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殿雯 賈愛芳 李亞麗
【摘要】目的:分析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在艾滋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納入研究對象來自本中心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檢測的艾滋病患者92例,將“隨機數字表法”作為分組原則,分對照組(46例,常規護理)、研究組(46例,醫護一體化護理),比較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研究組住院時間顯著比對照組短,P<0.05。研究組對醫生、護理人員滿意度評分均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醫護一體化護理可有效縮短艾滋病患者住院時間,贏得患者高度認可與贊同,值得借鑒。
【關鍵詞】醫護一體化護理;艾滋病;滿意度
艾滋病主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發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傳染性以及病死率較高,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顯著增高,是全球高度關注的重大疾病之一。艾滋病患者由于同時承受心理以及身體的雙重折磨,治療期間的護理措施及治療對于預后影響極大。鑒于此,本文納入本中心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檢測的艾滋病患者92例研究,做出如下匯報:
1.1基線資料
納入研究對象來自本中心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檢測的艾滋病患者92例,將“隨機數字表法”作為分組原則,分對照組(例數一46)、研究組(例數=46)。研究組女性18例,男性28例,年齡在22-68歲,平均年齡為(45.52±6.12)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例數之比分別是18:16:12;病程在2-10個月,平均病程為(6.25±2.14)個月。對照組女性19例,男性27例,年齡在23-67歲,平均年齡為(45.68±6.11)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例數之比分別是15:18:13;病程在3-9個月,平均病程為(6.21±2.11)個月。基線資料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護理人員在患者人院后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病情變化、嚴格遵循醫囑展開治療等。
研究組:①成立醫護一體化護理小組:由責任護士以及主管醫師組成,共同參與到艾滋病患者病情評估中,詳細收集、填寫患者個人信息,醫生與護士定期、及時將患者治療、護理方案、病情等信息與患者以及家屬溝通、交流。②查房:每日早、晚護理人員各查房1次,詳細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在查房時護理人員應主動向醫生匯報患者排泄、睡眠、飲食以及生命體征等情況,做好各項記錄,根據查房情況,醫護人員應及時調整治療、護理計劃,③醫護協作:建立微信群,提供醫護一體化溝通平臺,每周召開1次會議,具體內容包括診療護理對策、康復計劃等,醫生負責監督與指導,護士負責落實各項工作。利用微信平臺,醫護人員應保持密切、連續溝通,確保雙方的信息同步,出院之后制定個性化的延續干預計劃,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隨訪1周了解患者恢復情況。由于艾滋病患者普遍具有緊張、焦慮等情緒,承受著較大的社會壓力,因此醫護人員應固定,充分保護患者隱私,積極、正確的引導患者合理發泄自身壓力,將過去成功治療的案例納入到宣教內容中,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3觀察指標
比較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評分。滿意度評分包括對護理人員和醫生兩方面滿意度,總分均為100分,分值高低與滿意度高低成正比。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26.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x±s、t檢驗);計數資料P<0.05,具統計學差異。
2.1比較兩組住院時間
研究組住院時間為(12.25±1.25)d、對照組為(17.62±3.61)d。研究組顯著比對照組短,P<0.05(t=9.5336 P=0.0000)。
2.2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
研究組護理人員、醫生滿意度評分均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艾滋病傳播途徑有性傳播、母嬰傳播以及血液傳播三種,對患者身體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患者極易出現焦慮、恐懼、絕望等不良情緒,不利于機體康復。傳統護理固定、被動、單一,缺乏主動性,并且忽略了對患者心理以及精神等方面的護理,極易引發護患糾紛,現已無法滿足臨床需求。
本研究示:研究組住院時間顯著比對照組短,研究組對醫生、護理人員滿意度評分均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說明醫護一體化護理在艾滋病護理中的有效性較高。分析如下:①醫護一體化護理要求醫生與護士在患者診療過程中有機結合、積極協作,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促進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的優化,實現了患者、護士以及醫師三方共贏。②醫護一體化護理明顯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加快了床位周轉,實現了物力、財力以及人力的有效運轉,明顯降低了患者治療成本,充分保護患者因素,尊重人格,贏得了患者高度認可與贊同,更加信賴護理人員,構建了良好、和諧的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艾滋病患者進行醫護一體化護理,可顯著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機體康復,有助于患者早日回歸社會,值得臨床信賴,并將該護理方法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