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念
【摘要】目的:研究并比較分析在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將阿莫西林藥物分別和泮托拉唑和奧美拉唑聯合應用治療的方法與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98例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49例,為其提供奧美拉唑與阿莫西林藥物聯合治療,對照實驗組49例,為其提供泮托拉唑與阿莫西林藥物聯合治療,觀察并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研究結果表明,本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9%,顯著地高于對照組的67.3%(P<0.05)。結論:在胃潰瘍的臨床治療中,采用阿莫西林與泮托拉唑藥物聯合治療所獲得的效果要顯著地優于阿莫西林與奧美拉唑藥物聯合治療,應用效果更為顯著,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阿莫西林;胃潰瘍;臨床療效;奧美拉唑;泮托拉唑
作為消化內科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癥,胃潰瘍有較高的發病率。其主要是患者的機體胃黏膜發生損傷,而且穿透至粘膜肌層以下,然后就導致患者的腹部發生飽脹或者是疼痛等。此類病癥與多種因素具有密切的關聯,其中包括胃酸分泌過多與胃壁粘膜損傷等。當前,對于此疾病的發病機制還未形成統一的看法。在此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通常都是采用抗菌藥物與質子泵抑制劑聯合治療的方式,而且臨床效果也較為顯著。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9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采用泮托拉唑以及奧美拉唑分別與阿莫西林藥物聯合治療,對臨床療效進行比較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98例胃潰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6例,年齡為23歲-66歲,平均年齡為(41.2±6.3)歲。將98例患者隨機劃分成兩組,對照組與實驗組分別為49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研究方法
首先,為98例患者均提供常規治療,即為為患者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采取有效措施調節患者的水電解質,另外,為其提供補充血容量的治療等。在此基礎上,再為對照組提供奧美拉唑與阿莫西林藥物聯合治療。奧美拉唑藥物口服,每日一次,每次20毫克。阿莫西林藥物口服每日兩次,每次500毫克。
為實驗組患者提供阿莫西林與泮托拉唑藥物聯合治療。阿莫西林的服用方法同對照組。泮托拉唑口服治療,每日一次,每次40毫克,兩組患者均接受持續30天的藥物治療。觀察并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1.3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為其檢查幽門螺桿菌,結果呈陰性,對患者行胃鏡檢查,結果表明胃潰瘍面全部消失;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所有臨床癥狀都得到明顯的緩解,檢查其幽門螺桿菌結果呈陰性,胃鏡檢查結果表明,患者的胃潰瘍面縮小幅度超過90%;有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都得到緩解,檢查其幽門螺桿菌結果呈陽性,胃鏡檢查結果表明患者的胃潰瘍面縮小幅度為50%一90%;無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得到緩解,幽門螺桿菌的檢查結果呈陽性,胃鏡檢查結果表明患者的胃潰瘍面縮小幅度小于50%。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選擇使用SPSS 21.0軟件對有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患者的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與卡方檢驗給予組間對比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9%,顯著地高于對照組的67.3%(P<0.05)。具體如下表1所示。
胃潰瘍是比較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其病因非常復雜,在患者患病后會承受著很多的痛苦,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就要為患者提供及時、科學、有效的治療。在臨床治療中,通常都是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護患者的胃黏膜、抑制胃酸的分泌,并且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根除等。臨床比較常用的藥物包括抗菌藥物以及質子泵抑制劑等,通常都是以上兩種藥物進行聯合應用。這樣可以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保護患者的胃黏膜。
作為第一代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在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潰瘍等疾病的臨床治療中獲得廣泛的應用。作為第三代質子泵抑制劑,泮托拉唑可以獲得奧美拉唑相似的臨床效果,然而其會具有更強的選擇性以及特異性,因此其在止血與抑制胃酸等方面的功能更為顯著。另外,此藥物具有更長的半衰期,對于腎功能不全以及老年患者也比較適合應用,具有更強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而且在患者使用泮托拉唑藥物后,此藥物可以在患者的機體中長時間保留,而且基本上不會引發不良反應的發生,因此更加穩定。作為一種青霉素類抗菌藥物,阿莫西林可以有效地根除幽門螺旋菌,然而此藥物并不適合單獨應用,因此往往都和其他藥物進行聯合使用。
我們經過研究發現,本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9%,顯著地高于對照組的67.3%(P<0.05)。
總之,在胃潰瘍的臨床治療中,采用阿莫西林與泮托拉唑藥物聯合治療所獲得的效果要顯著地優于阿莫西林與奧美拉唑藥物聯合治療,而且疾病的復發率更低,應用效果更為顯著,值得臨床給予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