風險
為了降低商業銀行的金融風險,就必須要進行貸款結構與優化。一是要調整存款與貸款比例,在存款方面要提高大客戶比例,提高對公占比,提高資金的流動性,同時提高盈利空間;二是要優化自營貸款業務,根據具體情況來控制貸款集中度,將風險進行降解,同時在進行貸款業務進行時還要對企業的經營情況、信用狀況等進行重估,尤其是在中小企業貸款方面,對于企業的營收狀況要進行嚴格把控。
(二)利用信貸規劃方式動態管理行業貸款
從風險管理的角度看,需要以動態信貸規劃的方式管理各行業貸款規模和周期。根據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的特點和規律,科學設定出各地區、各行業貸款在大盤子中的相對比重以及絕對規模,并以“限制比重”“限制額度”的“雙限”方式配置信貸資源,發揮信貸政策晴雨表的功能,系統降低金融風險。
(三)優化銀行金融產品
一是要加大銀行金融產品的創新力度,對于銀行金融產品進行嚴謹設計,系統把控,避免由于金融產品自身缺陷帶來的系統風險。二是要提高金融產品的市場歸屬度,根據市場需求來進行產品設計,提高金融產品的定制化程度,提高客戶粘性,提高盈利效率。
(四)提高風險意識,提高風險管理制度
首先是要提高商業銀行的風險意識,明確金融風險的破壞性和嚴重性,只有從意識出發,才能夠以此來督導風險管理的進步;其次要建立系統的金融風險管理體系,從風險預警、風險評估:風險控制處理以及后期的風險建檔等在內,建立起一個系統的風險控制體系,提高對風險的控制度;最后要提高風險管理的質量,提高風險信息的時效性,除了要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外,還需要不斷地完善征信體系,提高征信體系的覆蓋面,以此來降低金融風險。
結語:商業銀行的金融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雖然俺不能夠完全的消滅,但是卻可以通過各種手段的調控來進行轉移、進行削弱,進行規避。商業銀行必須要正視自身發展,對當前存在的金融風險進行分析研究,并實事求是,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綜合調控,提高風險意識,建立系統風險防控體系,提高風險容錯率,維護金融系統穩定,保障金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