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8年1月,《公共圖書館法》的正式實施,明確公共圖書館針對殘疾人等特殊群體要積極創造條件,提供適合其需要的閱讀服務。在借鑒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為視障兒童服務的實踐做法上,對少兒圖書館開展視障兒童服務工作提出了建議。以鼓勵更多的少兒圖書館開展“視障兒童”服務。
關鍵詞:少兒圖書館;視障兒童;閱讀;服務
1 引言
隨著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工作的繼續推進,公共圖書館面向公眾的服務也進入常態化,除圖書閱借、閱讀推廣活動、興趣培養、簡易參考咨詢等基本服務外,還有深度參考咨詢等非基本服務。特別是少兒圖書館的服務就更豐富多彩了,除了閱讀推廣、科普實踐觀察、科普實驗和制作外,還有琴、唱、書、畫等等。但這些服務都多是面向一般大眾的。除中國盲人圖書館專業圖書館和上海、浙江等先進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外,對我國很多公共圖書館來說,由于經費原因,面向視障特殊群體的服務,還是比較單一的。囿于經費少,購買不起新進的視障服務平臺和AI(人工智能)、VR( 虛擬現實)、AR( 增強現實)等智能設備時,應該如何提高“視障者”服務質量,有待各級圖書館共同努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繼續探索。
2 少兒圖書館“視障兒童”服務新思路
2.1 開展“尋找陽光兒童”活動,讓社會關注視障兒童
目前,全國有視障者1200多萬。但能像正常孩子一般想要去社區、圖書館等地方參加活動的視障兒童很少。對于少兒圖書館來說,只要你能來,他們就會想辦法服務你。就拿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來說,為提高視障兒童的服務質量,該館和廣西幼師學院的特教班簽訂了志愿服務協議,約定周末帶視障人士的小孩到館閱讀的同時也可以指導前來少兒圖書館閱讀的視障兒童。所以,筆者認為,當地相關機構應該多宣傳,激勵家長積極帶視障兒童來圖書館“閱讀”,哪怕只是來認識新的朋友,聊聊天,參加讀者活動,對孩子來說是件快樂的事,也是一種健康的成長方式。至于宣傳,通過電視臺、微信的微博宣傳會更好些。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在2017年承擔中國盲人圖書館的《盲人閱讀推廣與社會教育示范應用》課題時,在南寧電視臺的幫助下,制作了《尋找綠城陽光兒童》公益宣傳片,目的是尋找社會上的盲弱視兒童(0-18歲),重點幫扶他們在閱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幫扶他們在文藝、書法和繪畫特長發展上的需要。該宣傳片于2016年國慶節前后在南寧電視臺四個頻道每晚各播出一次,節目播出后,得到南寧市殘聯、廣西盲協的高度重視,以此提高視障兒童參與社會活動的意識,讓更多的盲人朋友了解少兒館、走進少兒館。
2.2 不劃分視障閱讀區
由于身體的殘缺,而往往會有生理缺陷,視障者從小就被特別對待,生活的圈子里很小,內心極度敏感,與他們溝通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1]。所以筆者認為,視障兒童長大后總要進入社會,學習獨立工作和生活,應該讓視障兒童從小學會融入社會,讓他們不要與社會脫節。據了解,80%的視障兒童希望能和正常孩子一起玩,一起閱讀,一起共享公共設施設備,不希望與普通孩子區分開,也不要特別對待。所以,少兒圖書館也沒有必要專門劃分閱讀區。以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該館就沒設專區,無論是紙質圖書閱覽室和電子閱覽室,視障兒童來了,她喜歡坐哪就坐哪。這樣既可以讓公共資源最大化地使用(比如,在電子閱覽室,如何設了專區,但沒有盲童來用電子資源,而正常孩子來得多時,出于禮讓她們也不太敢去專區,這樣專區的電腦就會被閑置,沒能實現公共資源的充分利用),也可以讓視障兒童感覺他們沒被區別對待,能和正常孩子一起閱讀,是件快樂的事。
2.3 建設分館,為視障兒童打造閱讀天堂
視障兒童的閱讀一般情況多為親子閱讀和聽讀,志愿哥哥和姐姐的陪讀深受視障兒童的喜歡,如果是同齡兒童的陪讀,讓視障兒童的閱讀積極性更高。據了解,每年到公共圖書館借閱的視障者不多,視障兒童就更少了,但如果圖書館能主動把資源放到視障兒童相對集中的專業學校去,那利用率就更高了。由于民辦視障學校的閱讀資源少和針對視障兒童閱讀推廣的老師也偏少,所以民辦視障學校非常歡迎圖書館把分館開到學校,幫助更多的視障兒童解決沒書看的困難。以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該館在舍得殘疾人職業學校建立了分館,除了把圖書資源放在該分館外,并把該分館作為視障者的活動點和正常孩子互助閱讀的體驗點,每年開展“讀書周”活動為主線,開展系列閱讀推廣和社會教育活動,讓盲人的閱讀豐富多彩。“讀書周”的活動主要有“悅讀書巢”好書分享、“愛薇園”繪本故事會、播放無障礙電影、綠城蒲公英公益講座、才藝展示(綠城蒲公英舞臺)、盲童和正常孩子一起親手做午餐等活動。該館還邀請社會兒童教育機構參與志愿服務,閱讀互助讓視障兒童與正常兒童一起閱讀、一起成長。通過分館的建立,除了能提供給視障兒童一個快樂的閱讀平臺,還能組成一個熟悉盲童教育的師資團隊,為更多的視障兒童提供優質的文化服務,彰顯了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性及人文關懷。2017年8月,8月我館被確定為中國盲文圖書館南寧市少年兒童支館。
2.4 側重有聲電子圖書的采購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更多的讀者喜歡選擇了聽書的閱讀方式來放松自己。好的特別適合盲童閱讀的故事、科普類的紙質盲文圖書偏少也貴,所以很多少兒圖書館每年采購紙質盲文圖書的也偏少。所以,經費不足的市、級縣公共圖書館可以側重有聲電子圖書特別是微信版的有聲讀物的采購,既可以滿足一般讀者,也能最大化地為視障者提供移動數字資源,開啟足不出戶、隨時隨地的閱讀模式,以此保證視障者能夠均等、輕松地利用公共圖書館資源[2]。由于視障兒童認識的盲文少,所以視障兒童的閱讀更需要家長、老師、志愿者的引導,從閱讀有聲電子圖書開始,再到少兒圖書館參加閱讀活動結識更多的好朋友,和正常孩子一起閱讀同一本圖書,從而慢慢培養視障兒童的閱讀興趣。
