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剛
【摘要】目的:探究云南白藥對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術后面部腫脹的影響作用。方法:本文將來我院牙科診治的下頜阻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行第三磨牙拔除術的100例患者納入組別之中,將患者按照入院的單雙數順序平均分為兩組,每組50例患者,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的手術方法,其中對照組縫合傷口過程中不置云南白藥粉,觀察組縫合前在患者的牙槽窩內放置云南白藥粉,將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以及并發癥情況進行記錄以及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出現張口受限、干槽癥以及出血的情況少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滿足P<0.05。結論:云南白藥能夠幫助患者減少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術后的并發癥情況,效果十分顯著,能夠幫助患者進行恢復,今后臨床過程中可以加強對云南白藥的應用。
【關鍵詞】云南白藥;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術;后面部腫脹
下頜第三磨牙阻生情況十分常見,這就需要在治療過程中通過手術的方法來幫助患者進行治療,但手術過后會存在較多的并發癥情況,會給患者帶來張口受限、干槽癥以及出血等癥狀,影響患者的綜合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疼痛以及生活上的不便。這就需要醫護人員加強對這一情況的重視,找到合適的方法進行應用,來幫助患者進行恢復,減輕下頜第三磨牙阻生治療過程中給患者帶來的痛苦與不便。云南白藥是一種止血類藥物,療效較強,本文結合云南白藥在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術中的應用效果展開探究,將術后患者面部腫脹情況進行記錄,并且記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列舉成表格以方便對比。探究內容如下文所示。
1.1一般資料
本文將來我院牙科診治的下頜阻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行第三磨牙拔除術的100例患者納入組別之中,將患者按照人院的單雙數順序平均分為兩組,每組50例患者,對照組縫合前不對云南白藥進行應用,以上患者中27例男性,23例女性,患者年齡在16歲至36歲之間,平均年齡(27.32±3.43)歲,觀察組縫合前在牙槽窩中放置云南白藥,以上患者中28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年齡在17歲至36歲之間,平均年齡(28.12±2.98)歲,觀察組患者的情況與對照組相類似,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但可以進行對比。
1.2納入標準
以上患者均符合拔牙適應癥,不存在拔牙禁忌;患者年齡在36周歲以下;排除嚴重過敏體質人群;排除妊娠婦女;排除云南白藥過敏患者。以上患者能夠在手術過程中積極配合,并同意參與到組別之中。
1.3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同樣的手術方式,術前告知患者手術內容、幫助患者消毒并且麻醉,在下頜第二磨牙中牙齦位置進行切口,聯合下頜第三磨牙遠中切口,將骨膜瓣暴露在外,進行牙齒拔除,這一過程中必要時可以對劈冠等方法進行應用,拔除后幫助患者清洗創口內的異物,將碎牙以及骨片清理干凈后即可進行縫合,這一過程中對照組直接縫合,縫合后讓患者服用消炎藥物,觀察組則在縫合前于創口內放置云南白藥,藥粉應占據牙槽二分之一左右,之后對傷口進行縫合,縫合后讓患者服用消炎藥物。消炎藥物選取氧氟沙星片,連續服用三天。
1.4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于第七天拆除傷口上的縫線,拆除后對患者張口受限程度、腫脹程度、出血情況以及干槽癥情況進行記錄,干槽癥出現后主要表現為拔牙后的2—3日內有劇烈的疼痛感,牙槽窩內空虛,并且其中有殘留的血凝塊,并伴隨惡臭。將患者以上情況進行記錄,并開展對比。
1.5統計學方法
本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選擇x2檢驗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通過x±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分析。當P<0.05時,兩組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首先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觀察組中2例患者張口受限,2例患者術后出血,1例患者出現干槽癥,對照組中7例患者張口受限,5例患者術后出血,6例患者出現干槽癥,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
再對比兩組患者的臉部腫脹程度,觀察組中嚴重腫脹11例,輕微腫脹30例,腫脹消失9例,對照組中嚴重腫脹20例,輕微腫脹27例,腫脹消失3例,觀察組患者的腫脹消失情況優于對照組,滿足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下頜第三磨牙阻生情況十分常見,該情況會給患者造成疼痛,因此需要通過手術的方式來幫助患者拔除牙齒,下頜第三磨牙在拔除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拔除過后還容易引發相應的并發癥情況,造成局部水腫、感染以及疼痛等情況的出現。云南白藥是當前較為常見的一種中成藥,該藥物有活血祛瘀、鎮痛消腫的作用,該藥物不僅能夠內服還能夠外敷,針對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術患者能夠較好的起到止痛消腫的作用。并且在牙槽內放人云南白藥還能夠避免細菌的生長,對炎性物質生長進行抑制,因此在今后針對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術患者可以加強對云南白藥的應用。