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是一個由來自于全國各地的佼佼者組成的,有共同學習目標的群體,這個群體的穩定關系著高校自身的發展及和諧社會的創建。在校園內,農村大學生和城市大學生學習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是由人的成長環境和思維模式決定的。本文通過對社會發展背景下的城市和農村各方面進行比較,從深層次挖掘大學生學習差異的原因,并希望為改善當前不足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大學生;農村;城市;學習差異
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擔負著重任,能夠走進大學校園的學生在高考前都是懷揣夢想的。隨著近些年經濟高速持續不斷的發展,大學校園內農村大學生與城市大學生的學習差異越來越明顯。本文便針對這一現狀,圍繞農村和城市大學生的差異作出以下幾點分析。
1 成長環境不同
成長環境對于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不同環境中的人所形成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對于農村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來說,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大多來自于書本知識,激發他們努力上進的是“讀書改變命運”。體現在學習上就是讀死書、死讀書,在他們眼里,只有讀書才是唯一出路,也只有讀書才能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他們在學習上也是中規中矩,跟著教師的思路學習思考,甚至在不能理解的時候憑借死記硬背。這就導致農村大學生學習底子薄弱,思維方式相對單一。而城市的學生在學習上選擇就很多,很早的接觸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很早地接觸課外讀物,在課堂之外各種的培訓班也使他們有更多的選擇。城市的教師普遍的文學素養要比農村的教師要高,城市學生擁有更好的學習資源,這些都對城市大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得天獨厚的教育環境和十幾年里形成的習慣,讓城市大學生在學習中信手拈來,游刃有余。
2 學習目的不同
大學校園內是培養人才的地方。進入大學預示著緊張的高中生活的結束,人生將迎來一段相對自由并且沒有壓力的時光。農村大學生在學習上很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一部分學生會保持高中努力學習的作風,成為班級甚至是年級的三好學生,而一部分學生因失去了目標變得迷茫,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無法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作為農村大學生來說,學好各科知識仍是最基本的目的,他們選擇的專業往往與就業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學校不是很好,他們往往會選擇專升本。城市大學生一般來說基礎相對扎實,在知識銜接及過渡上顯得更容易。城市的環境造就了他們思維的跨度,在選擇上也有更多的機會。大學里他們更愿意發展自己的特長,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有興趣就有動力,這就使得他們在學習上有很突出的表現。很多城市大學生在讀大學之前已經有了很清晰的目標,所以在大學里他們會為其目標最針對性的學習。學習的目的不同,造就了農村大學生和城市大學生在專業選擇和努力程度的不同。
3 學習深度不同
大學是展現自我的階段,每個人的大學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作為農村大學生來說,應試教育下多年的學習,很大程度局限于書本知識。進入大學之后圖書館和互聯網上的電子書籍,對他們拓寬視野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很多農村大學生進入大學之前是沒有讀過四大名著的,更不要說世界名著。這跟他們成長和學習環境有關,就是說在大學之前沒有條件接觸這些文學著作。進入大學之后,他們會看到自身知識的局限,會去圖書館或者網絡上補充知識。他們泛泛而學,力求自己對各個學科都有所涉及,但并不精通。對于本專業的課程,力求精通。而城市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后,更加注重自身興趣的發展,會根據自己的喜好組建樂隊,詩社等等。對于自己不喜歡的學科只要做到不掛科就好,而對于自己真正喜歡或者符合自身發展的學科,則會苦下功夫,甚至不惜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進行學習。例如,小于來自城市,他喜歡動漫,大一這一年來花費在動漫學習上的金額就有上萬元,這種例子在城市大學生中極為普遍。學習深度不同,注定城市大學生會在某一領域鉆研,學有所成。
4 情商不同
在大學里學習,情商是很重要的。農村大學生從小都是跟父母、教師、同學接觸得多,很少能夠參加一些培訓班,學校也很少開展辯論賽、書法等等的興趣班,所以造成了農村學生普遍沒有見過世面,不敢登臺演講等。在大學里比較自卑,經濟條件不夠好,不敢在公共場合說話,與城市大學生沒有共同話題。如果在大學期間沒有改變,將對他們走入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城市大學生從小見得多,很小就上各種培訓班,接觸的人也多,相對而言,城市大學生更加自信,更加大膽,更能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城市大學生也更能顧全大局。情商不同,就要求農村大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為人處世能力。
5 結束語
在大學生已經不再稀缺的時代,農村大學生和城市大學生學習差異仍然存在。在農村大學生仍然寬泛地信奉知識改變命運的時候,城市大學生已經在為今后的發展制定具體的計劃。這種差距來自于接受教育的不同,來自于所見世面的不同,更來自于內心對自身人生目標的不同。這就要求社會對農村教育加大投入,開闊農村學生的眼界。在社會的發展中,逐步縮小兩者之間的差異,為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陳樂.農村大學生與城市大學生學習差異分析——基于上海四所研究型大學的調查數據[J].大學(研究版),2017(04):48-59.
[2]韓莉華,戴道明.當代農村與城市大學生考研動機差異的調查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2(18).
[3]張凌.學業成就獲得的城鄉差異研究——基于首都大學生成長追蹤調查的實證分析[J].復旦教育論壇,2019,17(1):61-67.
[4]龔春明,方美紅.城鄉生源大學生生活觀的比較分析——基于南昌兩所本科高校的問卷調查[J].現代大學教育,2018(2):67-75.
[5]陳永堂.農村家庭大學生教育成本調查研究——以河西學院大學生為例[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版),2017,36(1):56-62.
作者簡介
張穎(1985-)女,滿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北華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