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杜明慧
摘要:評標活動是招投標活動的重要環節,評標專家的專業水平、業務能力均對評標質量有重要影響。本文闡述了評標過程中專家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與現狀,提出了評標專家管理提升策略,旨在提高評標質量,促進招評標活動健康開展。
關鍵詞:評標專家 管理 策略
一、引言
評標專家是在招投標中依法對投標人(供應商)提交的資格預審申請文件或投標文件進行審查或評審,具有一定水平的專業人員。在評標環節中,評標專家作為評標活動的主體,其職業道德、業務水平等直接影響到評標工作質量。由于實踐中評標專家入庫管理不規范,評標專家的職業道德、專業素養等造成了評標過程中諸多問題。如何落實專家的專業水平、有效降低評標工作主觀不確定性,保證評標環節的公平、公正,引發了提升評標專家管理水平的思考。
二、評標專家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專家庫管理存在的問題
1.專家入庫標準低。一些招標人對申請專家資格的人員,只要符合專家入庫的硬性標準,便通過審核,并未對專家的專業水平,過往經驗進行考核:甚至有的招標人為了吸納更多的專家入庫,忽略“審核”環節,凡申請者必通過,這種只重數量不重質量的方式導致入庫專家水平良莠不齊,降低了評標專家的水準,間接影響到評標質量。
2.專家庫專業設置不科學。專業分類是否科學直接關系到專家選取是否合理。有些招標人建立的專家庫完全照搬國家評標專家庫中的專業類別劃分和專家資格條件,并未考慮行業特點和專業的特殊性,導致專業劃分并不合理,抽取專家時會出現通用專業評委扎堆、特殊專業評委數量不足或評委專業不對口等問題,影響到評標質量。專家也會因無法將其專業能力與專家庫的專業類別進行合理匹配,出現錯報、亂報的現象。
3.評標專家評價。一些專家庫缺少專家評價或對專家的評價流于形式,如僅進行簡單的定性評價,缺乏對專家的業務能力、工作態度等的量化評價指標:或由招標代理公司人員對專家進行打分,以“老好人”的角色,將專家的考評結果均打分為“優秀”;線下抽取評標專家使用諸如“小飛狹”等抽取軟件進行抽取,由于該類抽取軟件并無專家評價功能,缺失了對評標專家的評價。
(二)評標專家自身存在的問題
1.評標法律意識淡薄。評標委員會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標準和方法,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和比較,遵守職業道德,對所提出的評審意見承擔個人責任:不得透露對投標文件的評審和比較、中標候選人的推薦情況以及與評標有關的其他情況。但在評標過程中,個別專家或以實現技術要求為理由,不按照評標標準打分:或受到來自招標人的壓力或其他專家的誘導作出“非獨立”評審意見;或與投標人利益交換,嚴重影響到評標秩序,究其原因在于評標專家的法律意識淡薄。
2.業務水平不精。“從事相關專業領域工作滿八年并具有高級職稱或者同等專業水平”是對評標專家的一個基本要求。但是個別評標專家由于業務水平有限、經驗缺乏等原因,對招標項目的評標標準和技術要求無法準確理解;或出現個別專家知識面過于狹窄,經濟專業的完全不懂技術,或技術專業的完全不懂商務,造成不能秉持公平、獨立評審原則的狀況。
(三)專家抽取環節上存在的問題
評標專家是按學歷、資格證書,職稱等硬性條件申請入庫。實踐中,卻存在部分專家實際從事的工作與申報專家庫的專業不一致,或中途從事其他專業工作,或多年不從事一線專業工作,專業水平受限,“名不副實”。另外,除特殊項目外,評標委員會成員采用隨機抽取方式確定,因個別專家庫的庫容量較小,專業人數基數較少,即便以“隨機抽取”方式進行抽取,抽到的專家總是熟悉面孔,隨機的結果就相對固定了。“隨機抽取”方式形同虛設。
三、評標專家管理提升策略
(一)加強專家入庫、評價管理與專業劃分
專家庫管理人員不僅要對專家的資格條件進行審核,還要對專家的工作經驗與業績進行審核,對于滿足這些標準的入庫申請人,優先入庫;建立量化的專家評價機制,形成可量化的數學模型:對于不再適宜從事評標專家工作的評標專家應及時勸退,同時不斷補充“新面孔”:專家庫建設人員要參考國家評標專家庫的建設標準的同時,更要充分考慮行業特點、專業的特殊性乃至專家資源的實際情況:既要有原則又要靈活處理,堅持招投標活動的原則,建立科學的專業分類。
(二)加強對專家的法律知識與專業知識的培訓
評標專家多為一線工作人員,雖然具有一定實踐經驗,但對于諸如招投標、專家的政策、法規等未必能做到及時學習。相關組織應強化對專家的法律知識與專業知識的培訓,強化專家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意識,促進在庫專家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單次培訓結束要有考核,考核結果要納入專家評價機制:針對單次評標,招標人要在評標開始前及時宣貫評標專家評審紀律,務必使專家在評標前就能明確自己的權利與責任,不觸犯法律法規。
(三)爭取抽取專家評委各專業均衡
在隨機抽取評委環節中,對評標抽取時間、評委抽取結果保密均有要求,但對專業性均衡并沒有要求。以5人專家組成的評標委員會為例,如果對專業均衡不考慮,有可能抽到的專家都是商務類專家或技術類專家,很難保證評標結果的客觀與準確;可以考慮在抽取專家方案設置時,盡量包括更多的與本次評標項目相關的專家專業,一方面,可避免抽取到的專家專業較集中,導致技術或者商務“權重”較大;另一方面,由于擴大了專家抽取的基數,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專家太過“熟悉”,影響到評標質量。
四、結束語
評標作為招投標活動關鍵環節,其結果是否客觀、公正與評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為真正實現公平、公正評標,就要不斷加強對評標專家的管理,提升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對專家“管理”的水平,促進招投標活動的健康良性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