2.5 心靈作畫培訓,為視障兒童找到“光明的心路”
視障兒童特別是盲童作畫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是的,很難辦到,但確實存在。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分館----舍得殘疾人職業學校的校長曾柏良就是一名“世界盲畫導師”,他創立了“綠城盲人光明畫派”。曾老師以教畫竹子的輪廓、葉子開始,手把手地教盲童畫竹子和山水等國畫。曾柏良老師認為:“教畫畫其實是教盲童在做人,盲畫就是畫你心中的景象,不要在乎別人怎么說,找到你的本質,那就是你自己,用心靈去繪畫吧,相信自己一定行!”。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邀請過曾柏良老師開展兩期的盲畫培訓班,培訓對象有視障兒童、聾啞兒童、正常兒童還有視障者及她的孩子。就在2017年的《盲人閱讀推廣與社會教育示范應用》項目建設期間就開展了以主題為:“盲畫、能畫、非常畫”的心靈作畫培訓1期5場次,共培訓了30名孩子及家長。通過心靈作畫培訓,不但想讓盲童們學到盲畫的基本功,而且讓盲童能找到那條屬于自己的“光明的心路”,讓他們知道只要有勇力、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是的,參加培訓的盲童受益匪淺,其中,李錦同學的畫畫進步很快,現在已經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一幅竹子畫創作了。而且在2017年的盲畫藝術展上跟曾老師的畫一起展出。2017年4月,李錦獲得“全國優秀盲人讀者”榮譽稱號;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獲“全國盲人閱讀優秀組織獎”。
2.6 舉辦盲畫藝術展,展示盲畫培訓成果
有盲畫培訓,盲畫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讓更多的家長知道視障兒童也能畫畫,視障兒童才有多一項興趣愛好或者說技能的培養。理想中,視障兒童長大后可以做一名按擦師、心理咨詢師或者廣播主持人,還可能是一名畫家。當然,單是學生的畫展有點單一、不夠出彩,那么可以是師生畫展一起舉辦,老師帶著學生開畫展,即豐滿畫展的內容,也能讓學生為自己學有所成感到自豪,激勵視障兒童更堅定自信,學好畫畫。以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在2017年10月的第34屆國際“盲人節”期間,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與舍得殘疾人職業學校共同舉辦了“走進盲畫世界,用愛點亮未來”文化聯歡會及曾柏良師生盲畫藝術展。共有120人參加了活動。“走進盲畫世界,用愛點亮未來”曾柏良師生盲畫藝術展共展盲畫60幅,此次畫展除了展出曾柏良及弟子曾毓君(聾啞人)精品畫作外,也展出李錦等學生還不算成熟的作品。獲得廣大讀者的贊賞,攝影愛好者紛紛來拍照。2018年5月第28個世界助殘日期間,舉辦了曾柏良、張琨希夷及學生的書畫作品助殘展,近80幅作品展出。開展當天,師生還現場做畫,贏得廣大讀者的稱贊。兩年的展畫,廣西、南寧市殘聯領導均出席參加了活動,電視臺也報道了新聞,效果很好。
2.7 舉辦盲文基礎培訓班,讓閱讀不再困難
目前,公費的殘疾人學校數量有限,遠不能滿足視障兒童需求。很多家里條件不好的視障兒童會選擇上私立殘疾人學校或者在家里。而往往私立殘疾人學校教學條件比較差,經費少,很難開展系統的學習。如果少兒圖書館能聯合社會機構或者愛心人士,對私立殘疾人學校進行設備和經費上的支持,對學校和“視障兒童”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以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該館支付課酬費把私立殘疾人學校的盲文老師請到少兒圖書館,開設公益盲文培訓班。該培訓班的培訓對象為視障兒童和志愿者,讓志愿者和視障兒童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正式培訓前先讓學員們建立方位概念和了解盲文書寫原則,再學習點字的聲韻母拼音、數字標點、英文字母等盲文基礎知識,最后再通過游戲鞏固盲文。培訓后,視障兒童作為重點讀者成為該館的固定特殊服務對象;志愿者成為該館的文化志愿者團隊的成員,定期到少兒圖書館專為視障讀者服務。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少兒圖書館只要有心,并能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創新服務方式,在經費缺少無法創建溫馨的無障礙環境[3]和購買不了智能盲人服務設備的情況下,也能很好地服務視障兒童和視障者的孩子。
參考文獻
[1]段宇鋒.點亮心燈——記浦東圖書館視障者服務[J],圖書館雜志,2018(8):30-40.
[2]蔡豪源.智慧圖書館驅動下的視障讀者服務創新探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8(4):64-68.
[3]李青.視障讀者服務研究——以中國盲文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研究,2018(5):57-60.
作者簡介
周明(1977-),女,廣西合浦,在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工作,碩士研究生,副館長,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項目管理、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