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炎
【摘要】目的:了解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實施快速康復護理的意義。方法:將我院2016.1到2018.12的200例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給予常規干預,快速康復護理組開展快速康復護理。比較兩組滿意水平;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拔管時間、早上8點活動疼痛評分、下午14點靜息疼痛評分、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并發癥。結果:快速康復護理組滿意水平、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拔管時間、早上8點活動疼痛評分、下午14點靜息疼痛評分、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并發癥對比對照組有優勢,P<0.05。結論: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實施快速康復護理效果確切。
【關鍵詞】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快速康復護理;意義
肺癌是l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目前,隨著治療方法的不斷改進,肺癌手術減少了患者的創傷,但患者仍不可避免地遭受一定的損害。胸腔鏡肺癌切除術是治療肺癌的常用手術方法。它可以確保腫瘤切除率,同時確保微創,并已在臨床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然而,手術作為一種壓力會對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創傷,局部切口也會限制肺功能的恢復。因此,對肺癌手術患者給予一定的護理措施非常重要。快速康復護理概念是臨床護理的新模式。本研究分析了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實施快速康復護理的意義,具體如下。
1.1資料
將我院2016.1到2018.12的200例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隨機分組,快速康復護理組年齡34-76(48.24±2.79)歲。男67例,女33例。對照組年齡35-77(48.57±2.44)歲。男68例,女32例。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干預,快速康復護理組開展快速康復護理。第一,術前護理:術前健康教育以多種方式進行,包括宣傳手冊和教育講座。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被告知快速康復護理的概念。護士詳細說明了手術流程,同時安慰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以緩解他們的焦慮和緊張情緒。術前指導患者呼吸功能鍛煉,教會家屬正確拍背叩擊的方法;對營養不佳的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加強營養支持。術前腸道準備無需進行傳統灌腸。所有患者術前10點開始禁食禁水,但快速康復者術前6個小時增加一次口服葡萄糖。第二,術中護理:術中注意保溫,室溫25~26~C,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體溫保持在37~C左右,給予保暖措施。合理濕控制圍手術期液體補充量,避免過多的液體攝人。第三,術后護理:術后評估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的疼痛,有效的鎮痛措施。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時間:普通患者術后24小時可床邊或床上活動,快速康復患者術后12小時可床上或床邊活動。術后早期進食,縮短禁食時間以快速恢復體力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術后明確拔管指征,盡早拔除管道。術前教會患者疼痛評分表,術后合理使用鎮痛泵,麻醉師及時干預,在無痛的情況下護士指導肺快速康復訓練。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滿意水平;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拔管時間、早上8點活動疼痛評分、下午14點靜息疼痛評分、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并發癥。
1.4統計學處理
SPSS15.0軟件,t、卡方分析進行數據處理;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2.1滿意水平
快速康復護理組的滿意水平更高,P<0.05。快速康復護理組的滿意水平是100%,其中100例均滿意,而對照組的滿意水平是80.00%,其中80例滿意。見表1。

2.2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拔管時間、早上8點活動疼痛評分、下午14點靜息疼痛評分、住院時間、住院費用
快速康復護理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拔管時間、早上8點活動疼痛評分、下午14點靜息疼痛評分、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并發癥
快速康復護理組并發癥更少,P<0.05。快速康復護理組并發癥有1例,而對照組并發癥有8例。其中,快速康復護理組有1例胸腔積液。而對照組有3例胸腔積液,3例皮下氣腫和2例肺不張。
肺癌手術患者的功能特征目前,手術是治療肺癌的主要方法。但并發癥較多,有必要加快肺癌手術患者的術后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快速康復護理的概念是一種新的護理概念,使用循證醫學的證據來整合和優化圍手術期的各種治療,如醫療,護理和麻醉,以最大限度減輕對患者及家屬的壓力促進快速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術后并發癥。本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干預,快速康復護理組開展快速康復護理。結果顯示快速康復護理組滿意水平、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拔管時間、早上8點活動疼痛評分、下午14點靜息疼痛評分、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并發癥和對照組比較均更好,P<0.05。肺癌手術中的快速康復是一種多學科優化策略,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減少手術應激反應并加速術后恢復,從而產生協同效應。對于肺癌患者,快速康復的實施取決于肺癌手術的進展,各種微創方法對患者身體造成的損害越來越小,患者在手術后開始訓練和活動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可以大大推進,可促進患者快速恢復,減少術后疼痛,并顯著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胸腔鏡肺癌手術患者實施快速康復護理效果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