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彩 張淑芳 鄧漫婷
【摘要】韌性代償現象是指那些在逆境中發展良好的人同時在社交能力、身體健康等方面表現出受損現象,原因在于:1.意識功能發展不足;2.過度發展人格面具壓抑陰影;3.自我自性發展軸斷裂。
【關鍵詞】韌性代償;心理分析
韌性的代償現象指出,當風險累積且發展資源有限時,可能發生韌性代償現象,高度的心理韌性會帶來心理上其他方面的缺陷。鮑振宙發現在較高的累積風險環境下,全面的心理韌性是極其罕見的,子女責任感(韌性因素)雖然保護了女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卻使其在社交能力的發展上付出了代價。Brody在南部鄉村的非裔美國青少年身上也發現了韌性代償現象(cost of resilience),在與社會經濟地位相關的高累積風險條件下表現出較高心理韌性的前青春期農村非裔美國人,表現出一種較低水平的問題調試能力。“共享發展資源假設”認為,人類個體所處生態環境中擁有的發展資源總量是有限的,不同領域能力的發展可能會彼此競爭資源。這種資源彼此競爭的程度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比在資源富足情況下更為明顯。如,在累積生態風險情境下,女生的子女責任感對其學業能力提供了保護作用,而對社交能力沒有保護作用。深度心理學對韌性代償及其解決策略有獨特的見解。
2.1意識功能發展不足導致韌性代償
意識是心靈中唯一能夠被個體直接感知到的部分,是保持精神內容與自我之間聯系的一種功能或者活動。榮格還使用內傾一外傾,感覺一直覺,情感一思維三個維度來對意識的功能進行詳細描述,并使用心理類型來闡述不同的意識功能所帶來的人的行為方式、行為偏好、優點與劣勢所在。榮格認為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功能在于擴展人的意識范圍,發展意識的優勢功能和劣勢功能,擴展意識靈活性和發展空間,保持良好社會功能,避免韌性代償現象。
2.2過度發展人格面具壓抑陰影導致韌性代償
人格面具表示我們呈現給外界的理想的一面而非真實的自己,人格面具是為了適應或個人方便而存在的,是社會功能發展良好的表現。陰影包含著絕大部分壓抑的欲望和不文明的沖動、不被接納的道德動機,天真的幻想和強烈的憎恨,是人不希望自己擁有的。陰影通常通過投射機制在其他人身上被體驗到。陰影位于人格的深層,是心靈中最深入和隱秘的內容,有強烈的生命力和自主性。人格面具和陰影是一對對立的概念。猶如心理韌性與韌性代償現象,當人過度發展人格面具和心理韌性,則因人格面具發展而被壓抑的心理的內容就成為陰影,陰影不可消滅,總是會尋找出路來表達自己,從而破壞全面的人格面具的發展,造成心理癥狀的形成、破壞人際關系,形成心理韌性代償現象。
2.3自我自性發展軸斷裂導致韌性代償
自我(Ego)的概念是意識領域的主要情結,自我是意識的中心,指的是個人擁有一個展現意志、欲望、反省和行動中心的經驗,自我體現了獨立個體的組織原則,是統一的人格整體的經驗概念。自性(Self)是關于心靈完整性和規范性的中心,是一種超越自我的超個人力量,它表示人格作為一個整體的統一性。榮格的自性概念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整合性、秩序性、中心與完整性、神圣與超越性。自我與自性猶如衛星圍繞恒星轉動,自性引導著自我的發展,為自我發展提供方向和保護,但自我不可取代,自我在現實生活中以現實的方式來實現個體的自性化。過度發展自我服從社會規范要求將導致自我與自性之間的聯系割裂,導致個體的自我無法從自性中吸取能量、智慧和知識,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從而導致心理韌性代償現象。
“能量守恒理論”來源于二元對立的哲學邏輯,但世界并非非黑即白,也并非非此即彼,超越二元對立,調和對立雙方,既不過分強調心理韌性激發韌性代償,也不擔憂韌性代償而放棄心理韌性,才是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